2.4 社会生活讲道德(八年级上) 课件(共34张PPT)北大附中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社会生活讲道德(八年级上) 课件(共34张PPT)北大附中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
2.4 社会生活讲道德
八年级 上册
 
聚焦中考
01
1.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2.知道尊重他人的意义和如何尊重他人,做到平等待人,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富有正义感。
3.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4.懂得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核心知识点
02
他人
内在修养
关注、重视
换位思考
待人
立身处世
文明
端庄
守信
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一、本课知识框架
二、夯实重点
1.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
(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2)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3)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4)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我们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3.文明有礼的作用是什么 ★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4.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5.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
(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6.我们应如何践行诚信 ★★
(1)树立诚信意识。
(2)运用诚信智慧。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三、知识点速填速记
1.尊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尊重他人是一个人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尊重使社会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_________,是文明社会的__________。
2.礼体现一个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尊敬
重视
内在修养
外在表现
和谐融洽
尊重
前提
尊重
谦让
与人为善
语言文明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
文明有礼
重要特征
4.做文明有礼的人,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做文明有礼的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诚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诚信也是一项___________。
6._________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_________是企业的无形资产。________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态度谦和
用语文明
仪表整洁
举止端庄
诚实
守信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准则
道德规范
品质
传统美德
民法原则
诚信
诚信
诚信
考点攻坚
03
一、锤炼真题
(2023·怀化)下列对个别初中生的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B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遵守规则、维护集体利益等知识点。家里来客人时,热情招待,要做到以礼待人,①正确;在阅览室与同学大声交谈,这是不遵守规则的行为,②错误;同学请教问题时,耐心解答不嘲笑,这是懂得尊重他人的表现,③正确;上学迟到时,在考勤登记本上故意写错班级,这是不诚信行为,不利于维护集体利益,④错误。故本题选B。
二、易混易错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外在修养的内在表现。( )
改正: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在社会生活中,只需要尊重他人的人格,不需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
改正: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不仅要尊重他人的人格,还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3.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 ( )
×
×

4.诚实守信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
改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5.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社会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 )
改正: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
×
×
靶向突破
04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医患矛盾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医疗秩序。其实,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相互尊重是最好的良方。这是因为( )。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尊重
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进信任
④尊重需要从我做起,重视并平等地对待他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2.某市一名外卖送餐人员驾驶摩托车在送餐途中与一辆轿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两车受损、外卖员受伤。轿车车主许某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对这名外卖送餐人员破口大骂,惹怒了周围的外卖员,双方引发了口角和肢体冲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许某辱骂外卖员是缺乏内在修养的表现②许某的行为不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③外卖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值得提倡④许某不尊重外卖员的人格尊严,没有做到平等待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3.(2023·太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主动让座,参观游览时自觉排队,在图书馆不大声喧哗,参加社交活动时衣装整洁。上述行为表明的观点有( A )。
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自律,不需要他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2023·鸡西)2023年5月15日,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度全国“最美家庭”,介绍了“用诚信播种,助力粮食增产丰收”“筑路兴国,祖孙三代风雨同舟初心不改”等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这有利于( )。
A.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保障每个家庭的和谐友爱
C.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D.促进全民道德水平迅速提高
A
5.(2022·河源)下列行为与汉朝人季布的故事主题相符的是( )。
A.小东积极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
B.小方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
C.小晨与同学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
D.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准时赴约
D
6.(2023·百色)福建省一家老字号企业承诺100%使用白砂糖生产食品,绝不添加代糖,为此,企业每年多付出近800万元成本,但经济效益不降反升。由此可见,该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是( )。
A.坚持诚实守信
B.降低生产成本
C.重视广告宣传
D.扩大企业规模
A
7.(2024·平遥)2024年春节,村民王阿姨走进电影院,用自己的A+信用等级免费观看了一场电影。参观农耕园享受折扣,超市购物满减优惠,兑换电影票、咖啡……。看着自己日益增多的信用权益,王阿姨满是自豪:“这可不仅是实惠,也是好信用带来的光荣呀!”由此可见,( C )。
①守信者可以处处受益②诚信能够积累社会资本
③个人诚信日益受到重视
④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3·扬州)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请帮她在项目一处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B )。
A.增强政治认同
B.提升道德修养
C.加强法治观念
D.健全公民人格
9.班会课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我们的中学时代”主题讨论,对各种“微行为”进行了“微点评”。下列微点评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二、非选择题
10.小秦和同学以“青春有为,奋跃而上”为主题开展相关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 悟语录,明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这样描述青年一代。
答案: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必将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力奋斗,我们必将站到时代的潮头。
活动二 析情境,解任务
班主任老师创设了三个和青少年生活相关的情境,并提出学习任务,组织同学们进行探究式学习。
(2)请你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答案:任务一:坚持依法办事,维护他人的合法利益。任务二:小秦展现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任务三:小秦应该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活动三 学先进,养精神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2023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20年来,50余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以西部地区为主的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3)激励高校毕业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以
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阅读上述事迹后,小秦写了以下日记,表达自己的感想。
(4)将上述日记补充完整。
答案:①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②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关注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