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2025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八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2.3 公民权利聚焦中考011.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3.理解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增强权利意识。4.学会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5.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正确对待权益纠纷;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维护权利的方式。核心知识点02基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依法有界限守程序一、本课知识框架二、夯实重点1.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什么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具体途径和形式是什么?★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3.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人身自由的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5.保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必要性。★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6.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7.财产权的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8.劳动权的重要性。★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9.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10.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11.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 不能滥用权利 。(2)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 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 ,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 、步骤和过程进行 。12.公民通过诉讼维权的具体方式 。★★民事诉讼 、刑事自诉 、行政诉讼 。三、知识点速填速记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必备条件:年满18周岁,中国公民,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 ,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 。3.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4.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全心全意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或: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基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5.人身自由是公民最 、最 的权利。6.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公民享有的姓名权等。7.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 、 、 、 等。基本重要肖像权 、 名誉权 、荣誉权、 隐私权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考点攻坚03一、锤炼真题1.(2023·云南)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下列行为属于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D )。A.小刘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B.小周在成年后积极应召入伍C.小王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D.小邱将自己的图书赠予学校【答案】D【详解】小刘的行为属于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A错误。小周的行为属于履行依法服兵役的法定义务,B错误。小王的行为属于履行依法纳税的法定义务,C错误。小邱的行为属于行使公民财产权中的处分权,D正确。故答案选D。二、易混易错1.劳动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改正: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2.劳动赋予我们受教育的权利。( )改正:宪法赋予我们受教育的权利。3.捐献防疫物资属于行使财产使用权。( )改正:捐献防疫物资属于行使财产处分权。×××4.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要主动妥协。( )改正: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5.只有成年人才能依法维权。( )改正:未成年人也可以依法维权。××靶向突破04一、选择题1.(2024·广东)暑假期间,小闽一家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到派出所更换即将过期的身份证;行车途中,爸爸主动礼让行人;景区内,小闽劝阻弟弟不要乱涂乱刻。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①妈妈能够自觉地履行义务②爸爸维护了他人的人格尊严③小闽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④弟弟的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2·湖北武汉)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每学期都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生活补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一举措有利于保障学生的( B )。A.政治权利 B.受教育权 C.荣誉权 D.财产权3.(2024·云南)下列图示中,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C )。4.(2023·浙江杭州)民生实事项目关乎公民基本权利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下表中某市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与其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对应一致的是(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重庆)15岁的黄某在参与“重度恐怖”的“密室逃脱”游戏中意外受伤,入院治疗共花费医药费11822.92元。之后,黄某父亲与商家协商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遂将其诉至法院。2023年5月16日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家未按法律规定设置适龄提示、提供安全保障措施等,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原告医疗费等共计18790.77元。此案例中( )。①商家未对黄某实施有效保护②黄某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③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④黄某父亲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护其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6.(2023·江苏扬州)晓明妈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某售卖座椅按摩垫的公司虚假宣传,在消费者协会的帮助下,该公司返还晓明妈妈购物货款,并给予赔偿。晓明妈妈维护权利的方式是( A )。A.调解 B.和解C.仲裁 D.诉讼7.(2022·云南昆明)下列行为中既能体现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又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是( D )。A.小丽热心给外地的游客指路B.年满18周岁的小浩应征入伍C.小磊把网购的有质量问题的球鞋退回给商家D.中学生小敏按时到校上课,努力完成学业8.(2024·四川眉山)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下列行为值得我们点赞的是( B )。A.长江流域禁渔期间,某男子在河边夜钓B.中考期间,广场舞爱好者暂停跳舞活动C.某爱狗人士遛狗不拴绳,犬只咬伤他人D.某摄影爱好者在军事禁区拍摄军港机密9.(2024·云南)【弘扬宪法精神治理网络空间】时代越是发展,社会越是进步,人们就越发能感受到宪法的力量和温度。◆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修订反间谍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翻开一部部法律,开宗明义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在2023年国家宪法日开展的“宪法晨读”活动中,8000多万名师生同步参与,营造了尊崇宪法的仪式感。(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宪法的力量和温度给你的启示。答案:①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以看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这体现了宪法在国家法治体系中的根本性作用,启示我们要维护宪法的至上地位。②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以维护人民利益等,表明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权利,这启示我们要认识到宪法与人民的紧密联系,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宪法的实施和发展。③国家宪法日的“宪法晨读”活动营造了尊崇宪法的仪式感,这提醒我们宪法需要被尊重和维护,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的氛围,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宪法的学习和宣传,增强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尊严。截至2023年6月,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约为10.26亿人。与此同时,自媒体造假现象也引发关注。为吸粉引流,自媒体从业者徐某某与薛某编造自导自演视频,散布虚假信息。同时,部分网民不分真伪、轻信盲从,导致事件不断发酵。因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可见,自媒体和网民都需要反思,勿让谎言成为流量密码。(2)结合材料,运用依法行使权利与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知识,说说你对“勿让谎言成为流量密码”的理解。答案:①从依法行使权利角度来看,自媒体从业者编造虚假信息,违反了法律规定。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等权利时,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徐某某与薛某为了吸粉引流而编造谎言,侵犯了他人权益,也扰乱了社会秩序,没有依法正确行使权利。②从合理利用网络角度来看,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应该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利用网络传播真实、积极的信息。网民在网络中也应该保持理性和判断力,不盲目轻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共同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部分网民轻信盲从虚假信息,助推了事件发酵,没有做到合理利用网络。只有自媒体和网民都树立正确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合理利用网络,才能避免谎言成为获取流量的不正当手段,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和社会秩序。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