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尊重自由平等(八年级下) 课件(共30张PPT)北大附中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7 尊重自由平等(八年级下) 课件(共30张PPT)北大附中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
八年级 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4.7 尊重自由平等
聚焦中考
01
1.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
3.知道公民应如何珍视自由,掌握践行平等的具体要求。
4.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平等。
核心知识点
02
自由平等
真谛
法治
追求
珍惜
依法
反对
平等对待
敢于抵制
平等原则
一、本课知识框架
二、夯实重点
1.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
(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3)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涵。 ★★
(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者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我们应如何珍视自由?★★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4.我们应如何践行平等?★★
(1)反对特权。
(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4)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三、知识点速填速记
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 。
2.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的范围内 ,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
3. 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4.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 ;二是 。
5.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有限制的、相对的
法律规定
平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考点攻坚
03
一、典型真题
1.(2024·山东临沂)张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旁若无人地不停大声打手机,张女士几次提醒,该男子却置之不理,声称打手机是自己的自由,别人管不着……。这位男士的言行( B )。
①是正确的,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②是正确的,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③是错误的,他在行使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④是错误的,他有打手机的自由,但要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打手机是男子的自由,但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要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男子不停大声打电话,侵犯到了张女士孩子休息的权利,是错误的。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说法错误。故答案选B。
二、易混易错
1.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
改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2.自由是法治的保障。( )
改正: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3.自由标定了法治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
改正: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
×
×
4.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改正: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5.我们要以宪法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
改正: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
×
靶向突破
04
一、选择题
1.(2024·广东)近年来,我国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公告,禁止非法穿越国家自然保护禁地。但仍有不少户外活动爱好者擅自闯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有人在野外遇险造成伤亡。这告诉我们( A )。
①行使自由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②热爱自然也应怀有敬畏之心
③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④锤炼意志更要勇于突破自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自由是珍贵的,平等是高尚的,人们对于自由平等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以下说法体现了“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有( D )。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③反对特权
④依法行使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23年3月16日,兰州火车站一名男子为了赶时间拒不出示身份证,并暴力殴打工作人员,试图闯卡出站,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启示我们( )。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事处罚
②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③珍视自由,可以不计后果行使权利
④公民应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D
4.(2023·山东威海)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某班合作学习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评析。下表中,你认同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3·江苏连云港)好友发朋友圈: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 你会留言( B )。
A.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
B.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
C.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
6.(2023·湖南湘潭)这是某图书馆专为视障人士设立的阅览室:走道上铺设着一圈盲道,书架上的书更大更厚,每张桌子的桌角都有一个凹槽,用以放置盲杖……。该图书馆的这些举措( B )。
①体现了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②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③尊重了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④保障了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做法中能体现平等的是( C )。
①公交车上设有老幼病残孕专座
②达到纳税标准的公民均要纳税
③某同学因家境好总是欺凌其他同学
④全国两会上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人大代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二集《打虎拍蝇》中指出,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就构成犯罪
②违法或者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9.材料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小宁同学认为:“限制也是一种保护。”
你赞同小宁同学的观点吗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我赞同小宁同学的观点。
理由: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②新法规定的目的不是限制未成年学生的自由,而是保证未成年学生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校教学有序运行。所以,限制也是一种保护。
10.(2024·山西吕梁)【珍爱美好生活 远离违法犯罪】
某县双语学校小学生赵某(男,9岁)、晋某(男,9岁)对同寝室同学孙某(男,10岁)多次实施辱骂、殴打、欺凌等严重不良行为。因赵某、晋某均系未成年人,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赵某、晋某依法予以训诫,责令其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赵某、晋某的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赵某、晋某进行劝诫。?
答案:①行己有耻,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②要敬畏生命,自觉珍爱他人生命,尊重善待身边人。③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④法不可违,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珍惜美好生活,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课堂实战
05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