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课时
通过学习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使学生理解DNA是遗传物质,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渗透生命观念。
01
02
通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阐述格里菲斯和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和结论,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
03
通过分析实验过程,使学生感悟到科学技术在生命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树立科学家榜样,展示科学家实验,培养学生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DNA和蛋白质


究竟谁是遗传物质?
1.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1)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2)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
(3)结构比较稳定等
2.你认为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有哪些
将待定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其他生物,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等。
思 考:
肺炎链球菌透射电镜照片
肺炎链球菌模式图
积极思维:
肺炎链球菌有哪些主要特征?
1、肺炎链球菌是一种细菌,它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
2、肺炎链球菌多数不致病,
致病菌株在菌体外一般有多糖
构成的荚膜,可引起人患肺炎,
鼠患败血病。
肺炎链球菌作为实验材料,主要特征包括:
积极思维:
肺炎链球菌有哪些主要特征?
一、肺炎链球菌的类型:
R型活细菌:
菌体 荚膜;
菌落表面 ;
毒性
S型活细菌:
菌体 荚膜;
菌落表面 ;
毒性

光滑

粗糙


(使人患肺炎,鼠患败血症)
荚膜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状物质。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感染人体或动物体后,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S型活细菌
小鼠
2.R型活细菌
小鼠
3.加热杀死的S菌
小鼠
死亡
存活
存活
S型活细菌 .
R型活细菌 .
加热杀死的S菌 .
死亡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将部分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
二、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4. 加热杀死的S菌
R型活菌
小鼠
混合
有毒性
无毒性
无毒性
被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菌中可能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且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谁在转化实验中起作用”“转化因子”是什么?
格里菲斯实验结论
R
+
S
活R
死S
小鼠死亡
S
活S
S中的转化因子
1.下列有关格里菲斯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B.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毒性丧失
C.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死亡
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已经不具有活性
D
【拓展延伸】
蛋白质遇高温变性失活,无法恢复;
DNA高温变性,低温又恢复活性,遗传功能不改变。
思考:如何研究“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呢?
化学分析法
实验方法:
设法将S菌的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艾弗里分别提纯S型细菌的 DNA、R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观察培养基中的菌落种类。
结果发现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并不需要S型细菌的完整细胞。
设计思路:
蛋白质
脂质
DNA
S型细菌
多糖
+R型
R型
R型
R型
R型
+R型
+R型
+R型
DNA+DNA酶
R型
+R型
三、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R型
+R型
RNA
+S 型( )
少量
转化率很低
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第一组
+
S型细菌
R型细菌
有R型细菌的培养液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
第二至四组
+
S型细菌
R型细菌
混合
混合
有R型细菌的培养液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
第五组
+
混合
只长R型细菌
DNA酶
蛋白酶(或RNA酶、酯酶)
第一组:
第二至四组:
第五组:
实验结果可推测除去的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不是转化因子;
蛋白酶、RNA酶和脂酶可水解细胞提取物中剩余的少量蛋白质、RNA和脂质;
三组实验结果可推测蛋白质、RNA和脂质不是转化因子;
DNA酶可水解除去细胞提取物中的DNA,该组实验结果可推测:
① DNA的水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② DNA就是转化因子;
基因重组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本质:
S型细菌
荚膜
控制荚膜形成的X基因
加热
杀死
被破坏的S型细菌
X基因吸附在R型细菌表面
X基因进入R型细菌
重组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注意:只是少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项目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科学家
培养细菌 体内培养 体外培养
巧妙构思 用加热杀死的 和 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与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 每个实验组用 特异性地去除S型细菌细胞提取物中的一种物质,然后培养R型活菌,看能否发生转化
观察指标
实验结论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的活性物质——“ ” 是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联系 ①所用材料相同,都是 ; ②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仅说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 ,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说明 ; ③实验设计都遵循 原则 小鼠
培养基
转化因子
DNA
某种
“转化因子”
“转化因子”是DN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
S型细菌
R型
酶解法
小鼠是否死亡及体内是否有活的S菌
培养基中菌落类型
格里菲思
艾弗里
比较两个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2.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
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C.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因缺乏对照组,故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
D.S型死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能从死亡小鼠体内提取出两种肺炎链球菌
D
3.艾弗里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用DNA酶处理后,再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 证明R型细菌生长不需要DNA
B. 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以从反面证明DNA是
遗传物质
C. 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D. 直接证明S型菌的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