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物联欢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动物联欢会 教案

资源简介

2.6《动物联欢会》教案
【核心概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与要求】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举例说明动物是生物。
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会运动)。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通过科普剧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形态、行为等特征。
(2)在比较植物、动物和人的相同点中,发展生物的概念。
2.科学思维
(1)在科普剧创演中,体会动物的多样性和相互联系,发展归纳、比较等思维能力。
3.探究实践
(1)能围绕动物的特征创作科普剧或游戏,并以动作、语言等形式加以演绎。
4.态度责任
(1)在交流、制作、表演等活动中,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产生进一步探究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依据动物的特征,创作科普剧或游戏,并用多种方式描述常见动物的特点。
2.难点:依据动物的特征,创作节目和游戏并表演。
【教学准备】
学生:1张白色卡纸(裁剪成约1/4张A4纸大小)、1条彩色细长卡纸带、1支勾线笔、5个回形针、固体胶、橡皮泥、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动物头饰、视频、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ppt:2-6】 1.引入单元故事情境: 在回归动物世界的这段时间里,好学、热心的小青蛙深受大家的喜爱。为了欢迎小青蛙的到来,动物们决定举行一场联欢会。 2.谈话:今天呀,就让我们来扮演动物,在班里开一次模拟动物的联欢会!老师将扮演小青蛙(戴上事先准备好的青蛙头饰,进入小青蛙的角色):大家好,我是一只爱唱歌的小青蛙,我住在池塘里,擅长用长长的舌头捕食害虫。呱呱,呱呱,我是快乐的小跳蛙。我的动物伙伴们,快快向我介绍、展示自己吧! 3.出示任务:每名同学扮演一种动物去参加动物联欢会。 要求: (1)关注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语言”、习性等方面。 (2)表演应符合动物的特点。 关注情境。 明确本课任务:扮演动物参加动物联欢会。 创设动物联欢会情景,明确表演的任务。 此处以青蛙为例,引导学生如何扮演动物,同时出示青蛙头饰,暗示学生在探索环节制作动物头饰时要抓住主要特征、符合动物特点。
探索 【ppt:7-11】 确定要扮演的动物,熟悉动物的特点 1.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确定每位同学扮演的动物,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补充,完善对各自所要扮演动物的介绍。 制作动物头饰 1.出示材料,指导学生制作各自所要扮演动物的头饰(播放微课视频)。 2.组织学生制作动物头饰。 创作节目并表演 1.出示与动物有关的图片,启发学生根据动物特点创造节目,给自己选择的角色配上台词和动作。还可利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一些辅助道具。 鼓励学生先在组内练习、再在练习中改进、最后全班表演(引导台下的学生边观看表演边准备评价其是否符合动物的特点)。 小组商讨交流,确定扮演的动物角色,熟悉动物的特点,如动物的“语言”、动作等。 认真学习制作动物头饰的方法。 兴致勃勃地按要求制作动物头饰。 根据动物外形、生活习性等特征,创作节目和游戏,拟定描述动物特征的动作和语言、制作辅助道具。 练习、改进、表演。 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愿意并能勇敢自信地面对全班同学表现自我,教师要对此予以鼓励。 在此环节中加深对动物的形态、行为特点的理解,体会动物的多样性和相互联系。
研讨 【ppt:12-23】 1.我们的表演符合动物的特点吗? (小结)今天大家举行的这场动物联欢会十分精彩,虽然不同的动物是有差异的,但也有许多共同特征,比如都会运动、都要吃食物、都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故事情境)小青蛙说:“感谢大家,让我见识到了动物世界的生机盎然、和谐共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继续一起学习、拓展更多的知识。” 我们还可以创作哪些符合动物特点的节目? (1)适时评价、补充,如: ①编谜语:创作关于动物的谜语,如“长耳朵、短尾巴,爱吃萝卜爱吃菜”“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无脚能游,有‘翅’难飞”,其他人猜谜底(兔子、鱼)。 ②动物舞蹈创作:根据动物的特点编简单的舞蹈,如模仿蝴蝶飞舞、兔子跳动等。 ③故事比赛:创作与动物相关的故事并向同学讲述、表演。 ④动物拼贴画:用树叶、彩纸等材料拼贴出动物形象。 3.植物、动物和我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1)适时评价、补充: 植物、动物和人都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①会生长:比如,小树苗会长成大树,小熊猫会变成大熊猫,小朋友们也会长大。 ②需要食物、水分:植物通过阳光、水和土壤里的养分来生长;动物吃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取能量;而人类则吃各种食物,比如蔬果、肉类等,来保持身体健康。水也是动物和人类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③需要呼吸:植物是通过它们身上的小孔,也就是气孔来呼吸的,这些气孔可以让空气进入植物体内;动物通过鼻子、腮等来呼吸;人则通过鼻子呼吸。呼吸是生物生存的重要过程。 ④会繁殖:植物通过开花结果来繁衍;动物通过交配生育小宝宝;人类也是通过爸爸妈妈的结合来生出新的小宝宝。 ⑤能适应环境:植物会根据季节变化开花结果或落叶;动物会根据环境找到食物和栖息地;人类也会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或者学习不同的技能来适应生活。 对自己和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在完善中再创造。 形成本课及本单元的情境闭环。 尝试设计更多节目。 通过比较,认识植物、动物和人的相同点,知道植物、动物和人都是生物。 研讨1作为评价学生表演的重要依据,体现表演需要符合动物特点、具有科学性。 鼓励学生设计更多的节目,启发学生发挥创造力,从更多方面认识动物。 通过比较植物、动物和我们的相同点,指向它们都是生物,有利于学生感悟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这一核心概念。
拓展 【PPT:24】 1.布置作业:把我们扮演动物的节目,表演给家人看。 将创作的动物节目表演给家人看。 提示进一步完善节目,并与家人分享成果,促进课外活动的开展。
教学评价 【ppt:25】 1. 教师评价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根据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加星,例如:安静倾听、积极发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 自我评价从“我会听、我会做”两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具体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科学课堂学习习惯。
【板书】
2.6动物联欢会
7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