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5.1 判断的概述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统编版)思想政治1234567核心素养新课导入问题导引讲授新课本课小结课堂练习1核心素养科学精神:通过分析比较判断的不同类型的特点,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意识,发扬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根据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自觉进行正确判断。2新课导入虽然概念能反映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但仅凭概念还不能明确的表达思想。只有判断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试一试:你能用一个概念表达上面这幅图的内容吗?什么是判断?判断有什么逻辑特征?判断如何表达?又有哪些类型?问题导引3阅读提纲一、 判断的概述(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1、使用判断的原因和判断的含义2、判断的基本特征(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的表达:语句2、判断的类型3、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社会实践⑴对对象有所断定⑵有真假之分⑴简单判断⑵复合判断讲授新课4《笑林广记﹒ 殊禀部》载:“铺司递紧急公文,官恐其迟,拨一马骑之, 其人赶马而行。人问其“如此急事,何不乘马 ”答曰:“六只脚走,岂不快于四只。”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哪里?这个送信人的判断是:“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个对跑得快慢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跑得快慢不是由脚的多少决定的。讲授新课4㈠判断及其基本特征1.使用判断的原因和判断的含义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对一件需要做的事无法开始,即使开始也无力进行。——牛顿(1)原因: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中,就使用了判断。讲授新课4(2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示范评析】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这里,小李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小张的话表达了一种肯定;小赵的话表达了一种否定。讲授新课42.判断的基本特征(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2)判断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假的。【示范评析】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后来经过实地考察,证实了小张和小赵的判断是正确的。讲授新课4后来经过实地考察,证实了小张和小赵的判断是正确的。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判断是否正确要经过实践检验请思考: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吗?讲授新课43.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相关链接】哲学认识论是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研究判断的真假。形式逻辑研究判断只是从形式上研究其真假特征,以及判断之间在形式上的真假关系。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确定某个判断的真假往往需要借助于语境。语境涉及上下文、时间、地点、被指对象等多种因素。比如,“现在是上午8点整”这个判断究竟是真还是假,要看说话者所指的时间在什么时区,表示时间的装置是如何设置的,等等。讲授新课4以下三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⑴这是新学生宿舍。⑵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⑶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上述表达是否明确或准确,为什么? ⑴“新”的含义不明确,可以理解为“新的”学生宿舍,也可理解为“新同学”的宿舍。 ⑵概念搭配不当,阳光和海水是不能被呼吸的。 ⑶表达的条件判断是错误的,吸烟容易引发肺癌,但二者之间不是必然的条件关系。准确的判断表达:含义要明确概念搭配要恰当条件关系要正确讲授新课4知识海洋我:“老板,你这清炒油麦菜是荤菜还是素菜 ”老板:“当然是素菜了。”我:“那这条虫是怎么回事 ”老板:“呃……它也是来吃饭的。”我:“它吃饭凭什么我付钱 我又不认识它!”老板哭着说:“它为了这顿饭,把命都丢了,你还能要求它AA制吗 ”结合这则笑话的内容,分析判断与语句的关系。笑话中属于判断的语句是“当然是素菜了”“它也是来吃饭的”“它吃饭凭什么我付钱”“我又不认识它”“它为了这顿饭,把命都丢了”,这说明判断只有通过语句才能表达出来,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而判断则是语句的思想内容。没有语句,判断就没了凭借,也就无法实现判断的意义。讲授新课4判断与语句之间的关系是思维与语言之间关系的具体表现。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表达。判断与语句又不完全对应,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些语句表达判断,有些语句不表达判断。A.表达判断的语句有陈述句、反问句、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和偏正结构的感叹句。例如:①李白是大诗人。②偶数难道不能被2整除吗?——(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③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主谓结构的感叹句,“我们的祖国是很可爱的”)④多么蓝的天哪!(偏正结构的感叹句,“天是很蓝的”)㈡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的表达(判断与语句的关系):(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讲授新课4B.疑问句、设向句、祈使句、感叹句中的询问句不表达判断。例如:①你去过杭州吗?——疑问句②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答只是前面的问作为设问句的一个标志本身并不表达判断③请把门关上!——祈使句④飞机!(是独词句,它并没有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如“飞机飞过来了”或“飞机真快啊!”)⑤比如你有一个秘密,以为大家都不知道,突然有个人知道了然后和你说你可能就会说:你怎么知道的?!这句话有疑问的成分,因为你想知道他是如何得知你的秘密的,也有感叹的成分,因为你觉得谁也不会知道,但他知道,出乎你的意料了讲授新课4第二,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表达同一个判断的句子,叫做同义句。)①例如,“这是我的书”和“This is my book”,这是语言的民族性的表现。②在同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同一个判断仍然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革命者不怕困难”和“革命者难道怕困难吗?”——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别。“他打碎了花盆”和“他把花盆打碎了”——主谓宾语句与“把”字句的区别。第三,同一个语句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可以表达不同判断的语句是多义句。)例如,“他的笑话说不完”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一是指他很能说笑话;二是指他做事荒唐,闹出了很多笑话。多义句到了具体的语境中,意义可以得到确定。“他很有口才,他的笑话说不完”,在这个语境中“他做事荒唐”的语义就被排除了。“他做事颠三倒四,他的笑话说不完”,在这个语境中“他很能说笑话”的语义被排除了,而他有很多荒唐事的语义得到确定。讲授新课41.判断的表达(判断与语句的关系):(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有些语句表达判断,有些语句不表达判断。①表达判断的语句有陈述句、反问句、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和偏正结构的感叹句。②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询问句、设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中的询问句不表达判断。③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2)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3)同一个语句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知识小结讲授新课4以下四个判断:◆他是中学校长。◆张华认识雷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上述判断分别有什么特征?相互之间有什么区别?讲授新课4◆他 是 中学校长。 ◆张华 认识 雷锋。这两个判断拆解后是概念,它们是不包含其它判断的判断。是简单判断◆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这两个判断拆解后仍然是判断,它们是包含其它判断的判断,是以判断作为逻辑变项的。是复合判断。讲授新课42.判断的类型⑴重要性:要准确地把握不同判断的逻辑性质,需要清楚地了解判断的类型。判断是认识事物的工具,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只有清楚了解判断的类型,才能正确地运用各种判断形式构成相应的推理形式,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2)类型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①简单判断:指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②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讲授新课4以下五个判断:◆他是中学校长。◆张华认识雷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这一节课,要么上数学、要么上语文。上述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简单判断的性质判断简单判断的关系判断复合判断的联言判断复合判断的假言判断复合判断的选言判断讲授新课4归纳总结:类型 含义 举例性质判断 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雪是白色的关系判断 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 张三和李四是同学联言判断 断定事物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小明不但是班长,而且是团支书选言判断 断定对象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 面对困难要么迎头而上,要么退缩不前假言判断 断定一个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就去爬山。简单判断复合判断讲授新课4知识归纳扩展: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一是要对认识对象的情况,例如对象的性质、范围以及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有明确的认识;二是要运用内涵明确、外延确定的概念;三是注意概念搭配和判断的联结。5本课小结简单判断复合判断(1)性质判断(2)关系判断(1)联言判断(2)选言判断(3)假言判断判断的类型社会实践判断的表达形式来源判断的含义: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有所断定判断的基本特征有真假之分检验标准通过语句表达6课堂练习1.《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文:“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开始收藏。由此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形式②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是实践的反映③人们依据社会实践作出的判断都是真判断④判断必须对认识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断定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B 【详解】材料旨在说明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没有体现判断和语句的关系,①错误;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方式,由材料可知,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是实践的反映,判断必须对认识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断定,②④正确;依据社会实践作出的判断并不都是真判断,③错误。6课堂练习2.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C.仅有一人会使用 D.不能确定A6课堂练习3.如同概念与语词有密切联系一样,判断与语句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判断的表达,要借助于语句。判断和语句的关系表现为( )①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②同一个判断用相同语句表达③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④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表现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6课堂练习4.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下列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 )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③高二(1)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团员④张三比李四大五岁,李四比王五大五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6课堂练习5.下面语句中,属于判断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D6课堂练习6.下列诗句中,属于真判断的是(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③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黄河之水天上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6课堂练习7.以下语句中,所表达的判断没有歧义的是( )A.动手术的是他母亲。B.我对老师的批评是很有心理准备的。C.百货大楼在这一站的前一站。D.他的职业是教师。D6课堂练习8.有一个人特爱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凑。一天,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人们都围在那里看热闹。这个人也急忙跑过去,使劲儿往里挤。但是人太多了,他怎么也挤不进去。情急之下他大声嚷道:“大家请让一让,让一让,出事的是我父亲!”等他顺着人们让开的缝隙挤进去一看,不禁傻眼了,因为被撞的是一头驴。运用判断的基本特征分析此人的判断。这则故事中,这个人所作出的“出事的是我父亲”的判断,首先是一个肯定性判断,其次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判断。不过,虽然是假判断,也是他对实际情况作的一种断定,所以也属于判断。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