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迷人的火塘》 备课人 课型 课时徐哲 新授课 1课时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能掌握歌曲中切分音的准确应用。⑵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迷人的火塘》。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感受、分析、了解、学唱突破歌曲重难点节奏,完成歌曲二声部演唱。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侗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的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重点 能准确演唱歌曲,完成二声部合唱。教学难点 ⑴、把握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⑵、引导学生能进行二声部的配合演唱。教学用具 音乐教材及歌曲素材等内容,钢琴、多媒体等。学生用具 音乐教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为合唱做准备的练声。 1、练习D大调音阶,一音四拍。 2、练习音阶,用“wu”哼唱。 3、引导最高音的唱法。 练习练声曲,注意使用轻声高位置。 合唱,讲究声音和谐统一。练声,是提高基本功的重要手段也是掌握技术的必须环节。练声,可以使我们的喉咙充分放松,能更好的进入唱歌的状态。通过练声,使我们更快地找到歌唱的位置,有正确的声音概念。练声,就如同体育需要热身一样。(二)创设教学场景课前播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图片。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还有语言,那么我们音乐是连接世界的桥梁,我们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侗族风格的歌曲。出示侗族著名的建筑物图片。播放侗族大歌的视频。(三)探究新知出示课题《迷人的火塘》初听歌曲,听完歌曲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的曲式结构。拍号、调号、情绪、速度、演唱方式。介绍歌曲的曲式结构。学唱第一乐段乐谱,领唱部分,四个小节,最后都是切分音××.,学生观察发现,解决本课切分音的难点。学唱本课重点乐段,第二乐段。分声部学唱乐谱,用划拍视唱的方法,学唱一声部。二声部的学生学唱时注意歌曲前两拍是休止符,划拍时按照节奏速度,再进行乐谱的视唱。二声部乐谱的配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带词演唱。注意分一二乐段演唱,重点在第二乐段的合唱。反复练习二声部的配合。教师引导学生二声部配合的重点,注意聆听别的声部的音高,注意两个声部的配合,尽量达到声部家之间均衡。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的情绪,用优美欢快得感情演唱歌曲。完整演唱歌曲。拓展练习 跟歌曲伴奏音乐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个民族风格的乐曲?我们每个民族的乐曲都非常有特色,也都像这首乐曲一样优美动听,所以我们要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我们今天学了哪些知识?(切分音) 主动回答,欣赏图片和视频。1、学生聆听歌曲,并自行总结歌曲曲式结构。2、学唱第一乐段乐谱,并学会切分音。3、分声部学唱二声部乐谱。4、第一次二声部乐谱的配合,是学生有初步合唱的意识。5、学生进行歌词的朗读。6、学生带歌词演唱歌曲。7、二声部的配合。8、注意二声部演唱技巧。9、注意歌曲情绪。10、完整演唱歌曲。学生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学生归纳总结 音乐课堂是非常愉快的课堂,通过这样的设计,我希望能很快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他们对音乐感兴趣,对我上的课感兴趣,能更快速的融入进来。整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歌曲的重点,重点知识、重点乐句,让学生进行对比,教师再进行点拨、解决。这样就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解决了本课的知识点切分节奏。整个环节设置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会二声部歌曲《迷人的火塘》。新课标要求,五年级的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遵从新课标。并通过自己的展示,使学生更加喜欢自己的声音。在新课标中,对于演奏要求学生课堂乐器可以参与歌曲的表现,因为本课是合唱课,上课的时候乐器和演唱无法同时进行,所以我就安排了拓展。渗透让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重点再次出现,加深学生印象七、板书设计:第二课:欢乐的村寨迷人的火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