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任务六 内能及其利用 课件(共63张ppt) 北京东直门中学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一 任务六 内能及其利用 课件(共63张ppt) 北京东直门中学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2025年物理中考复习
项目一 声、光、热
模块一 基础知识再夯实
 
任务六 内能及其利用
聚焦中考
01
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物质世界的大致尺度。
2.了解内能及其改变方式。
3.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核心知识点
02
知识点1 分子动理论
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很小,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
?
分子热运动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热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3)分子热运动是看不见的,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可以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扩散现象还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例如酒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例如:
引力———两滴水合成一大滴水。
斥力———固体很难压缩。
物质状态的微观解释
固态分子间距最小,分子间作用力最大;液态分子具有压缩,但较难被压缩;气态分子间距最远,容易流动性。
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J。
(2)影响内能的因素有温度、质量和状态等。
(3)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温度、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知识点2 内能
物体内能改变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符号
Q表示,单位是J。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大,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小。
知识点3 比热容
定义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 (或降低)时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公式: ????=?????????????.
(3)单位:J/ (kg·℃)。
?
无关
不同
温度
考点攻坚
03
考点1 分子动理论
【例1】(2022·黑龙江七台河)分子动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下列针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的解释或说明中,错误的是( )
【点拨与解答】削平底面的两个铅柱压在一起能吊起一个很重的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错误。故选D。
A.甲图,天气转暖,浓郁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乙图,电子显微镜下看到金原子相距很近、排列很整齐——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
C.丙图,上瓶装空气,下瓶装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演示扩散现象——目的是排除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丁图,削平底面的两个铅柱压在一起能吊起一个很重的钩码——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考点2 内能的改变
【例2】(2024·聊城)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B.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C.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点拨与解答】高压泵压缩CO2,此时对气体做功,因此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A、B错误;高压CO2气体喷出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D。
考点3 比热容
【例3】(2023·齐齐哈尔)小姜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各两个,以及 (填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含砝码)、水和煤油。
(2)选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实验中选取初温不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烧杯中,用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答案:(1)秒表。(2)加热时间。(3)质量;升高的温度。
(4)如图乙所示,小姜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按照图中 (选填“A ”、“B ”或“C ”)方法读数是正确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
(5)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答案:(4)B;66。(5)水。
【点拨与解答】
(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因此缺少的实验器材是秒表。
(2)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可知,实验中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等,即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
由图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是零上,因此温度计示数为66℃。
(5)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高的温度较低,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考点4 热机
【例4】(2024·淄博)2024年4月20日,我国研制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达53.09%的柴油机正式亮相世界内燃机大会,刷新了柴油机热效率的世界纪录。下图所示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汽缸内气体的内能最小的是( )
【点拨与解答】两气门关闭,活塞下行,为做功冲程,缸内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为排气冲程;两气门关闭,活塞上行,为压缩冲程,活塞压缩缸内气体,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为吸气冲程。
顺序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压缩冲程后气体温度相对吸气冲程中汽体的温度较高,故吸气冲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最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考点5 热值
【例5】(2023· 梧州)为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完全相同,实验中忽略热量的散失,且假设两种燃料燃烧时均匀放热。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由 往 组装(均选填“上”或“下”),用陶土网垫在烧杯下加热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应该控制烧杯内水的 、质量相同,还应控制燃料的
相同。燃料燃烧完后,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则燃料1燃烧5 min放出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燃料2燃烧15 min放出的热量。
(3)假设燃料完全燃烧,则燃料1与燃料2的热值之比为 。
答案:(1)下;上;使杯底受热均匀。(2)初温;质量;大于。(3)4∶3。
考点6 热值和热机效率的计算
【例6】(2023·兰州)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各地“煤改气”正在积极进行,某同学计算他家天然气烧水的热效率。将2kg的水倒入烧水壶中,并测出水温为2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刚加热到100℃时,测出消耗天然气0.048m3。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热值约为q=4.0×107J/m3。求:
(1)将这些水烧开,需吸收多少热量;
(2)在这种情况下,燃烧的天然气放出了多少热量;
(3)他家天然气灶的效率。
?
靶向突破
04
●通关必练
1.(2023·东莞)端午节期间,小明在家里煮粽子,粽香四溢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
A
2.(2022·南京)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主要原因是液态氢具有( )
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热值 D.较小的质量
C
3.(2023·揭阳)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
4.(2023·山东青岛)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C.塑料吸盘挤出空气后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D.可以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2023·湖南株洲)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冲出。则( )
A.管内水蒸气的内能不变
B.管内水蒸气对橡胶塞做了功
C.水所含的热量增加
D.灯中剩余酒精的热值变小
B
6.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的是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
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或“????”)瓶。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
????
?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7.(2023·吉林长春)长春市某社区开设了“幸福食堂”,既能减轻上班族的家务负担,又能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居民乐享幸福“食”光。
(1)走进食堂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 现象。
(2)燃烧天然气烹饪食物,食物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的 方式实现的。
(3)天然气在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 能,其热值 ;当气温下降导致更多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时,燃料的利用率 。
(4)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天然气属于 能源。
扩散
热传递

不变
减小
不可再生
8.(2024·新疆)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1)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燃料为煤油、液态氢和液态氧,发射前加注燃料时,应在 (选填“低温”或“高温”)环境中进行。为防止燃料汽化导致燃料贮箱内气压过高,应先加注 (选填“煤油”“液态氢”或“液态氧”)。氢在 (选填“液”或“气”)态时氢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低温
煤油

(2)火箭加速升空时,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机械能的增加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其动能的增加量。探测器在月球上 (选填“具有”或“没有”)惯性。已知氢的热值为1.4×108J/kg,则质量为1t的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
大于
具有
1.4×1011

9.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 、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2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 次。
吸气
10
10.(2023·内蒙古通辽)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小明用饮料瓶自制了火箭模型,如图所示,他在瓶子的内侧壁安装了一个遥控电火花发生器,按下按钮会产生电火花。演示时从瓶口喷入雾状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纸筒立即飞出,关于此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变小
D.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A
●提分必练
1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均为0.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c水=4.2×103 J/(kg·℃)],据此判断( )
A.物质甲的比热容8.4×103 J/(kg·℃)
B.加热20分钟时间,水吸收的热量是甲的两倍
C.每个电热器每秒放出42J的热量
D.甲在10分钟内吸收的热量是5.04×104 J
?
C
12.(2023·江苏南通)使用天然气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天然气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用天然气灶将质量为2.2kg,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75℃,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烧水的效率为42%,此过程中完全燃烧天然气 kg。[水的比热容为4.2× 103 J/(kg·℃);天然气热值为4.4×107J/kg]
?

0.025
4.62X105
13.(2023·河南安阳)如图是小华在实验室用烧瓶做实验的情景。图中的烧瓶内只有空气,烧瓶密封良好,瓶塞内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管一端套有气球。将烧瓶依次浸在热水、冷水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请你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物理问题,并做出你自己的
猜想。
问题: 。
猜想:

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有关吗?
当外界气温上升的时候烧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或“加热时间”)。
(2)若想利用上述装置估测燃料的热值,那么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 。
甲、乙
温度计升高的示数
天平
(3)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所选????、?????两种液体的 相同,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
(选填“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两种液体吸收热量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快;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液体吸收热量多。
?
甲、丙
质量
加热时间
????
?
????
?
课堂实战
05
●基础强化
1.(2024·百色)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水能长时间供暖,主要原因是水的( )
A.密度大 B.密度小
C.比热容大 D.比热容小
C
2.(2023·辽宁沈阳)在汽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C
3.(2024·黑龙江龙东)(多选)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BD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多选)关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润滑油可以减小汽油机零部件间的摩擦
B.通过改进可以使汽油机的效率达到100%
C.除做功冲程外,其他三个冲程都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D.若飞轮的转动速度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40次
AC
5. (2024·韶关)关于分子动理论,谚语“有麝自来香,不必迎风扬”表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的;寒冬,我们常搓手取暖,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
做功
运动
6.(2024·七台河)小姜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各两个,以及 (填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含砝码)、水和煤油;
(2)选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实验中选取初温不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烧杯中,用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秒表
加热
时间
质量
升高的温度
(4)如图乙所示,小姜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按照图中
(选填“A”、“B”或“C”)方法读数是正确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
(5)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B
66

7.(2023·浙江丽水)一台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它的转速在3600r/min时,每秒完成个 冲程。家用轿车的发动机由四个这种气缸组成,转速在3000r/min时每个做功冲程推动活塞一次做功300J,那么这台发动机的功率是7.5kW。
?
120
●能力提升
8.(2023·揭阳)小明了解到有种说法“在室内穿两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他采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瓶子中装入等体积的热水,用两层灰色薄棉布包裹着甲瓶(内层紧贴,外层相对宽松),用一层灰色厚棉布紧贴包裹着乙瓶,用数显温度计测量瓶中热水的温度,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1)表中有一个温度值记录错误,该错误的温度值是 ℃。水温会先降到41.0℃的是 瓶。已知瓶中水的体积是350 mL,该瓶中水的温度降至41.0℃时,其放出的热量是 J。
[c水 = 4.2×103J/ (kg·℃),????水 =1.0× 103kg/m3]
?
62.5

29400
(2)如果把瓶中的热水换成冰块, 瓶中的冰块熔化较慢。分析实验结果,可猜想“在室内穿两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的原因可能是两件薄衣服中间有 。
(3)请写出一个生活中与你的猜想相符合的例子: 。
空气

羽绒服很蓬松,中间
有很多空气,由于空
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
有效防止身体的热量
的散失
9.(2022·云南昆明)生物质颗粒是利用农林废弃物为原材料制成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燃烧1kg无烟煤会产生16g的SO2,而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时不产生SO2,因而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以及酸雨的产生。已知c水 =4.2×103J/(kg·℃),q无烟煤 =3.4×107J/kg,q生物质 =1.7×107J/kg。
(1) 若生物质颗粒烧水效率为30%,将200kg水从15℃加热至100℃,求所需生物质颗粒的质量;
(2)这些生物质颗粒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如果由无烟煤提供,会排放多少克SO2?
答:(1)需生物质颗粒的质量是14kg;(2)这些生物质颗粒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如果由无烟煤提供,会排放112克????????????。
?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