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守望精神家园(九年级上) 课件(共35张PPT) 北师大附中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 守望精神家园(九年级上) 课件(共35张PPT) 北师大附中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
九年级 上册
 
3.5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聚焦中考
01
1.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坚定文化自信。
4.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5.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价值,知道如何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知识点
02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语言文字 、文化典籍 、科技工艺 、文学艺术等
内涵丰富 , 博大精深
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价值
一、本课知识框架
二、夯实重点
1.我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2.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4.中华民族精神。★★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品格:与时俱进。
(3)爱国主义的本质: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5.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6.怎样正确认识价值观?
(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2)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7.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9.青少年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三、知识点速填速记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 、
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 、 。
2.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 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薪火相传
历久弥新
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
改革中创造的 文化和 文化,植根于
伟大实践。
4.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 。
5.坚定文化自信,发展 ,必须坚持以 为指导,推动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 ,发展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中华传统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社会主义先进
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神追求
精神标识
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美德
7.以 为核心的 、 、
、 的伟大民族精神。
8.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的品格。
9. 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 ,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
的集中体现。
10.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 。
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共识
中国精神
内核
11.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考点攻坚
03
一、典型真题
(2024·广西)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要求用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渠道,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这有利于( C )。
A.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B.降低思政课学习难度
C.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
D.直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目的并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两者没有直接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党史学习教育并不能直接降低思政课的学习难度,思政课的难度由多种因素决定,故B不符合题意;中共中央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这有利于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让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传承红色基因,故C符合题意;党史学习教育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而非直接提高科学素养,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二、易混易错
1.我们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改正: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中华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
改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3.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物质支撑。( )
改正: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
×
×
4.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人民的高度统一。( )
改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5.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
改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
×
靶向突破
04
一、选择题
1.(2024·齐齐哈尔)“富强、民主”连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的质朴理想;“公正、法治”汲取“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崇法思想;“诚信、友善”吸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仁者爱人”的价值追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D )。
A.赓续文化血脉,固守中华文化基因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C.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交流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滋养
2.(2024·山东潍坊)为了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借助数字技术,将更多原始书影转化为便于借阅的微缩胶卷、便于检索的电子数据库、便于理解的知识图谱,让古籍以新的形式延续生命、焕发光彩,这有利于( )。
①赋予古籍新的文化内容
②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③使其成为中华文化之瑰宝
④赓续共同记忆,守护中华文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3.(2023·浙江衢州)2023年9月,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杭州市政府提出,抓住亚运契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快宋韵文化品牌塑造。这一工程能够( C )。
①激发杭州市民内心的文化自信
②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断铸就文化新辉煌
③直接提升杭州的体育竞技水平
④加快文化创新性发展并扩大国际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24·山东菏泽)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八号,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几代航天人犹如捆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这种精神( C )。
①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②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湖北恩施)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各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活动。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你从中汲取的成长力量是( C )。
A.积极承担责任,只言代价与回报
B.“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绽放生命之花
D.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刻放弃个人利益
6.(2023·贵州铜仁)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破不可夺其志”的刚强,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由此可见( C )。
①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 ②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 ③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在革命时期发挥到了极限 ④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国奋斗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山东烟台)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该法指出,针对各个年龄段学生特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规定的有( D )。
①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
②引导学生在旅游观光中领略壮美河山,感受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③利用重要节日开展庆祝纪念活动,增进家国情怀
④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作品,生动讲好爱国故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2024·浙江)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联系材料中的“文化行动”,简述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答案: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⑤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⑥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等。⑦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面对“新的文化使命”青少年应有的担当。
答案:(2)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