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2025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九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1.2 创新驱动发展聚焦中考011.了解创新的内涵,知道生活处处有创新;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意义;理解创新与改革的关系。2.能够结合具体的创新行为、创新现象分析创新的价值;能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创新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4.了解我国鼓励万众创新的原因;知道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知道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核心知识点02创新驱动创新引擎创新创新创新精神一、本课知识框架二、夯实重点1.创新的引擎作用。★★(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2. 我国为什么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 新 不断加强,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 科技创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 任重道远 。(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3.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1)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 、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2)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方针,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4.教育的重要性。★(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5.我国重视激发创新活力的原因 。★(1)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是要不来 、买不来 、讨不来的。企 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让生活更美好。6. 企业如何增强创新能力 ★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7.创新的时代对保护知识产权的要求。★(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三、知识点速填速记1.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2. 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 ,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3. 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创新不竭源泉灵魂创新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新知识技术制度4. 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5.创新是改革开放的 。6. 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 ,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7.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8.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创新生命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教育根本途径9. 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10.创新的目的是 , 。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考点攻坚03一、典型真题(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动巡检机器人使矿井开采更安全,北斗卫星为大众出行、智慧物流提供精准定位导航服务,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术改善空气质量……。我国自主创新助推民生发展取得的成效表明创新( C )。A.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B.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C.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D.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创新的认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自主创新助推民生发展取得的成效表明,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C正确。A和D的说法太绝对;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二、易混易错1.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改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3.坚持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改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4.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改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5.改革开放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改正: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靶向突破04一、选择题1.(2024·湖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联合云南热作所等单位,攻克多个育种技术难题,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战略资源安全提供了品种与技术支撑。据此可知( B )。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②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④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新疆)新疆多地在戈壁荒漠中采用“海鲜陆养”模式,养殖出多种鲜活的虾品,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节日的餐桌丰富起来了。这说明(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②知识的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3.(2023·四川遂宁)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首次应用的测控系统即便无人值守,也可以通过自己“思考”和“判断”操控航天器。专家说:“新系统具有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钳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C )。①创新是个人行为,也是团队的创造活动②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3·北京)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这说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节食”很重要C.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D.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C5.中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发射。这表明( )。①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③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6.(2022·浙江绍兴)让自主的种子守护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告诉我们( C )。①种子研发是国家工作的中心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③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④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3·山东威海)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五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提高到59.6%……。国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这是因为( )。A.教育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B.教育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C.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教育D.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D8.(2024·山东烟台)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战略思维,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之所以要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教育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③教育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④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9.(2022·江苏苏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面对国外技术的严密封锁,冒着生命危险、乘战机三上蓝天,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开创了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这对我们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启示是( )。A.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人文底蕴B.培养创新能力,发扬实干精神C.加大技术引进,共享发展机遇D.实施科教兴国,提升科技水平B10.(2024·四川宜宾)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2023年,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了9.3%。品牌对提升产品附加值作用显著,其中,汽车出口的均价已经从2018年的1.29万美元提升到目前的1.9万美元左右。这有利于( D )。A.优化经济结构,确保经济高速发展B.促进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C.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D.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1.(2023·辽宁阜新)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航天科技集团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表明提升创新能力( C )。A.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B.要把发展科技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C.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D.要推进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12.(2023·浙江杭州)某学习小组为宣传我国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搜集到以下资料:如果要为这一宣传活动确定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D )。A.改革开放,强国富民B.中国科技,整体领先C.百年大计,教育为本D.大国重器,自主创新13.(2024·四川成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GDP总量统计数据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四川省2023年上半年GDP总量实际增长5.5%,与全国增速相当。其中,成都市GDP总量高达10705.49亿元,在四川省内排第一,为第一档。绵阳市、宜宾市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为第二档。德阳市、南充市、泸州市、达州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别排名第四至第九名,,为第三档。内江市、自贡市、眉山市、遂宁市、广安市、攀枝花市、广元市分别排名第十至第十六名,为第四档。资阳市、雅安市、巴中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分别排名第十七至第二十一名,为第五档。(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一省五档”现象的意涵并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根本途径。答案:①四川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层级多样,且各地市州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这种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事实,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②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其根本途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长期依靠人民力量,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材料二 截至2024年3月,成都市启动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总数增至146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28条政策措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蓉漂人才矩阵”行动深入开展,新增科技领军人才982人,新落户青年人才6.9万人,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成都市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答案:①注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助推创新能力提升,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③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材料三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3)九年级某班拟举办“科技赋能、创新主导”主题活动,请你为该主题活动的形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答案:示例:①主题班会:收集“科技赋能、创新主导”的具体实例,从中体会科技的力量和价值。②演讲比赛:解剖“科技赋能、创新主导”的若干原因,说明科技创新过程形成新质生产力。③研学活动:参观科技展馆,了解科技前沿,初步认知科技成果,交流分享,共同提高。④专家讲座:邀请科技创新领域的知名专家到校或者线上做专题报告,解答同学们的问题。14.(2022·江西)结合材料,完成答题。▲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也越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新法明确,“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人生出彩机会。把管道角度误差做到1度以内的杨应政,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银牌,成为某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把每一个零件都做到极致的常晓飞,参与了航天产品复杂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任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能够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题目:示例: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发展职业教育成就美好未来(2)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①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②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③从全国人大的角度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④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看,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⑤从平等的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⑥从敬业精神的角度来看,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