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踏上强国之路(九年级上) 课件 (共33张PPT) 北师大附中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踏上强国之路(九年级上) 课件 (共33张PPT) 北师大附中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
九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1.1 踏上强国之路
聚焦中考
01
1.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成就;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伟大成就。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3.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国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
4.知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理解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意义。
核心知识点
02
强国
改革开放
增强
改善
提高
共同富裕
一、本课知识框架
三、夯实重点
1.改革开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我国在经济领域怎样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1)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3)全社会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4.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怎样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三、知识点速填速记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完成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行 新的伟大革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 和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 。
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革命
主要稳定器
动力源
重要力量
3.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 。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和 之间的矛盾。
6.我国经济已由 阶段转向 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 不平衡、 不高、
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7. 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 。
改革开放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高速增长
高质量发展
区域发展
城镇化水平
城乡发展
改革开放
完成时
8.党和政府坚持 的发展思想。
9. ,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10.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增进民生福祉
考点攻坚
03
一、锤炼真题
(2023·淮南)下面的漫画表明,党和政府( D )。
①把实现总体小康作为奋斗目标
②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我国已实现总体小康,①错误。我国尚未实现共同富裕,②错误。漫画反映的是中央部委密集开会讨论解决百姓关注的养老、就业、住房等各类民生问题,体现了党和政府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④正确。故答案选D。
二、易混易错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改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力量。( )
改正: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改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
×
4.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
改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5.党和政府坚持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改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
靶向突破
04
一、选择题
1.(2024·四川乐山)2024年1月17日,中国亮出了2023年经济答卷。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这一成绩表明( )。
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④我国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2.(2024·甘肃白银)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改革开放解决了发展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③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能助推经济发展 ④改革开放让人民过上了美好幸福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3.(2024·四川南充)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表明我国( )。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B.实现发展成果绝对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C.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D.始终坚持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A
4.下面漫画所示的内容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 C )。
A.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B.城镇化水平不高的挑战
C.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挑战
D.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问题
5.(2023·湖北武汉)小雪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
☆某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场。☆某地增设非机动车道,将车道刷成蓝色,加装隔离护栏。
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A.完善政治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B.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关注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D
6.阅读下表。下列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②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③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
④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7.(2023·江苏泰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拟围绕“以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主题,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亮成绩 做示范】
第一组同学探寻江苏省高质量发展足迹,根据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的相关内容制作了成绩单:
(1)请运用所学知识,将上述“成绩单”补充完整。
答案:①经济;②人民;③生态;④文明。
【绘蓝图 强自信】
第二组同学想了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意义,上网查阅资料后,摘录如下:
▲走红毯礼遇、政府官员迎接……。时隔3年,我国首批出境游客受到当地热烈欢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的提振,将帮助2023年全球经济实现正增长。
▲今年以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保持恢复态势,预期进一步改善;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中国制造”新能源汽车加快告别“低质低价”。
▲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今年将创建10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
(2)请结合摘录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剖析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意义。
答案: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②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让人们共享发展成果;⑤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强国;⑥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促进世界共同繁荣。
【聚众智 提品质】
第三组同学决定深入百姓生活,他们在走访乡村和社区时,发现了一些与高质量发展不和谐的现象:
(3)请运用所学知识,就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①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②增强环境意识,自觉保护居住环境;
③提高文明素质,遵守文明公约;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杜绝不良行为 (或:自觉遵纪守法,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⑤做到文明有礼,与邻里和睦相处。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