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复习课 导学案 (含答案)苏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单元 复习课 导学案 (含答案)苏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3单元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密切的联系。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5.概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生态平衡。
7.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的意识。
8.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阐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9.运用图示或模型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
10.分析某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具体实例,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
【体系构建】
【专题复习】
生物与环境
例1 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这说明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B)
A.阳光 B.水
C.声音 D.温度
·思路导引·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并结合诗句分析来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题干中农谚的主要意思是惊蛰时节雷鸣下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因此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
达标检测1 我国的制酪技术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记载:“其卧酪待冷暖之节,温温小暖于人体为合宜适。热卧则酪醋,伤冷则难成。”文中影响制酪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B)
A.水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思路导引·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例2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实例中,与其他三项所描述的关系不同的是 (A)
A.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
B.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C.企鹅皮下脂肪很厚
D.雷鸟的体色随环境和季节变化
·思路导引·
地衣是一种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它们生长在岩石表面,通过分泌酸性物质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这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达标检测2 生长在沙漠中的胡杨,根能吸收很多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泄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中,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这体现了 (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于环境
D.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
·思路导引·
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达标检测3 河流沿岸绿树成荫,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凉爽,这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下列选项中,与此现象类似的是 ( )
A.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
C.土壤中缺少含硼的无机盐,会影响油菜结果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思路导引·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含硼的无机盐导致油菜只开花不结果,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组成
例3 以下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B)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微生物
B.一个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思路导引·
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环境。缺少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组成部分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组成部分缺少消费者、生产者或分解者,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达标检测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松山自然保护区
B.野鸭湖湿地公园
C.养有金鱼和水草的生态瓶
D.温室大棚里的所有草莓
·思路导引·
松山自然保护区、野鸭湖湿地公园、养有金鱼和水草的生态瓶都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A、B、C不符合题意。温室大棚里的所有草莓只是部分植物(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温室大棚里的所有草莓不属于生态系统。
例4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树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B)
A.非生物环境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思路导引·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茶树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达标检测5 云南“桂花耳”是一种真菌,生长在腐木上,能将腐木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看,桂花耳属于 (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环境
·思路导引·
“桂花耳”是一种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从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类型
例5 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一般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B.荒漠生态系统昼夜温差大,动物数量少,植物叶片较大,利于充分接受光照
C.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人口密集易造成环境问题
D.湿地生态系统能蓄洪抗旱、净化水质
·思路导引·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长期的稳定。荒漠生态系统由于水稀缺,植物叶片通常较小,以减少水蒸发。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人口密集确实可能导致各种环境问题。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蓄水、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达标检测6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各有特点,以下区域所属的生态系统及其对应特点分析正确的是 ( )
A.济西湿地——可以净化水质,具有“地球之肾”之称
B.渤海——为人类提供饮用水
C.水稻田——降水量少,以草本植物为主,能防风固沙
D.黄河——具有“绿色水库”之称
·思路导引·
济西湿地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等作用,具有“地球之肾”的美称。为人类提供饮用水的是淡水生态系统,而渤海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不能为人类提供饮用水。水稻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为人类提供粮食。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绿色水库”之称,黄河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例6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图中增加非生物环境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图中包含4条食物链
C.物质和能量在此食物网中都是循环流动的
D.若该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图中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鹰
·思路导引·
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故图中增加非生物环境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包含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食物链。物质在此食物网中循环流动,能量在此食物网中单向流动。图中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鹰。
达标检测7 下图为某湿地生态公园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关于该食物网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流经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水生植物
B.若某有毒物质被排入水体,则体内该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青蛙
C.水蚤和轮虫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D.该食物网中含有5条食物链
·思路导引·
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种间关系、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的特点。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为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竞争是指两物种之间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产生的争斗关系。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水生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或光能)。有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在生物体内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因此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累积。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例7 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下表。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D)
比较 项目植物种类植被覆 盖率/%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20种10%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30种25%菖蒲、芦苇、睡莲
A.改造后该区域的湿地面积增加了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
D.改造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
·思路导引·
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能更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菖蒲、芦苇、睡莲都适于生活在水中,说明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植物种类由20种增加到30种,说明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所以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
达标检测8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兔、鼠等动物属于 。
(2)该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
(3)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和非生物环境。
(4)在草原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调节能力。若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 。
(5)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且无法排出体外的某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思路导引·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兔、鼠等动物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属于消费者。
(2)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
(3)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图中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由腐生细菌、真菌等构成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阳光、空气、水等。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则在短时间内蛇由于天敌的减少,其数量将会增加。
(5)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受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鹰。
生态安全
例8 关于对“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热爱自然,敬畏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的叙述,理解错误的是 (A)
A.“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生物圈
B.“山水林田湖草沙”可以代表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C.可采取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进行保护
D.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思路导引·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多种生态系统的总和,包括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山水林田湖草沙” 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其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物圈。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采取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护生物圈。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达标检测9 我们要认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热爱自然,敬畏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对于上述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 )
A.观点中所提到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可以代表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B.多种生态系统相互关联组成的生物圈是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构成的
C.我们可采取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护生物圈
D.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思路导引·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物圈,B错误。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要采取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护生物圈。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答案】
达标检测1 B
达标检测2 D
达标检测3 B
达标检测4 D
达标检测5 B
达标检测6 A
达标检测7 A
达标检测8 
(1)生产者 消费者
(2)5 食物网
(3)分解者
(4)自我 增加
(5)鹰
达标检测9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