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复习课 导学案(含答案) 苏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单元 复习课 导学案(含答案) 苏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4单元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简述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2.简述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
3.知道各种环境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
4.通过实验了解芽的发育过程,能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5.区别根尖的四部分结构,举例说明各部分的作用;分析根主要靠哪部分生长。
6.举例说出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症状;了解化肥和农家肥的区别。
【学习目标】
1.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描述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能说出植物在生物圈的重要作用。
【体系构建】
【专题复习】
植物种子的结构与萌发过程
例1 下图是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图甲中①②④⑤组成种子的胚
B.菜豆的营养主要贮存在图乙的⑩里
C.图甲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④
D.图甲和图乙中都有能发育成植物体幼体的胚芽
·思路导引·
(1)在种子结构中,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图甲中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④]胚芽、[⑤]子叶组成;菜豆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图甲中的[⑤]子叶中;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图甲和图乙共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其中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2)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一片,有胚乳
达标检测1 观察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玉米种子结构中加碘变蓝的部分是8
B.玉米种子的胚由7、8、9、10组成
C.图中将来发育为植物体的根的结构是2和9
D.将来发育为茎和叶的结构是4和11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例2 春天是大多数作物播种的季节,在播种前往往需要松土并在田地里浇一些水,保持土壤潮湿。由此可知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主要有 (D)
①温度 ②水 ③阳光 ④土壤 ⑤空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思路导引·
种子的萌发条件包括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达标检测2 下列播种在土壤中的种子,不可能萌发的是 ( )
A.种皮受损伤的种子
B.胚受损伤的种子
C.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D.胚乳受部分损伤的种子
芽的类型和顶端优势
例3 植物的芽按照着生位置可以分为 (C)
A.顶芽和花芽 B.叶芽和混合芽
C.顶芽和侧芽 D.叶芽和花芽
·思路导引·
按着生位置分可以将芽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在枝条或主干顶端的芽是顶芽,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是侧芽。按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将芽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达标检测3 杨树植株的芽有不同类型,按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 ( )
A.叶芽和花芽
B.顶芽和侧芽
C.叶芽和顶芽
D.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芽的结构和发育
例4 下列对下图所示枝条和叶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按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
B.①为幼叶,将来发育成叶
C.②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D.③为芽原基,将来发育成新芽
·思路导引·
根据芽的着生位置,芽可划分为顶芽和侧芽,其中a为顶芽,b、c为侧芽。枝条d不断伸长的原因是枝芽中[②]芽轴不断伸长。枝芽的结构中,①是幼叶,②是芽轴,③是芽原基。
达标检测4 下图是叶芽发育成枝条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
A.图乙中的①由图甲中的A发育而来
B.图乙中的②由图甲中的B发育而来
C.图乙中的③由图甲中的C发育而来
D.图甲表示新植物体的幼体
·思路导引·
图甲中的[A]幼叶将来发育成图乙中的[①]叶;图甲中的[B]芽轴将来发育成图乙中的[②]茎;图甲中的[C]芽原基将来发育成图乙中的[③]侧芽;图甲表示叶芽结构,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胚而不是叶芽。
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例5 下图为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根的伸长主要与①②有关
B.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③
C.④是成熟区,具有保护作用
D.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思路导引·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可划分为四个部分:[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和[①]成熟区。根的伸长主要与[③]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②]伸长区的伸长有关。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②]伸长区。④是根冠,具有保护作用。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成熟区。
达标检测5 根尖的结构中,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区域是 ( )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成熟区 D.根冠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例6 “阳台水培菜”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水培蔬菜的过程中,植物的根能够从水中获得的物质不包括 (C)
A.氧气 B.无机盐
C.淀粉 D.水
·思路导引·
“阳台水培菜”是一种无土栽培的方式,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种类与多少,配制成营养液。在水培蔬菜的过程中,植物的根能够从水中获得水、无机盐,植物的根需要进行呼吸作用,需从水中获取氧气。淀粉是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
达标检测6 在养绿萝时,若发现绿萝叶色发黄,生长缓慢,则可能是因为缺少 ( )
A.含钾无机盐 B.含磷无机盐
C.含氮无机盐 D.含钙无机盐
·思路导引·
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其中氮肥能促使植物的枝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有利于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
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例7 下图所示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说明植物光合作用放出 氧气 。
(2)某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与冷光灯的距离/厘米102030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025105
由此得出结论:一定范围内,光照越 强 ,光合作用越 强 。
(3)利用乙装置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为防止光合作用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 遮光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
·思路导引·
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的归纳
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的实验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植物可以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等后来 科学家的实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阳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达标检测7 下列各项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是 ( )
A.甲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光
B.乙探究的是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甲探究的是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图丙中为了使叶片脱色,①烧杯中装的液体是酒精
比较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例8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所有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最终来自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的影响,适当增强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植物含碳有机物的产量
·思路导引·
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上看,光合作用是物质合成与贮能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物质分解与释能的过程,这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但两者并非简单的逆转。
达标检测8 下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两种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
A.①是叶绿体,②主要是线粒体
B.a是二氧化碳,b是有机物
C.1只在白天进行,2只在晚上进行
D.1表示光合作用,2表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例9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向联合国郑重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其中植物在实现“碳中和”上功不可没。图1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图2表示该植物O~K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图1中的[C] 光合作用 。通过此生理过程可以不断消耗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 氧气 ,维持生物圈的 碳氧平衡 。
(2)植物还可以通过图1中的[B] 蒸腾作用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植物在碳中和方面贡献突出,但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够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析图2曲线,O~K段中植物能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时间段是 B~F 。
(4)为了早日实现“碳中和”,你是怎样响应国家低碳号召的  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出门;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电;随手关灯等 。
·思路导引·
分析图示,判断图中各项生理活动。图1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
图2中,OA段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呼吸作用>光合作用,BF段光合作用>呼吸作用,FG段呼吸作用>光合作用,GK段只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物才能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时间段为BF段。“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的。
达标检测9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①~④表示物质循环的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写出一条食物链: 。
(2)图中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是[ ] 。
(3)细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 ,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4)草场过度放牧会严重破坏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将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 。
(5)为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人们采取“绿色出行”的方式,可以减轻[ ]过程。
【答案】
达标检测1 C
达标检测2 B
达标检测3 D
达标检测4 D
达标检测5 A
达标检测6 C
达标检测7 C
达标检测8 C
达标检测9 
(1)草→兔
(2)③ 光合作用
(3)有机物
(4)有一定限度的
(5)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