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第一节 化学键与物质共存2.1.2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核心素养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差异,能从微观角度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建立起 “物质性质 - 化学键类型 - 微观结构” 之间的联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让学生学会根据化合物的类别、性质及化学键类型等证据,判断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构建判断物质类型的思维模型。像依据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来判断化合物类型,培养学生依据证据进行推理的能力。重点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关系;熟练掌握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根据化合物类别、性质以及化学键类型进行判断;能够依据物质类别准确判断化学键类型;难点理解物质类别与化学键的关系,尤其是一些特殊物质,如含金属元素的共价化合物(氯化铝)、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等;深入理解化学键对物质性质(如熔沸点、稳定性)的影响机制课前导入课前导入食盐(氯化钠)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它在水中能迅速溶解,而且其水溶液可以导电;而我们喝的饮料中常含有的蔗糖,它在水中也能溶解,但蔗糖溶液却不导电。同样是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为什么导电性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化学物质的奥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化学课堂,探索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奇妙世界,去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0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定义:由阳离子与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性质:①室温下为固体,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②固态不导电,熔融态和溶于水后导电★常见分类:①强碱,如NaOH、KOH等②绝大多数盐,如NaCl、Na2SO4等③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等归纳总结离子化合物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三个“一定”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②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两个“不一定”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共价化合物★定义: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的化合物。★性质:①多数在室温下是气体或液体,少数是固体,熔、沸点和硬度差异较大②熔融态不导电,某些溶于水后导电★常见分类:①含氧酸 ②少数盐,如AlCl3 ③非金属氢化物④非金属氧化物⑤大多数有机物归纳总结共价化合物的“一定”和“不一定”★两个“一定”①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共价键;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 不含 离子键。★两个“不一定”①含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如O2、N2、H2、Cl2等;②)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中含有O-H共价键,Na2O2中含有O-O共价键,NH4Cl中含有N-H共价键,但它们都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根据化合物类别判断(1)强碱、大部分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属于离子化合物。(2)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含氧酸、大部分有机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根据化合物性质判断(1)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2)熔、沸点较低的化合物一般为共价化合物。(3)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元素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2)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3)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共价化合物中一般只含非金属元素(AlCl3除外),但只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NO3等。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定义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构成粒子 阴、阳离子 分子或原子熔、沸点 较高 一般较低,少部分很高(如SiO2)导电性 熔融态或水溶液导电 熔融态时不导电;溶于水时,有的导电(如硫酸),有的不导电(如蔗糖)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 一定破坏离子键 一般不破坏共价键,极少部分破坏共价键(如SiO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02化学键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研究物质中的化学键,可以帮助人们解释物质的某些性质。例如,氯化钠熔化时要破坏其中的离子键,这需要较多的能量,因此氯化钠的熔点较高;氯化钠由阴、阳离子构成,熔化后,离子键被破坏,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熔融态的氯化钠具有导电性。又如,氮气分子内部存在很强的共价键,很难被破坏,所以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再如,分子结构相似的 HF、HCl、HBr、HI 中的共价键强度从 HF 到 HI 逐渐减弱,因此这四种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从 HF 到 HI 也逐渐减弱。化学键与物质性质不同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它们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一方,所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它们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相同,所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共价键是否具有极性以及极性的强弱程度,都对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例如,乙醇分子中氢氧键、碳氧键的极性比碳氢键的极性强,导致乙醇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的氢氧键、碳氧键更容易断裂。化合物的构成和分类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阳离子阴离子金属元素原子非金属元素原子静电作用失电子得电子共用电子根据物质类别判断化学键类型非金属单质,如Cl2、N2、I2、P4、金刚石等 只有共价键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H2SO4、CO2、NH3、HCl、CCl4、CS2等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CaCl2、K2O等 只有离子键含有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如Na2SO4、Ba(OH)2、NH4Cl、Na2O2等 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稀有气体单质,如Ne、Ar等 无化学键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是否被破坏的判定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包含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例如,反应H2+F2=2HF中,H—H键、F—F键均被破坏但也不一定所有化学键均断裂如Na2SO4+Ba(OH)2=2NaOH+BaSO4↓中,共价键就未断裂。溶解或熔化过程★单质:某些单质溶解或熔化时破坏共价键,如Cl、F2溶于水(均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晶体硅的熔化;某些单质在熔化或升华时不破坏化学键,如白磷、硫磺的熔化,碘单质的升华★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电离阴、阳离子溶解或熔化过程中化学键是否被破坏的判定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熔化分子间距离增大,共价键未被破坏共价键被破坏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生成有共价键断裂,无新化学键生成共价键未被破坏能与水反应电解质部分非电解质如CO2如HCl如蔗糖如CO2如SiO203课堂小结04课堂练习C1.下列变化:①I2升华;②烧碱熔化;③NaCl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O2溶于水;⑥NH4HCO3受热分解。其中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①④B.①⑥C.④D.⑤⑥A3.元素周期表完美地将元素的“位、构、性”结合在一起,根据元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推测出其结构和性质。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D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A>DC.单质的氧化性:E>C>BD.A与B形成的阴离子与钠离子能形成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化学键B.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既破坏了离子键,也破坏了共价键C.将某种化合物溶于水,若能导电说明这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共价化合物BThanks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