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第二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2.2.2 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核心素养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通过观察原电池装置的外观、实验现象,从宏观上认识原电池的工作表现;并深入理解原电池内部微观粒子的移动方向、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过程,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原理之间的联系,提升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对原电池的设计和应用进行创新思考,如尝试寻找新型电极材料、优化电池结构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关注化学电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如废旧电池的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位置、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反应的类型等核心知识;原电池的构成要素,设计原电池时进行合理选择;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类型和工作原理;难点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计算;原电池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利用原电池原理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解释金属腐蚀现象、设计新型电池等课前导入课前导入现在,化学电池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各式各样的化学电池的发明也是化学科学对人类的一个重大贡献。化学电池是根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原电池是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那么,原电池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原电池中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0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是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如图是一个简易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用图a装置电解获得氢气和氧气,再按图b所示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探究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外电路产生电流)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探究◆原理分析: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其中,H2中的氢原子在左侧石墨电极上失去电子,H2作为电池的负极反应物;O2中的氧原子在右侧石墨电极上得到电子,O2作为电池的正极反应物。稀硫酸中存在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起到传导电荷的作用,导线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电子通过导线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极反应:负极:H2-2e-=2H+ 正极:O2+4e-+4H+=2H2O◆电池总反应:2H2+O2=2H2O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反应方程式 负极 正极 电子移动方向 由 极经过导线流向 极。 电流移动方向 由 极经过导线流向 极 离子移动方向 阳离子向 极移动,阴离子向 极移动。 负正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负负正※注意事项:电子只能在导线中流动,离子只能在溶液中移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反应: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 (或其中一种为能导电的非金属,如“碳棒”、“石墨”)。◆闭合回路: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有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用于传导电荷。设计一个简单的原电池实验目的利用所给用品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将下列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Zn + 2H+= Zn2+ + H2 ↑实验用品锌片,铜片,石墨棒,稀硫酸,稀盐酸;烧杯,导线,电流表,开关。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设计思路及依据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氧 化 还 原 反 应 : Zn + 2H+ = Zn2+ + H2↑确定负极 选择负极反应物: 选择负极材料: 确定正极 选择正极反应物: 选择正极材料: 构成闭合回路 选择离子导体: 选择电子导体: 设计原电池的基本思路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失电子) (得电子)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开进行形成闭合回路原电池负极负极材料负极反应物正极反应物正极材料离子导体正极电子导体设计思路及依据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氧 化 还 原 反 应 : Zn + 2H+ = Zn2+ + H2↑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确定负极 选择负极反应物:Zn 选择负极材料:Zn 确定正极 选择正极反应物:H+ 选择正极材料:Cu 构成闭合回路 选择离子导体:稀H2SO4 选择电子导体:导线 设计一个简单的原电池稀硫酸ZnAe-→e-→e-→e-Cu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一般方法负极电子流出氧化反应电流流入阴离子移向判断依据电极反应电子流向电流方向离子移向正极电子流入还原反应电子流出阳离子移向02常见的化学电源常见的化学电池目前,市场上的化学电池有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手电筒等使用的锌锰电池属于干电池,而汽车用的铅蓄电池以及手机用的锂离子电池等属于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由于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能长时间提供电能等优点而主要应用于航天和军事领域。目前,降低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实现民用化是燃料电池研发的热点。各种各样的化学电池用于驱动汽车的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锌锰干电池工作原理:电子由锌筒(负极)流向石墨棒(正极),锌逐渐被消耗,二氧化锰不断被还原。缺点:使用过程中锌筒和二氧化锰不断被消耗,电池电压逐渐降低,最后失效。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放电反应原理负极反应式是Pb+-2e-=PbSO4 ;正极反应式是PbO2+4H+++2e-=PbSO4+2H2O ;◆充电反应原理阴极(还原反应)反应式是PbSO4+2e-=Pb+ ;阳极(氧化反应)反应式是PbSO4+2H2O-2e-=PbO2+4H++燃料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电池总反应式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的燃烧反应一致,若产物能和电解质反应,则总反应为加合后的反应。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的总反应为CH4+2O2+2NaOH=Na2CO3+3H2O。◆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式无论负极燃料是H2还是含碳燃料,正极一般都是O2发生还原反应,若在碱性条件下,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若在酸性条件下,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总反应式-正极反应式。原电池的应用◆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1)原理:一般原电池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做负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做正极。(2)应用:A、B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H2SO4中,若A极溶解,B极上冒气泡,则活动性:A>B。◆加快化学反应(1)原理:在原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溶液中的微粒运动时相互间的干扰小,使化学反应加快。(2)应用:实验室中用Zn和稀H2SO4制取H2时,通常滴入几滴CuSO4溶液,原因是Zn与置换出的Cu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的进行。03课堂小结04课堂练习1.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 )。A.HCl+NaOH=NaCl+H2OB.2CH3OH+3O2→2CO2+4H2OC.4Fe(OH)2+2H2O+O2=4Fe(OH)3D.2H2+O2=2H2OA2.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C选项 A B C D两极材料 Zn片, 石墨 Cu片, Ag片 Zn片, Cu片 Fe片,Cu片插入溶液 稀硫酸 AgNO3 溶液 蔗糖溶液 稀盐酸A3.一种氢能的制取、贮存及利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能量转化方式不涉及的是( )。A.电能→化学能 B.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电能 D.电能→机械能4.有甲、乙两个电极,用导线连接一个电流表,放入盛有丙溶液的烧杯中,电极乙的质量增加,则装置中可能的情况是( )。A.甲作负极,丙溶液是硫酸铜溶液B.甲作负极,丙溶液是硫酸溶液C.乙作负极,丙溶液是硫酸铜溶液D.乙作正极,丙溶液是硫酸溶液AThanks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