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教材梳理(河南)(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教材梳理(河南)(2课时)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课时4 与世界共发展(第四课)
河南中招考什么
知识网络
核心观点
1.当今的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2.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局。[易错点]
3.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河南中招考什么
考点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1.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契机。(P41~P42)
【变式设问】 我国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
(1)国内: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
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
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②中国已在资金、人才、
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
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2)国际: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
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
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③许多国家为谋求经
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各个领域获
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当前我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P44~P45)
(1)国内: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
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②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
同时,也使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3.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 (P45)
【变式设问】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
(1)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2)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
风险意识。
(3)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4)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
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
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1.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
(1)在我们这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
(2)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
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努力奋斗。
2.青少年应如何应对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1)关注国家的发展,关心国家命运,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2)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努力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4)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5)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2 携手促发展(5年2考)
【课标导航】
国情教育:了解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1.我国为什么要积极谋求发展 (P47)
(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
(2)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
竞争力。
2.我国应该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P47~P49)
【变式设问】 我国应如何积极谋求发展?
(1)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发展先进制
造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2)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
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3)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
秩序。
(4)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格局。
易混易错巩固
中国致力于主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
理由:我国正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规则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
经济新秩序。
3.中国坚持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的表现。(P50~P52)
【变式设问】 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并非威胁,而是机遇”?
(1)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
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
惠及各个国家。
(2)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
界。①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把我国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和利益,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优
势互补、互利共赢;②同时,中国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3)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
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
请推介几个能够在世界上讲述中国故事的汉语词汇,并简要解释你推介的
原因。
①丝绸之路——历史上从西安出发经新疆到西亚、欧洲的陆上交通要道。
②中医——用中国医学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学。③京剧——集中体现中国
戏曲精华的剧种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国粹”。④后母戊鼎——迄今世界上
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⑤唐装——传统的中式服装。⑥中秋节——中国传
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共24张PPT)
课时3 与世界紧相连(第三课)
河南中招考什么
河南中招怎么考
知识网络
核心观点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关系]
2.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
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3.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
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4.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
稳定器。
5.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河南中招考什么
考点1 中国担当(5年3考)
1.中国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 (P31~P32)
(1)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
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3)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
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4)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
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
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5)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易混易错巩固
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应追求高速度发展。( )
×
理由: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我们要追求高质量发展。
2.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怎样承担责任?
(P29~P30)
【变式设问】 请你谈谈中国担当的表现。
中国态度 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
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中国行动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
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中国贡献 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
大贡献
中国担当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
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国际影响力、感召力
和塑造力显著提升(如何看待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续表
易混易错巩固
面对全球性危机,中国主动承担全部责任。( )
×
理由:面对全球性危机,中国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3.中国对世界的影响。(P34~P36)
(1)文化: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
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
文化的熏陶。
(2)经济: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
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3)政治: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
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4)构建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
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
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易混易错巩固
中国主导全球经济快速发展。( )
×
理由:我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考点2 文明交流(5年1考)
1.如何正确认识人类文明 (P37)
(1)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
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
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
显着创造之美。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
高低优劣之分。[《解析与检测》补充]
2.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人类文明?
(P37~P38)
(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
并蓄。
(2)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
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易混易错巩固
对待不同文明我们要全盘吸收,一律学习。( )
×
理由:(1)对待不同文明我们不能全盘吸收,要辩证看待,理性学习。
(2)从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
是囫囵吞枣、全盘吸收,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如何理解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P37~P38)
(1)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2)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
而形成的文明。
(3)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
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
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易混易错巩固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
×
理由:(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2)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无等级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3)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学习借鉴优秀
外来文化,进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列举我国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而举办的活动。
“中美旅游年”;中欧文明对话会;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节;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在
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影视周等文化交流活动。
知识串讲
河南中招怎么考
1.(2023河南,1题,2分)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
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年间,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又相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
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这表明,中国
十年来( )
①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②积极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③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方案
④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全世界已经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3河南,2题,2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
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
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
国形象。我们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这段
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C
①应该学习和复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超越文明冲突
②必须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④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优越的中华文明,形成世界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