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课时7 亲情之爱(第七课)河南中招考什么河南中招考什么考点 孝亲敬长1.家的重要性/作用。(P72~P74)【变式设问】 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3)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4)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教材新说法)2.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P74)(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3)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长,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得到爱的回报。[《解析与检测》补充]易混易错巩固父母抚养我是他们应尽的义务,我得到照顾是应该的,不需要回报。 ( )×理由:父母抚育子女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子女孝敬和赡养父母也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我们不能只知索取父母的关爱,还要意识到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3.我们应如何孝亲敬长 (P74~P75)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1)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理性地与他们沟通。(2)聆听。聆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3)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①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②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③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4.对亲情的理解。(P76~P78)(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每个人对亲情的感受各不相同,不能因此而忽略甚至否认亲情的存在。(3)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结构会发生变化,但家中的亲情仍在。5.与父母发生碰撞的原因。(P79~P81)【变式设问】 亲子冲突的原因或者爱的碰撞的原因。(1)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2)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3)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4)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6.如何有效化解亲子冲突 (P81~P82)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1)双方要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2)学会应对冲突的智慧,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3)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4)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5)遇事多和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事情,不要自作主张。对父母作出的承诺要说到做到,诚实守信。做了错事主动检讨,不逃避责任。了解父母的工作,体谅他们的难处和心情。[《解析与检测》补充]易混易错巩固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要坚持己见,毫不退让。( )×理由: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尊重父母,学会示弱与退让;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不要冲动,要学会冷静处理,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与父母更好地沟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7.现代家庭的特点。(P83~P84)(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8.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P85)(1)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适时地成为他们的聆听者。(2)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3)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4)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9.为构建和谐家庭,我们应怎么做?(P85~P86)(1)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冲突。(2)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4)用心体味亲情之爱。(教材新说法)1.请谈谈家风的含义并列举几例中华文化中的优良家风。(1)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2)示例:①百善孝为先。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③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有人说:“孝敬父母是成年子女的义务,我们中学生还未成年,没有能力去孝敬父母。”请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定义务。无论是成年子女还是未成年子女,都应该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大多数人往往忽视了后者。孝敬父母就要做到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未成年子女能够做到的。(共17张PPT)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知识网络核心观点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2.“四有”老师的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3.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4.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重要性]5.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做法]课时6 师生之间(第六课)河南中招考什么河南中招考什么考点 师生交往1.教师的作用。(P60~P61)(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3)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2.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P62)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3.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P63~P64)(1)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2)尊重老师的“不同”,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3)主动和老师交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易混易错巩固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风格,我们只选择与自己喜欢的老师交流。( )×理由: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风格,我们要学会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4.如何理解教学相长?(P66)(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2)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3)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5.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P66~P67)(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4)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6.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P67)(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面对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教材新说法)(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教材新说法)(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易混易错巩固面对老师的合理惩戒,我们应该忍气吞声,放任自流。( )×理由:面对老师的合理惩戒,我们应该反省自己,改正错误。7.尊重老师的原因。(P68~P69)(1)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2)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伴我们成长。(3)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易混易错巩固尊重老师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理由: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青少年的基本道德修养。8.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请列举一些赞美老师的格言或句子。(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教师如同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3)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课时6 师生之间(第六课).pptx 02-课时7 亲情之爱(第七课).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