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单元 外婆的澎湖湾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单元 外婆的澎湖湾 教案

资源简介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教材分析】
本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歌曲分为两个乐段,变换拍子,四四拍和四二拍,音域为九度,全曲节奏型几乎完全相同,富有跳跃感。全曲统一、完美,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纯洁的性格以及热爱家乡和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设计理念】
在当前核心素养的召唤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着眼于“人”本身,把学生放在课中央,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层次学习,让儿童的生命活泼地展现出来。本节课的设计,教师寻找到教材背后的核心价值,并下沉到儿童的生活世界。通过让学生体验杯子歌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触摸音乐,通过起伏变化的旋律线对比关注儿童的思维情感,在感受与体验中真正地将知识转变为能力;以多种形式的演唱鼓励儿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表现方式;从歌曲中寻找台湾校园民谣的身影,追寻文化的根源,给学生内心的震撼和眼界的敞亮,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唱好歌曲中的切分音和衬词,感受、体验,乐于表现歌曲活泼、风趣、诙谐的特点,了解《外婆的澎湖湾》的创作背景故事。
3、学习杯子歌,在跟着音乐玩杯子的过程中获得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快乐体验,体会打击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用轻松、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出歌曲的风趣、诙谐,感受外婆的爱,较好地表现出节奏的韵律和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综合表演杯子歌,边唱边体验打击乐的乐趣。歌声舞蹈打击乐组合在一起,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设境引情
1、用一段好玩的方式介绍自己(杯子歌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夏老师,今天来到五五班教室里,同学们聪明又伶俐,老师看到真欢喜,很高兴认识你,很高兴认识你。”
(1)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喜欢杯子歌,引入杯子歌的主题。
(2)引入杯子歌教学。
2、教玩杯子歌, 考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分为三排,每人发一只杯子,每个学生蹲到板凳后面,按照四拍子的节奏,每个拍点都有不同的动作 (PPT展示) ②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试练习传递杯子歌。用《外婆的澎湖湾》第一段伴奏来当背景音乐,练习杯子歌的传递
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离开父母,跟他的外婆生活在一起,两个人相依为命,外婆非常的疼爱他,总是把最多的关爱给他,他也非常孝顺自己的外婆,外婆经常带着他去看海边的夕阳美景…他长大后离开了外婆,自己到外面的大城市去闯荡,有一天他把 自己的童年生活告诉了他的好朋友,他的朋友听后非常的感动,就写了一首歌,这首歌就是《外婆的澎湖湾》,他把这首歌给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然后故事的主人公唱了这首歌就红遍了大江南北,这个人就是潘安邦(出示PPT)
三、歌曲学习
1、视频播放《外婆的澎湖湾》MV
(1)让学生观赏台湾澎湖湾的美景
(2)问题1 视频里看到什么样的景色?
(3)问题2 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朗读歌词
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朗读歌词。(教师用非洲鼓伴奏)
3、再次聆听
教师用手上的动作展现出歌曲不同的乐段(提问歌曲分为几个部分)
聆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共分为几个乐段
4、逐段学唱,辨析节奏。
(1)师弹伴奏,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旋律。
(2)关注切分音的节奏,指导学生唱准确。
(3)指导学习变换拍子。
5、划旋律线,了解歌曲的旋律走向。
(1)出示歌曲第二段的旋律线,通过划线演唱发现旋律特点。
(2)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3)加入动作来表现歌曲,两段分别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特点。
四、综合表演,在情境中多形式演唱升华音乐情感。
加入杯子歌来演唱,加入杯子歌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加入动作来展现歌曲的第二段。练习两边表演唱。
五、拓展欣赏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台湾的校园民谣歌曲,一起欣赏歌曲《童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