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必修3 《政治与法治》系列考点整理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复习:必修3 《政治与法治》系列考点整理2

资源简介

高考复习:必修3 《政治与法治》系列考点整理2
> > >考点 1 < < <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
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
(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拓展归纳】比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使命
性质 根本宗旨 根本立场 使命
区别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为人民谋幸福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
联系 (1)都体现了党同人民的关系。体现了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2)要求一致: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觉都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二、党的执政理念
1.依据(原因)
(1)检验标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2)人民中心:(原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执政理念
(1)内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2)含义
立党 为公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 为民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3.要求
(1)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新时代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的目标
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拓展归纳】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1)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2)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 (2)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3)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路线)
注意:执政理念不等于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方式是: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其中依法执政是执政的基本方式。
> > >考点 2 < < <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1.内容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创立者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创立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理论 形成时间 代表 人物 主要内容 (主题) 作用
邓小平 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江泽民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 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 胡锦涛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 大以来 习近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原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2.内容
解放思想 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旧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实事 求是 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与时 俱进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求真 务实 就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
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内涵: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2.原因
(1)必要性: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2)重要性: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3.内容: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4.要求:在新征程上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格总结:
是什么 为什么 新时代怎么发挥
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1)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2)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做学习的模范, ◆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 ◆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 ◆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 ◆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 ◆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 ◆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 ◆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