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业25 重点突破练(五)第1~8题,每题5分;第9~13题,每题6分,共70分。题组一 植物向光性的实验1.(2024·湖州高二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通过向光性实验证明了苗尖端产生了一种“影响”并向下传递B.波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苗尖端向下传递的是一种化学物质C.拜尔提出了单侧光导致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的不均匀分布D.温特最早命名了生长素2.如图各项处理中,幼苗将直立生长的是( )3.(2024·杭州高二期中)科研人员以玉米胚芽鞘和琼脂块为材料进行如图实验,图1琼脂块中的数值为在图2中测出的弯曲角度θ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是上述实验的自变量B.胚芽鞘的弯曲角度θ值的大小可反映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多少C.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极性运输D.据图推测,单侧光照射不影响胚芽鞘中生长素的含量题组二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4.将某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再用相同的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测得根的生长情况及负向光性倾斜角度(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数据中,外源生长素对根负向光性倾斜角度影响最小的浓度是10-5 mol/LB.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根生长的外源生长素浓度在10-4~10-3 mol/L之间C.图中数据体现出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D.幼苗根部发生倾斜生长的原因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5.(2024·台州高二期中)图甲是某植物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方向的情况,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幼苗b点的生长素浓度数值大于10-8mol·L-1B.图甲幼苗横放后c、d点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图乙中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一定不同D.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参与细胞代谢实现的6.(2024·绍兴高二联考)某生物兴趣小组采用水培法来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正式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4-D浓度(g/L) 0 2.55×10-6 2.55×10-5 2.55×10-4 2.55×10-3 2.55×10-2平均生根数(条) 18 24 38 29 27 15A.浓度为2.55×10-2g/L的2,4-D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B.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5×10-5g/L左右C.预实验是为正式实验摸索适宜的浓度范围D.用水培法处理插条可用购买的含植物激素的营养液按一定比例配制7.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植物幼苗的一侧,幼苗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α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减小C.当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生长素会抑制幼苗的生长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幼苗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题组三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8.(2024·湖州高二期末)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可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或延长供应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葡萄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B.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矮壮素(赤霉素的拮抗剂)处理小麦可有效防止其徒长、倒伏D.用脱落酸处理干旱条件下的植物叶片,可促进气孔关闭以增强抗旱性9.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C.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D.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10.(2024·杭州高二联考)为研究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培养液中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有无、激素种类和处理时间的长短C.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D.GA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其中GA的影响更为显著11.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如赤霉素常用于无籽葡萄的形成,且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去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不需要花期去雄的原因可能是赤霉素使花粉不育B.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与其浓度及作用部位无关C.施用某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后一定能提高相应农作物品质和产量D.油菜开花期遇阴雨天,错过了传粉期,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提高产量12.(2024·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二期末)为探究在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 JA组 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胚根长度(cm) 9.0 4.8 9.0 4.8 5.0A.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JA及两种合成抑制剂B.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添加一组高浓度NaCl溶液处理的对照组C.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D.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JA合成抑制剂处理缓解13.为研究植物激素对细胞的影响,某活动小组用2,4-D、NAA培养拟南芥细胞,其中①组不添加外源生长素类调节物质,②组添加适量2 μmol·L-1的2,4-D,③组添加等量2 μmol·L-1的NAA,均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部分实验结果见表(分裂指数指处于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组别 ① ② ③细胞形态(放大倍数相同)细胞长宽比 1.41 1.08 1.54分裂指数(‰) 1.05 2.84 0.49根据实验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2,4-D、NAA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B.2,4-D能促进拟南芥细胞的分裂,而NAA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C.①组的作用是作对照,此实验设计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D.结构A被挤到了细胞的一侧,可推测③组细胞已成熟14.(16分)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植物器官的种类和植物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________________。(2)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如图是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类物质浓度的反应曲线,其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填“甲”或“乙”)。图中X点对应的浓度对单子叶农作物和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物质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在施用时生长素类物质最好控制在________(填字母)点对应的浓度。(3)(6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选用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编号 1 2 3 4 5 6生长素溶液浓度(mol/L) 0(蒸馏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幼叶鞘增长相对长度 2.6 3.2 3.9 5.1 3.1 1.8表中实验数据能否说明生长素对该植物幼叶鞘的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4分)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植株,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如图),并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 h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脱落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在将要_________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有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2)实验中需剪去幼苗叶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在A处滴加一定浓度、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溶液,B处滴加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进行4 d后,观察发现,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叶柄脱落,但改用乙烯利(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重复本实验时,发现不需施加外力,叶柄可自然脱落。这说明在促进植物器官(叶片)脱落方面,乙烯的作用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脱落酸的作用。(5)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即保绿)的作用,而乙烯则能加速叶片的衰老。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则至少需要设置________组实验。作业25 重点突破练(五)1.A [达尔文通过实验提出苗尖端产生了一种“影响”并向下传递,引起下部发生弯曲,没有证明这种“影响”向下传递,A错误。]2.C3.B [结合题意分析可知,上述实验的因变量是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错误;胚芽鞘的弯曲角度θ值可反映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弯曲角度θ值越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越多,B正确;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极性运输主要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受单侧光影响,C错误;图示实验表明单侧光影响胚芽鞘两侧的生长素分布,但由于缺乏与黑暗条件的对照,无法得知单侧光照射是否影响生长素的含量,D错误。]4.A [据图分析可知,0和10-4 mol/L时负向光性倾斜角度相差不大,因此根外源生长素对根负向光性倾斜角度影响最小的浓度是10-4 mol/L,A错误;据图中数据可知,外源生长素浓度在10-4mol/L和10-3 mol/L时,根长分别约为8.5和4.2,则说明当外源生长素浓度在10-4~10-3 mol/L范围的某个数值时,根长可表现为对照组的数值,所以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根生长的外源生长素浓度在10-4~10-3 mol/L之间,B正确。]5.A [图甲中b点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对根来说生长素浓度高于10-8 mol·L-1时抑制生长,因此幼苗b点的生长素浓度数值大于10-8 mol·L-1,A正确。]6.D [据表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2.55×10-2 g/L的2,4 D溶液平均生根数小于对照组,故浓度为2.55×10-2 g/L的2,4 D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A正确;据表格数据可知,浓度为2.55×10-5 g/L左右时平均生根数最多,故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5×10-5 g/L左右,B正确;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摸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C正确;水培法可以在培养液中滴加2,4 D溶液配制成预设的浓度,培养液可以用购买的不含植物激素的营养液按一定比例配制,D错误。]7.A [生长素浓度为b时,促进作用最强,植物幼苗弯曲最大,α具有最小值,A错误;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越来越强,α逐渐减小,B 正确;由图2可知,当生长素浓度小于c时促进植物幼苗的生长,大于c时抑制植物幼苗的生长,因此生长素对幼苗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C、D正确。]8.B9.A [据图分析,越迟使用IAA处理,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越低,因此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弱,B错误;由图分析,不使用IAA处理,只有乙烯,会促进叶柄脱落;越早使用IAA越会抑制叶柄脱落,因此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C错误;图中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均表现为抑制折断,因此不能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10.A [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错误;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激素的有无、处理时间的长短,因变量是茎芽的长度,B正确;该实验是无菌培养,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杂菌污染的作用,C正确;分析图2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GA和IAA处理的离体茎芽的长度较长,说明二者均能促进生长,且GA的促进作用更明显,D正确。]11.A12.A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JA及两种合成抑制剂,还有是否用高浓度NaCl溶液处理,A错误;各实验组均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因此还应有一组单纯用高浓度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B正确;根据表格中前三组的实验结果推测,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JA合成抑制剂处理缓解,C、D正确。]13.A14.(1)极性运输 (2)乙 促进 促进 D(或F) (3)能 幼叶鞘增长相对长度在没有生长素溶液时为2.6,而在浓度为10-12~10-6 mol/L之间时增长的相对长度大于2.6,在10-4 mol/L时增长的相对长度却只有1.8,即小于2.6,说明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15.(1)脱落 抑制 (2)幼叶产生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激素会抑制脱落酸的作用 (3)脱落酸 等量的蒸馏水 (4)大于 (5)三(共41张PPT)重点突破练(五)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题组一 植物向光性的实验1.(2024·湖州高二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通过向光性实验证明了苗尖端产生了一种“影响”并向下传递B.波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苗尖端向下传递的是一种化学物质C.拜尔提出了单侧光导致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的不均匀分布D.温特最早命名了生长素√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对点训练达尔文通过实验提出苗尖端产生了一种“影响”并向下传递,引起下部发生弯曲,没有证明这种“影响”向下传递,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2.如图各项处理中,幼苗将直立生长的是√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虽然在右侧具有单侧光刺激,但是没有尖端,幼苗不生长,A不符合题意;在右侧接受单侧光刺激,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较快,幼苗向光弯曲生长,B不符合题意;虽然在右侧具有单侧光刺激,但是尖端遮光,生长素均匀分布,幼苗直立生长,C符合题意;尖端下面的一段遮光,而感光部位是苗尖端,在右侧接受单侧光刺激,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较快,幼苗向光弯曲生长,D不符合题意。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3.(2024·杭州高二期中)科研人员以玉米胚芽鞘和琼脂块为材料进行如图实验,图1琼脂块中的数值为在图2中测出的弯曲角度θ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是上述实验的自变量B.胚芽鞘的弯曲角度θ值的大小可反映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多少C.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极性运输D.据图推测,单侧光照射不影响胚芽鞘中生长素的含量√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对点训练结合题意分析可知,上述实验的因变量是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错误;胚芽鞘的弯曲角度θ值可反映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弯曲角度θ值越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越多,B正确;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极性运输主要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受单侧光影响,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对点训练图示实验表明单侧光影响胚芽鞘两侧的生长素分布,但由于缺乏与黑暗条件的对照,无法得知单侧光照射是否影响生长素的含量,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题组二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4.将某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再用相同的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测得根的生长情况及负向光性倾斜角度(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数据中,外源生长素对根负向光性倾斜角度影响最小的浓度是10-5 mol/LB.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根生长的外源生长素浓度在10-4~10-3 mol/L之间C.图中数据体现出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D.幼苗根部发生倾斜生长的原因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据图分析可知,0和10-4 mol/L时负向光性倾斜角度相差不大,因此根外源生长素对根负向光性倾斜角度影响最小的浓度是10-4 mol/L,A错误;据图中数据可知,外源生长素浓度在10-4mol/L和10-3 mol/L时,根长分别约为8.5和4.2,则说明当外源生长素浓度在10-4~10-3 mol/L范围的某个数值时,根长可表现为对照组的数值,所以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根生长的外源生长素浓度在10-4~10-3 mol/L之间,B正确。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5.(2024·台州高二期中)图甲是某植物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方向的情况,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幼苗b点的生长素浓度数值大于10-8mol·L-1B.图甲幼苗横放后c、d点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图乙中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一定不同D.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参与细胞代谢实现的√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图甲中b点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对根来说生长素浓度高于10-8 mol·L-1时抑制生长,因此幼苗b点的生长素浓度数值大于10-8 mol·L-1,A正确。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对点训练6.(2024·绍兴高二联考)某生物兴趣小组采用水培法来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正式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2,4-D浓度(g/L) 0 2.55×10-6 2.55×10-5 2.55×10-4 2.55×10-3 2.55×10-2平均生根数(条) 18 24 38 29 27 15123456789101112131415A.浓度为2.55×10-2g/L的2,4-D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B.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5×10-5g/L左右C.预实验是为正式实验摸索适宜的浓度范围D.用水培法处理插条可用购买的含植物激素的营养液按一定比例配制对点训练2,4-D浓度(g/L) 0 2.55×10-6 2.55×10-5 2.55×10-4 2.55×10-3 2.55×10-2平均生根数(条) 18 24 38 29 27 15√123456789101112131415据表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2.55×10-2 g/L的2,4-D溶液平均生根数小于对照组,故浓度为2.55×10-2 g/L的2,4-D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A正确;据表格数据可知,浓度为2.55×10-5 g/L左右时平均生根数最多,故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5×10-5 g/L左右,B正确;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摸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C正确;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水培法可以在培养液中滴加2,4-D溶液配制成预设的浓度,培养液可以用购买的不含植物激素的营养液按一定比例配制,D错误。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7.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植物幼苗的一侧,幼苗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α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减小C.当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生长素会抑制幼苗的生长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幼苗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生长素浓度为b时,促进作用最强,植物幼苗弯曲最大,α具有最小值,A错误;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越来越强,α逐渐减小,B 正确;由图2可知,当生长素浓度小于c时促进植物幼苗的生长,大于c时抑制植物幼苗的生长,因此生长素对幼苗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C、D正确。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题组三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8.(2024·湖州高二期末)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可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或延长供应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葡萄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B.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矮壮素(赤霉素的拮抗剂)处理小麦可有效防止其徒长、倒伏D.用脱落酸处理干旱条件下的植物叶片,可促进气孔关闭以增强抗旱性√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对点训练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促进果实的发育,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A正确;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马铃薯块茎,不利于其储存,B错误;矮壮素能抑制植株长高,在麦田中使用一定浓度的矮壮素能使小麦抗倒伏,C正确;用脱落酸处理干旱条件下的植物叶片,可促进气孔关闭,减少蒸腾作用以增强抗旱性,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9.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C.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D.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对点训练据图分析,越迟使用IAA处理,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越低,因此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弱,B错误;由图分析,不使用IAA处理,只有乙烯,会促进叶柄脱落;越早使用IAA越会抑制叶柄脱落,因此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C错误;图中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均表现为抑制折断,因此不能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0.(2024·杭州高二联考)为研究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培养液中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有无、激素种类和处理时间的长短C.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D.GA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其中GA的影响更为显著√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错误;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激素的有无、处理时间的长短,因变量是茎芽的长度,B正确;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该实验是无菌培养,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杂菌污染的作用,C正确;分析图2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GA和IAA处理的离体茎芽的长度较长,说明二者均能促进生长,且GA的促进作用更明显,D正确。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1.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如赤霉素常用于无籽葡萄的形成,且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去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不需要花期去雄的原因可能是赤霉素使花粉不育B.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与其浓度及作用部位无关C.施用某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后一定能提高相应农作物品质和产量D.油菜开花期遇阴雨天,错过了传粉期,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提高产量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用赤霉素处理不去雄的葡萄能结出无籽葡萄,其可能的原因是赤霉素导致雄蕊产生的花粉不育,A正确;植物不同部位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部位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故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与其浓度及作用部位有关,B错误;对于某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来说,施用浓度、时间、部位以及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施用效果,施用不当甚至会影响生产,C错误;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油菜收获的是种子,若油菜开花期遇阴雨天,错过了传粉期,便无法受精形成种子,而2,4-D只能促进子房发育,故不能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提高产量,D错误。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2.(2024·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二期末)为探究在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 JA组 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胚根长度(cm) 9.0 4.8 9.0 4.8 5.0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A.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JA及两种合成抑制剂B.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添加一组高浓度NaCl溶液处理的对照组C.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D.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JA合成抑制剂处理缓解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 JA组 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胚根长度(cm) 9.0 4.8 9.0 4.8 5.0√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JA及两种合成抑制剂,还有是否用高浓度NaCl溶液处理,A错误;各实验组均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因此还应有一组单纯用高浓度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B正确;根据表格中前三组的实验结果推测,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JA合成抑制剂处理缓解,C、D正确。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组别 ① ② ③细胞形态(放 大倍数相同) 细胞长宽比 1.41 1.08 1.54分裂指数(‰) 1.05 2.84 0.4913.为研究植物激素对细胞的影响,某活动小组用2,4-D、NAA培养拟南芥细胞,其中①组不添加外源生长素类调节物质,②组添加适量2 μmol·L-1的2,4-D,③组添加等量2 μmol·L-1的NAA,均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部分实验结果见表(分裂指数指处于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据实验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2,4-D、NAA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B.2,4-D能促进拟南芥细胞的分裂,而NAA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C.①组的作用是作对照,此实验设计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D.结构A被挤到了细胞的一侧,可推测③组细胞已成熟√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成熟细胞中有大液泡,液泡会把细胞核挤到细胞的一侧。③组中细胞内结构A细胞核的位置与①②两组不同,被液泡挤到了细胞的一侧,可以推测③组细胞有大液泡,已成熟,D不符合题意。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综合强化14.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植物器官的种类和植物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_________。极性运输123456789101112131415综合强化(2)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如图是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类物质浓度的反应曲线,其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填“甲”或“乙”)。图中X点对应的浓度对单子叶农作物和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分别是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物质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在施用时生长素类物质最好控制在________(填字母)点对应的浓度。乙促进促进D(或F)123456789101112131415综合强化(3)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选用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编号 1 2 3 4 5 6生长素溶液浓度(mol/L) 0(蒸馏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幼叶鞘增长相对长度 2.6 3.2 3.9 5.1 3.1 1.8123456789101112131415综合强化编号 1 2 3 4 5 6生长素溶液浓度(mol/L) 0(蒸馏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幼叶鞘增长相对长度 2.6 3.2 3.9 5.1 3.1 1.8表中实验数据能否说明生长素对该植物幼叶鞘的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幼叶鞘增长相对长度在没有生长素溶液时为2.6,而在浓度为10-12~10-6 mol/L之间时增长的相对长度大于2.6,在10-4 mol/L时增长的相对长度却只有1.8,即小于2.6,说明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123456789101112131415请回答下列问题:(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在将要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有____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综合强化15.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植株,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如图),并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 h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脱落的时间。脱落抑制123456789101112131415综合强化(2)实验中需剪去幼苗叶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在A处滴加一定浓度、适量的________溶液,B处滴加______________。幼叶产生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激素会抑制脱落酸的作用脱落酸等量的蒸馏水123456789101112131415综合强化(4)实验进行4 d后,观察发现,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叶柄脱落,但改用乙烯利(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重复本实验时,发现不需施加外力,叶柄可自然脱落。这说明在促进植物器官(叶片)脱落方面,乙烯的作用_____(填“大于”或“小于”)脱落酸的作用。(5)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即保绿)的作用,而乙烯则能加速叶片的衰老。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则至少需要设置___组实验。大于三1234567891011121314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章 重点突破练(五).docx 第五章 重点突破练(五).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