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检测试卷(第四~五章)(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免疫细胞指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它们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2.(2024·杭州第二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机体会启动多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和分泌多种化学物质来保护自己B.一个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C.人体皮肤破损后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可以减弱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D.人体的三道防线中,第二、第三道防线由于都涉及免疫细胞,所以都属于特异性免疫3.人体皮肤破损后,容易感染病菌引起炎症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反应进一步增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入侵人体的细菌被体液中的白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B.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属于白细胞C.炎症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D.炎症反应常伴有局部体温升高,可加强免疫反应4.MHC作为重要的免疫分子,具有个体特异性和物种多态性。MHC Ⅱ表达于吞噬细胞(APC),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Th),启动人体特异性免疫,结合图示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辅助性T细胞(Th)可参与激活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B.抗原-MHC结合力与Th增殖强度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C.抗原-MHC Ⅱ在吞噬细胞(APC)内形成后呈递到细胞表面D.注射相同的疫苗后,不同人的特异性免疫激活程度一样5.(2024·浙江诸暨中学高二期末)人体感染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因感染病毒而产生的相应抗体不止一种B.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C.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后即开始分裂D.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后又被人体免疫系统摧毁6.(2024·台州路桥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的两条臂可同时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分子B.细胞丙具有特异性,其细胞膜上具有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C.过程④的完成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的参与D.HIV侵入人体后,图示两个过程都会发生7.(2024·绍兴鲁迅中学高二期末)某同学意外被锈钉扎出一较深伤口,经查体内无抗破伤风的抗体。医生建议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伤口处有化脓现象是人体自身的T淋巴细胞攻击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免疫应答B.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属于主动免疫,能激活记忆细胞分泌抗体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反应过度D.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8.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致敏原在个体间没有差异性B.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青霉素和蜂毒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迟发型免疫反应D.体质较弱的人更易引发过敏反应,它属于免疫系统功能减退的表现9.(2024·宁波高二期中)临床上发现,某些病毒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可能病情突然加重造成肺损伤,其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PC细胞可能是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B.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C.将吞噬细胞上IL-6、IFN-γ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得到的抗体可能促进相关细胞因子活化吞噬细胞D.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甚至多剂,有利于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10.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抗原入侵机体后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被破坏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下列有关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将导致血浆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B.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弱导致的C.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属于自身免疫病D.红细胞表面存在与抗原相似的化学基团(2024·嘉兴高二期中)请阅读资料,完成11、12小题:HIV在入侵人体后,首先感染T细胞,2小时后被感染的T细胞开始攻击巨噬细胞,将病毒传递至巨噬细胞。48小时内巨噬细胞经循环系统可将病毒带至全身各处,期间使用“艾滋阻断药”(PEP),可阻断HIV的感染率达99.5%左右,起到防御作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案为三联药物阻断:恩曲他滨(FTC),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替诺福韦(TDF),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拉替拉韦(RAL),整合酶抑制剂。注:整合酶的作用是将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11.下列关于“艾滋阻断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阻断药”发挥功效的场所在内环境B.RAL阻断的时间节点晚于FTC和TDFC.上述三联药物阻断能有效阻止HIV进入靶细胞而起到防御作用D.在有效时间内“阻断药”只要使用一次就能彻底阻止感染发生12.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曲线cd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D.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13.(2024·金华高二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微量、高效的化合物,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可以促进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C.植物种子胚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D.生长素能够帮助植物应对干旱环境14.(2024·台州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为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某同学用燕麦胚芽鞘、琼脂块等材料做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最终通过检测并比较空白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得出结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尖端是为了排除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后续实验的干扰B.图甲中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可运输至下面的空白琼脂块C.若最终测到图甲空白琼脂块有生长素,图乙没有,则说明生长素是极性运输的D.如果将图乙整体转180°,实验结果与图甲不同15.(2024·宁波高二期末)图甲为某植株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植株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仅①处顶芽和②处侧芽可合成生长素B.在栽培过程中,为防止侧芽发育可切除①处的顶芽C.若将图甲植株横向放置,①处表现为向地生长D.保留①处顶芽时,②处生长素浓度可超过d点对应浓度16.(2024·浙江湖州中学高二期末)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茶树经过整形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发育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D.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17.许多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过休眠才能萌发,从休眠到萌发阶段种子内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有些突变体的种子未脱离母体就发芽的现象称为胎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ABA合成相关的酶基因突变可引起胎萌B.外施ABA可抑制ABA受体缺失突变体胎萌C.外施GA合成抑制剂有利于种子储存D.豆芽萌发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影响植物激素的比例18.(2024·浙江余姚中学高二期中)表皮毛是生长在植物表皮组织的一种特化结构,是覆盖在植物体表面的一种保护组织。已知表皮毛的形成与赤霉素(GA)和茉莉酸(JA)相关,PAC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现设计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处理植物叶片对植物表皮毛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照组不受JA或GA的影响B.PAC通过抑制GA的合成促进细胞分裂C.PAC+JA处理组结果表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D.GA和JA对表皮毛的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19.(2024·绍兴高二期末)植物的开花受光周期的影响,短日植物开花要求长夜,而长日植物开花则要求短夜。若以闪光中断其黑暗(如图,虚线为临界夜长),对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产生的影响是( )A.a、b、d开花;c、e、f不开花B.b、d、f开花;a、c、e不开花C.b、c、f开花;a、d、e不开花D.b、c、d开花;a、e、f不开花20.(2024·温州高二期中)植物的开花受到多种途径的调控。某植物成花诱导的基因调控机制如图所示,FLC和CO表示基因,分别表达FLC蛋白和CO蛋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CO属于开花抑制因子基因B.春化作用抑制FLC的表达从而促进开花C.植物叶片细胞内的光敏色素感知光周期的变化D.光质途径通过改变光敏色素的结构影响核基因表达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21.(每空1分,共10分)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等极端条件,到现在仍然无处不在。在一个健康人体内,病毒的含量也有约3×1012个,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未感到不适,这归功于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如图表示人体对抗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小写字母表示相关物质(c为抗体、由H分泌),大写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其中B为辅助性T细胞。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图中没有体现出来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F细胞受到病毒抗原的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信息,并在a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____(填图中字母)细胞;此过程不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免疫。(2)a为细胞因子,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免疫应答及调节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某人在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后,体内发生了“细胞因子风暴”,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是由于其分泌过程中存在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3)b为颗粒酶和穿孔素等,能迅速进入靶细胞并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由此判定E为____________细胞,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HIV能够突破的屏障有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该屏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V主要侵染________细胞,并有部分靶细胞被裂解,该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很长,推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0分)免疫接种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按研制技术可将疫苗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两大类。传统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疫苗和纯化组分疫苗(亚单位疫苗);新型疫苗则包括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疫苗、载体疫苗、多肽疫苗以及现阶段研究较热的核酸疫苗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减毒活疫苗是保留________________成分而丧失致病性的一种疫苗,进行疫苗生产时,通常将病毒置于____________中培养,使其增殖。(2)(6分)现有某种新型流感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相比,免疫效果好。为研究其免疫效果,现提供以下实验材料与用具,以血液病毒浓度、抗体浓度为检测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结果并进行讨论。材料用具:小白鼠若干、流感减毒活疫苗,流感灭活疫苗,流感病毒,生理盐水,注射器及其他必需设备。要求与说明:各注射试剂的配制方法及实验结果检测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完善实验思路:①取年龄、生理状况相似,同种性别的健康小白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小白鼠+注射适量减毒活疫苗;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②两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再过一周后,检测每组小白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柱形图表示实验结果)。(3)(2分)减毒活疫苗进入体内后,可引发机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免疫效果好,但与灭活疫苗相比,存在一定的风险。现有新型重组DNA疫苗,进入机体后经_____________才能激发主动免疫,免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23.(每空1分,共10分)为研究生长素(IAA)调控植物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赤霉素促进生长,体现在它能够促进________________,也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喷洒赤霉素,葡萄串的葡萄颗粒比自然生长的对照组________。(2)IAA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是一种可在植物顶端合成,并____________到根部,________植物根生长的化学信息分子。(3)研究者推测在细胞内,IAA通过赤霉素(GA)调控根的生长,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以拟南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GA合成缺陷型”或“GA不敏感型”)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如图所示处理,测定初生根长度。实验表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具有________作用。图中结果表明IAA能够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拟南芥初生根的生长。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反应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24.(10分)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问题:(1)(2分)“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阳光雨露,离不开信息分子”,其中“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激素是______;与“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2)(3分)白杨树可通过枝条扦插繁殖大面积种植,常用生长素类调节物质促进插条生根,若配制的生长素类调节物质溶液的浓度较高,则采用________(填“水培法”或“土培法”)。促进白杨树叶片脱落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其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3)(2分)我国很多地区的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但当加入某种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由赤霉素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分)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__调节。阶段检测试卷(第四~五章)1.B 2.A3.A [入侵人体的细菌被体液中的白细胞吞噬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炎症反应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发炎时,局部体温升高,可以加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清除入侵的病原体,D正确。]4.D [不同人的免疫能力并不相同,注射相同的疫苗后,不同人的特异性免疫激活程度不同,D错误。]5.A [人因感染病毒而产生的相应抗体不止一种,因为病毒上不止一种抗原决定簇,A正确;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能够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B错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C错误;病毒的生活必须依赖活细胞,因此不能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D错误。]6.B7.C [伤口处有化脓现象是人体自身的白细胞攻击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免疫应答,A错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属于主动免疫,能激活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B错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反应过度,机体过度敏感,把破伤风抗毒素当作致敏原,C正确;抗体存在的时间较短,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短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D错误。]8.B9.C [细胞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具有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功能,增强了免疫反应,B正确;将吞噬细胞上IL-6、IFN-γ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得到的抗体可能抑制相关细胞因子活化吞噬细胞,从而有助于阻止后期病情的加重,C错误;二次免疫相对初次免疫而言,反应更加迅速、高效,产生的抗体更多,免疫效果更好,故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甚至多剂,以激发机体的二次免疫过程,D正确。]10.B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会导致红细胞被破坏,所以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A正确;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因为机体免疫功能过强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B错误,C正确;红细胞表面因为存在着和抗原比较相似的化学基团,所以才会被抗体攻击,D正确。]11.B [根据资料可知,“阻断药”发挥功效的场所在细胞内部,A错误;HIV入侵人体后,先通过RNA逆转录生成DNA,再将病毒DNA整合到人体的DNA上,FTC和TDF均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RAL为整合酶抑制剂,因此RAL阻断的时间节点晚于FTC和TDF,B正确;三联药物阻断不能阻止HIV进入靶细胞,但能阻止HIV病毒的增殖,C错误;在有效时间内,“阻断药”需要连续服用或联合使用,并且必须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服用,才能使阻断HIV的感染率达99.5%左右,起到防御作用,D错误。]12.B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A错误;曲线cd段的初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C错误;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裂分化的结果,D错误。]13.D14.C [生长素在胚芽鞘处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处表示形态学上端,b处表示形态学下端,因此,图甲中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可运输至下面的空白琼脂块,B正确;该实验没有排除重力因素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即使最终测到图甲空白琼脂块有生长素,图乙没有,也不能说明生长素是极性运输的,C错误;如果将图乙整体转180°,生长素在胚芽鞘处的运输是极性运输,生长素不能从b段运输至a段,空白琼脂块中没有生长素,实验结果与图甲不同,D正确。]15.D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幼叶和胚,因此并非只有①处顶芽和②处侧芽可合成生长素,A错误;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在栽培过程中,切除①处的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解除,侧芽能更好的发育,B错误;若将图甲植株横向放置,由于重力的作用,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表现为背地生长,因此①处表现为背地生长,C错误;保留①处顶芽时,②处侧芽生长被抑制,生长素浓度超过d点对应浓度时表现为抑制生长,D正确。]16.D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转运过程,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A正确;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顶芽、幼叶和胚,而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茎尖,B正确;从题干中“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去掉顶芽,侧芽发育成枝条”的信息,可推知多胺具有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因而多胺有利于侧芽发育,C正确;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起抑制作用,D错误。]17.B [与ABA合成相关的酶基因突变导致ABA合成量减少,进而导致种子无法脱落直接在母体萌发,A正确;ABA受体缺失突变体无法接收ABA信号,B错误;外施GA合成抑制剂会导致GA合成量减少,抑制种子萌发,有利于种子储存,C正确;外界环境可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比例改变种子的休眠状态,D正确。]18.D19.D [因为长日植物的花诱导形成要求连续的短夜,所以a不开花,b、c开花;短日植物的花诱导形成要求连续的长夜,所以d开花,e、f不开花。]20.A21.(1)免疫器官 H 细胞 (2)正反馈 (3)效应细胞毒性T 识别并裂解靶细胞 (4)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辅助性T 通过细胞因子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传递 细胞毒性T细胞没有识别出被HIV侵染的相关细胞解析 (1)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图中体现出来的组成部分是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没有体现出来的组成部分是免疫器官;F是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到病毒抗原的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信息,并在a(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效应B细胞,对应图中的H;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而不属于细胞免疫。(3)b为颗粒酶和穿孔素等,能迅速进入靶细胞并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引起靶细胞发生细胞凋亡而死亡,由此判定E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并裂解靶细胞。(4)HIV能够突破的屏障有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该屏障的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并有部分靶细胞被裂解,该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通过细胞因子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传递;病毒属于胞内寄生物,若细胞毒性T细胞没有识别出被HIV侵染的相关细胞,则该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很长。22.(1)抗原 活细胞 (2)①小白鼠+注射等量灭活疫苗 ②给每组小白鼠注射适量且等量流感病毒③血液中病毒浓度和抗体浓度,并求平均值④如图所示(3)细胞免疫和体液(特异性) 转录、翻译(或基因表达)23.(1)细胞伸长 细胞分裂 大 (2)吲哚乙酸 极性运输(或主动转运) 调节 (3)GA合成缺陷型 协同 促进 减弱24.(1)赤霉素 乙烯、脱落酸 (2)土培法 脱落酸 成熟的绿叶和果实 (3)解除顶端优势后,促进了侧枝的生长 (4)赤霉素既促进细胞数目增加也促进细胞长度增加 (5)正反馈(共66张PPT)阶段检测试卷(第四~五章)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免疫细胞指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它们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024·杭州第二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机体会启动多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和分泌多种化学物质来保护自己B.一个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C.人体皮肤破损后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可以减弱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D.人体的三道防线中,第二、第三道防线由于都涉及免疫细胞,所以都属于特异性免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机体会启动多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和分泌多种化学物质来保护自己,这种反应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一个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人体皮肤破损后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毛细血管和细胞会释放组织胺,引发神经冲动,使人产生痛觉;还会使受损部位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变红;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同时局部体温升高,这样,就可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C错误;人体的三道防线中,只有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人体皮肤破损后,容易感染病菌引起炎症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反应进一步增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入侵人体的细菌被体液中的白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B.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属于白细胞C.炎症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D.炎症反应常伴有局部体温升高,可加强免疫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入侵人体的细菌被体液中的白细胞吞噬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炎症反应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发炎时,局部体温升高,可以加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清除入侵的病原体,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MHC作为重要的免疫分子,具有个体特异性和物种多态性。MHC Ⅱ表达于吞噬细胞(APC),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Th),启动人体特异性免疫,结合图示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辅助性T细胞(Th)可参与激活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B.抗原-MHC结合力与Th增殖强度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C.抗原-MHC Ⅱ在吞噬细胞(APC)内形成后呈递到细胞表面D.注射相同的疫苗后,不同人的特异性免疫激活程度一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不同人的免疫能力并不相同,注射相同的疫苗后,不同人的特异性免疫激活程度不同,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2024·浙江诸暨中学高二期末)人体感染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因感染病毒而产生的相应抗体不止一种B.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C.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后即开始分裂D.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后又被人体免疫系统摧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人因感染病毒而产生的相应抗体不止一种,因为病毒上不止一种抗原决定簇,A正确;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能够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B错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C错误;病毒的生活必须依赖活细胞,因此不能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2024·台州路桥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的两条臂可同时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分子B.细胞丙具有特异性,其细胞膜上具有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C.过程④的完成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的参与D.HIV侵入人体后,图示两个过程都会发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抗体与抗原是特异性结合,所以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每一个抗体分子的两条臂可以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分子,A正确;细胞丙(效应B细胞)不能与抗原结合,但它分泌的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过程④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膜上蛋白质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特异性结合,C正确;HIV侵入人体后,先通过体液免疫阻碍传播,然后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清除,图示两个过程都会发生,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2024·绍兴鲁迅中学高二期末)某同学意外被锈钉扎出一较深伤口,经查体内无抗破伤风的抗体。医生建议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伤口处有化脓现象是人体自身的T淋巴细胞攻击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免疫应答B.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属于主动免疫,能激活记忆细胞分泌抗体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反应过度D.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伤口处有化脓现象是人体自身的白细胞攻击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免疫应答,A错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属于主动免疫,能激活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B错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反应过度,机体过度敏感,把破伤风抗毒素当作致敏原,C正确;抗体存在的时间较短,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短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致敏原在个体间没有差异性B.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青霉素和蜂毒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迟发型免疫反应D.体质较弱的人更易引发过敏反应,它属于免疫系统功能减退的表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所以致敏原在个体间有差异性,A错误;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B正确,D错误;青霉素和蜂毒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2024·宁波高二期中)临床上发现,某些病毒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可能病情突然加重造成肺损伤,其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PC细胞可能是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B.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C.将吞噬细胞上IL-6、IFN-γ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得到的抗体可能促进相关细胞因子活化吞噬细胞D.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甚至多剂,有利于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细胞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具有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功能,增强了免疫反应,B正确;将吞噬细胞上IL-6、IFN-γ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得到的抗体可能抑制相关细胞因子活化吞噬细胞,从而有助于阻止后期病情的加重,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次免疫相对初次免疫而言,反应更加迅速、高效,产生的抗体更多,免疫效果更好,故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甚至多剂,以激发机体的二次免疫过程,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抗原入侵机体后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被破坏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下列有关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将导致血浆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B.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弱导致的C.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属于自身免疫病D.红细胞表面存在与抗原相似的化学基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会导致红细胞被破坏,所以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A正确;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因为机体免疫功能过强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B错误,C正确;红细胞表面因为存在着和抗原比较相似的化学基团,所以才会被抗体攻击,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嘉兴高二期中)请阅读资料,完成11、12小题:HIV在入侵人体后,首先感染T细胞,2小时后被感染的T细胞开始攻击巨噬细胞,将病毒传递至巨噬细胞。48小时内巨噬细胞经循环系统可将病毒带至全身各处,期间使用“艾滋阻断药”(PEP),可阻断HIV的感染率达99.5%左右,起到防御作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案为三联药物阻断:恩曲他滨(FTC),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替诺福韦(TDF),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拉替拉韦(RAL),整合酶抑制剂。注:整合酶的作用是将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下列关于“艾滋阻断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阻断药”发挥功效的场所在内环境B.RAL阻断的时间节点晚于FTC和TDFC.上述三联药物阻断能有效阻止HIV进入靶细胞而起到防御作用D.在有效时间内“阻断药”只要使用一次就能彻底阻止感染发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据资料可知,“阻断药”发挥功效的场所在细胞内部,A错误;HIV入侵人体后,先通过RNA逆转录生成DNA,再将病毒DNA整合到人体的DNA上,FTC和TDF均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RAL为整合酶抑制剂,因此RAL阻断的时间节点晚于FTC和TDF,B正确;三联药物阻断不能阻止HIV进入靶细胞,但能阻止HIV病毒的增殖,C错误;在有效时间内,“阻断药”需要连续服用或联合使用,并且必须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服用,才能使阻断HIV的感染率达99.5%左右,起到防御作用,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曲线cd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D.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A错误;曲线cd段的初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C错误;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裂分化的结果,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2024·金华高二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微量、高效的化合物,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可以促进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C.植物种子胚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D.生长素能够帮助植物应对干旱环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起着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形成等作用,B正确;脱落酸能够提高植物抗逆性,具有促进气孔关闭的作用,所以干旱环境下,植物体内脱落酸(而不是生长素)能够帮助植物应对干旱环境,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2024·台州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为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某同学用燕麦胚芽鞘、琼脂块等材料做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最终通过检测并比较空白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得出结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尖端是为了排除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后续实验的干扰B.图甲中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可运输至下面的空白琼脂块C.若最终测到图甲空白琼脂块有生长素,图乙没有,则说明生长素是极性运输的D.如果将图乙整体转180°,实验结果与图甲不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生长素在胚芽鞘处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处表示形态学上端,b处表示形态学下端,因此,图甲中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可运输至下面的空白琼脂块,B正确;该实验没有排除重力因素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即使最终测到图甲空白琼脂块有生长素,图乙没有,也不能说明生长素是极性运输的,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如果将图乙整体转180°,生长素在胚芽鞘处的运输是极性运输,生长素不能从b段运输至a段,空白琼脂块中没有生长素,实验结果与图甲不同,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2024·宁波高二期末)图甲为某植株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植株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仅①处顶芽和②处侧芽可合成生长素B.在栽培过程中,为防止侧芽发育可切除①处的顶芽C.若将图甲植株横向放置,①处表现为向地生长D.保留①处顶芽时,②处生长素浓度可超过d点对应浓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幼叶和胚,因此并非只有①处顶芽和②处侧芽可合成生长素,A错误;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在栽培过程中,切除①处的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解除,侧芽能更好的发育,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若将图甲植株横向放置,由于重力的作用,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表现为背地生长,因此①处表现为背地生长,C错误;保留①处顶芽时,②处侧芽生长被抑制,生长素浓度超过d点对应浓度时表现为抑制生长,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2024·浙江湖州中学高二期末)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茶树经过整形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发育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D.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转运过程,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A正确;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顶芽、幼叶和胚,而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茎尖,B正确;从题干中“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去掉顶芽,侧芽发育成枝条”的信息,可推知多胺具有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因而多胺有利于侧芽发育,C正确;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起抑制作用,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许多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过休眠才能萌发,从休眠到萌发阶段种子内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有些突变体的种子未脱离母体就发芽的现象称为胎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ABA合成相关的酶基因突变可引起胎萌B.外施ABA可抑制ABA受体缺失突变体胎萌C.外施GA合成抑制剂有利于种子储存D.豆芽萌发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影响植物激素的比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与ABA合成相关的酶基因突变导致ABA合成量减少,进而导致种子无法脱落直接在母体萌发,A正确;ABA受体缺失突变体无法接收ABA信号,B错误;外施GA合成抑制剂会导致GA合成量减少,抑制种子萌发,有利于种子储存,C正确;外界环境可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比例改变种子的休眠状态,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2024·浙江余姚中学高二期中)表皮毛是生长在植物表皮组织的一种特化结构,是覆盖在植物体表面的一种保护组织。已知表皮毛的形成与赤霉素(GA)和茉莉酸(JA)相关,PAC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现设计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处理植物叶片对植物表皮毛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不受JA或GA的影响B.PAC通过抑制GA的合成促进细胞分裂C.PAC+JA处理组结果表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D.GA和JA对表皮毛的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对照组不受外源JA或外源GA的影响,但植物自身有内源JA和内源GA,A错误;PAC通过抑制GA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B错误;PAC抑制表皮毛细胞数量增加,JA促进表皮毛细胞数量增加,PAC+JA处理组结果不能表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C错误;和对照组相比,GA和JA处理后表皮毛细胞数量增加,两种激素对表皮毛的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a、b、d开花;c、e、f不开花 B.b、d、f开花;a、c、e不开花C.b、c、f开花;a、d、e不开花 D.b、c、d开花;a、e、f不开花19.(2024·绍兴高二期末)植物的开花受光周期的影响,短日植物开花要求长夜,而长日植物开花则要求短夜。若以闪光中断其黑暗(如图,虚线为临界夜长),对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产生的影响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因为长日植物的花诱导形成要求连续的短夜,所以a不开花,b、c开花;短日植物的花诱导形成要求连续的长夜,所以d开花,e、f不开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024·温州高二期中)植物的开花受到多种途径的调控。某植物成花诱导的基因调控机制如图所示,FLC和CO表示基因,分别表达FLC蛋白和CO蛋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CO属于开花抑制因子基因B.春化作用抑制FLC的表达从而促进开花C.植物叶片细胞内的光敏色素感知光周期的变化D.光质途径通过改变光敏色素的结构影响核基因表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据图分析,CO可作用于开花诱导途径整合因子基因,诱导花分生组织特性决定基因表达,从而促使开花,属于开花促进因子基因,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FLC基因抑制开花,FLC属于开花抑制因子基因,春化作用抑制FLC蛋白合成,从而减弱FLC蛋白的抑制作用,以解除开花抑制,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等极端条件,到现在仍然无处不在。在一个健康人体内,病毒的含量也有约3×1012个,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未感到不适,这归功于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如图表示人体对抗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小写字母表示相关物质(c为抗体、由H分泌),大写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其中B为辅助性T细胞。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图中没有体现出来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F细胞受到病毒抗原的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信息,并在a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___(填图中字母)细胞;此过程不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免疫。免疫器官H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图中体现出来的组成部分是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没有体现出来的组成部分是免疫器官;F是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到病毒抗原的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信息,并在a(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效应B细胞,对应图中的H;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而不属于细胞免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生,是由于其分泌过程中存在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2)a为细胞因子,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免疫应答及调节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某人在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后,体内发生了“细胞因子风暴”,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细胞因子风暴”的发正反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b为颗粒酶和穿孔素等,能迅速进入靶细胞并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由此判定E为______________细胞,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效应细胞毒性T识别并裂解靶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b为颗粒酶和穿孔素等,能迅速进入靶细胞并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引起靶细胞发生细胞凋亡而死亡,由此判定E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并裂解靶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HIV能够突破的屏障有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该屏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HIV主要侵染________细胞,并有部分靶细胞被裂解,该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很长,推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辅助性T通过细胞因子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传递细胞毒性T细胞没有识别出被HIV侵染的相关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HIV能够突破的屏障有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该屏障的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并有部分靶细胞被裂解,该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通过细胞因子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传递;病毒属于胞内寄生物,若细胞毒性T细胞没有识别出被HIV侵染的相关细胞,则该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很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免疫接种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按研制技术可将疫苗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两大类。传统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疫苗和纯化组分疫苗(亚单位疫苗);新型疫苗则包括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疫苗、载体疫苗、多肽疫苗以及现阶段研究较热的核酸疫苗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减毒活疫苗是保留______成分而丧失致病性的一种疫苗,进行疫苗生产时,通常将病毒置于_______中培养,使其增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抗原活细胞(2)现有某种新型流感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相比,免疫效果好。为研究其免疫效果,现提供以下实验材料与用具,以血液病毒浓度、抗体浓度为检测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结果并进行讨论。材料用具:小白鼠若干、流感减毒活疫苗,流感灭活疫苗,流感病毒,生理盐水,注射器及其他必需设备。要求与说明:各注射试剂的配制方法及实验结果检测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完善实验思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①取年龄、生理状况相似,同种性别的健康小白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小白鼠+注射适量减毒活疫苗;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②两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再过一周后,检测每组小白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白鼠+注射等量灭活疫苗给每组小白鼠注射适量且等量流感病毒血液中病毒浓度和抗体浓度,并求平均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④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柱形图表示实验结果)。答案 如图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减毒活疫苗进入体内后,可引发机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免疫效果好,但与灭活疫苗相比,存在一定的风险。现有新型重组DNA疫苗,进入机体后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激发主动免疫,免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细胞免疫和体液(特异性)转录、翻译(或基因表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赤霉素促进生长,体现在它能够促进_________,也能促进_________。如果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喷洒赤霉素,葡萄串的葡萄颗粒比自然生长的对照组____。23.为研究生长素(IAA)调控植物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细胞伸长(2)IAA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是一种可在植物顶端合成,并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根部,_____植物根生长的化学信息分子。细胞分裂大吲哚乙酸极性运输(或主动转运)调节作用。图中结果表明IAA能够_____(填“促进”或“抑制”)拟南芥初生根的生长。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反应______(填“增强”或“减弱”)。(3)研究者推测在细胞内,IAA通过赤霉素(GA)调控根的生长,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以拟南芥________________(填“GA合成缺陷型”或“GA不敏感型”)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如图所示处理,测定初生根长度。实验表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具有______GA合成缺陷型协同促进减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问题:(1)“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阳光雨露,离不开信息分子”,其中“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激素是_______;与“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2)白杨树可通过枝条扦插繁殖大面积种植,常用生长素类调节物质促进插条生根,若配制的生长素类调节物质溶液的浓度较高,则采用_______(填“水培法”或“土培法”)。促进白杨树叶片脱落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_,其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赤霉素乙烯、脱落酸土培法脱落酸成熟的绿叶和果实(3)我国很多地区的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但当加入某种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由赤霉素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除顶端优势后,赤霉素既促进细胞数目增加促进了侧枝的生长也促进细胞长度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调节。正反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阶段检测试卷(第四~五章).docx 阶段检测试卷(第四~五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