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课题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八课第一框《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主备人 备课人教材 分析 本框题是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渊源、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学情 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较为零散,缺乏深入的理解,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引导,增强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和践行意识。核心 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负荆请罪等历史典故,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价值,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2.道德修养:通过了解“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故事,认识到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要养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3.健全人格:通过名言赏析,认识到见贤思齐的重要价值,能够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慎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4.责任意识:通过观历史人物事迹,培养学生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通过回顾中国从建国到富强的沧桑巨变,树立责任和担当意识,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教学 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重点 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难点 学习中国传统美德中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养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新课 导入 展示“美德接龙”小游戏 畅所欲言,说说提到传统美德会想到什么? 让学生对传统美德形成初步认识。议题一承文脉铸国魂,传美德润民心 展示三幅图片,并提出问题: 你知道这些故事吗?这些故事中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 观看图片并结合课本--生活观察,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通过了解负荆请罪、程门立雪等历史典故,体味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认同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和重要性。议题二崇孝悌尚礼义,怀家国勇担当 1.展示视频,提出问题: 谈谈你对“梨虽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理解,并说说这体现了怎样的传统美德? 2.展示名言,提出问题: 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并说说反映了怎样的传统美德? 3.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他们的故事共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4.展示视频,提出问题: 回顾中国从建国到富强的沧桑巨变,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意识?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名言赏析,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3.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4.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1.引导学生养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善于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2.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课堂 小结 我们要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让青春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谈本节课的收获。 再次强调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作业 设计 1.基础性作业:结合本课知识,总结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践行传统美德? 2.创意项目式作业:人人都是“校园美德观察员”,用一周的时间观察校园生活,记录践行传统美德的身边事,并为每个场景设计创意解说词,形成“美德周报”并在班内进行分享。板书 设计教学 反思(共22张PPT)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总议题:赓续精神根脉,培铸家国担当议题一:承文脉铸国魂,传美德润民心议题二:崇孝悌尚礼义,怀家国勇担当小游戏:美德接龙提到传统美德,你会想到哪些?孝老爱亲勤学好问勤俭节约尊师敬长爱岗敬业谦虚礼貌清正廉洁团结友爱见义勇为议题一:承文脉铸国魂,传美德润民心生 活 观 察你知道这些故事吗?他们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负荆请罪闻鸡起舞程门立雪笔记一: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3.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议题二:崇孝悌尚礼义,怀家国勇担当观看视频,谈谈你对“梨虽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理解,并说说这体现了怎样的传统美德?探 究 与 分 享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为人处世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抵挡得住诱惑。笔记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相 关 链 接尊重爱戴长辈敬爱恭顺兄长为国尽忠诚实守信懂礼貌讲规矩做事符合道义廉洁奉公羞耻之心名 言 赏 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德者,本也。——《大学》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并说说反映了怎样的传统美德?笔记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林则徐虎门销烟戚继光抗倭岳飞精忠报国观 历 史 人 物从他们的故事中,反映出了什么共同的主题?爱国笔记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 尽心竭力报效国家。 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观 看 视 频思考:回顾中国从建国到富强的沧桑巨变,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笔记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笔记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总结习 语 润 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课 后 作 业1.结合本课知识,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践行传统美德?2.学生分组开展“校园美德观察员”活动,小组内分工合作,用一周的时间观察校园生活,记录身边同学和老师们践行传统美德的校园故事,并为每个场景设计创意解说词,形成“美德周报”在班内进行分享。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中华传统美德板书设计内涵1.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六十多年来,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这启示我们要做到( )A .孝悌忠信B .礼义廉耻C .精忠报国D .见贤思齐随 堂 演 练D2.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立志为实现强国梦而努力,以下适合作为其座右铭的是(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随 堂 演 练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设计.docx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课件.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