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必修2第2章第3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限度一 、认识生活中的限度限度: 一定范围的极限。 (范围内的最低到最高)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结论5ml 0.1mol/L的KI(aq) 分别加入试管内,再 分别向其中滴加5滴等 浓度的Fe +(aq),再加入 2mLCCl 振荡。 试管内液体分 层 , 下层为紫红色,上 层棕黄色。有碘单质生成,碘溶于CCl 取上层清液,加入2滴 Fe(SCN) 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反应体系中仍有Fe +该实验证明了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化学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二、认识化学反应有限度实验证明正反应双向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生成物同时存在。【回顾可逆反应】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 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 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二、化学反应有限度反应物转化率小于100% 转化率=转化量/起始量两同共存生成物反应物逆反应反应开始时 反应进行时反应“停止”后宏观 物料角度 C(反应物) C(生成物) C(反应物) C(生成物)C(反应物)_C(反应物)——微观 速率角度 V正 V逆—— V 正 _ V逆——V正—V 逆 —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平衡建立:2Fe ++2I— 2Fe ++I 化学平衡状态: 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反应限度: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或完成的最大程度。【模型认知】CC(生成物)(反应物)t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特征:逆、等、动、定、变·在500℃ 101kpa条件下,将一定量的SO 和O 充入含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二者发生反应2SO +O ——2SO 随着反应的进行,用气体传感器测量各组分的浓度(见下表)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80C(SO )/mol·L 10 6 3 2 1.2 1 1 11C(O )/mol·L 5 3 1.5 1 0.6 0.5 0.5 0.50.5C(SO )/mol·L 0 4 7 8 8.8 9 9 99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反应时间/S物 质 的 量 浓 度 / ( m o l · L )反应速率时间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80C(SO )/mol·L 0 0.2 0.3 一 0.4 1 1 11C(O )/mol·L 0 0.2 0.15 一 0.2 0.5 0.5 0.50.5C(SO )/mol·L 10 9.8 9.7 9.6 9 9 99·在500℃ 101kpa条件下,将一定量的SO 充入含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二者发生反应·2SO +O ——2SO , 能否达到平衡状态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1)画出V-T图1)直接依据:“等”同一物质:V 消耗 (A)=V 生成(A)不同物质:V 正(A):V 逆 (B)=a:b【例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N (g)+3H (g)—2NH (g),下列 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1)2 V正 (N )=V 逆(NH )(2)单位时间内,有1mol N 消耗,同时有1mol N 生成。(3)单位时间内,有3mol H 生成,同时有2molNH 生成。 (4)单位时间内,有1mol N 消耗,同时有3mol H 生成。 (5)有1mol N N三键断裂,同时有2mol N H 键断裂。四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间接依据:“ 定 ” 变量不变即平衡【例2】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N (g)+3H (g)—2NH (g), 下列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1)容器内N 的物质的量不变(2)2C(N )=C(NH )(3)容器内颜色不再改变(4)固定容器恒容条件下,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5)固定容器内恒容条件下,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四、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的是 AA. 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 相同时间内生成2n mol的Z的同时消耗n mol的YD.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0四、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H 和I 发生反应H (g)+I (g)— 2HI(g) CA: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 容器内颜色不再改变。D:2C(HI)=C(I )。四、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