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生物学(人教版2019)
遗传与进化
第二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精子形成的过程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4个精细胞(染色体数:n)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变形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复习
受精卵
精子
卵细胞
细胞分化
有丝分裂
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
(46条)
个体
(46条)
父亲
(46条)
母亲
(46条)
(23条)
(23条)
一母生九子
九子各不同
受精卵
种类不同
配子多种多样
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呢?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原因: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意义:
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有差异,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4个精细胞,2种类型
不发生交叉互换
探究·实践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
同一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互补
同一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精细胞相同
互补为同一“初”
相同为同一“次”
发生交叉互换
4个精细胞,4种类型
探究·实践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例1、如果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 )
A
例2、如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据图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 B、③⑤ C、②④ D、①④
C
例3、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A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一个有1对同源染色体Aa(A和a、表示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一个有2对同源染色体AaBb(A和a、B和b表示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一个有3对同源染色体AaBbCc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一个有 n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2种
2种
2种
2种
不考虑互换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不考虑互换
一个有1对同源染色体Aa(A和a、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一个有2对同源染色体AaBb(A和a、B和b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一个有3对同源染色体AaBbCc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一个有n 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1种
1种
1种
1种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具有1对同源染色体(Aa)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具有2对同源染色体(AaBb)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AaBbCc)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2种
4种
8种
2n种
不考虑互换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的精子类型有2种;
(2)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1种;
(3)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
分析正常情况下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性原细胞”
例4.某生物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A.2种和2种 B.4种和2种
C.2种和4种 D.8种和4种

例5.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图中染色体的黑色和白色分别代表染色体的来源——父方和母方。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甲细胞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由图甲可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依据染色体组成情况可判断,图甲和图乙中③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图甲和图乙中①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故图乙中①、③与甲细胞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1
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细胞膜的流动性
2
场所:
输卵管
精卵识别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
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它精子再进入
精卵细胞核融合
受精卵
3
过程:
二、受精作用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源于卵细胞。
4
结果:
交叉互换(前期Ⅰ)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后期Ⅰ)
配子(精子、卵细胞)的多样性
雌(卵细胞)、雄配子(精子)的结合的随机性
提高后代的变异力;多样性,进而推动生物进化。
配子(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减半
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到与体细胞相同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5
意义:
① ab段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bc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cd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即ad段为减数分裂。
② e点表示正在进行受精作用。
③ eg段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其中ef段为有丝分裂间期,fg段为分裂期。
6
曲线图解读:
① O-a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a—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② d点表示受精作用。
③ d—f表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每一种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又表现出遗传的多样性。试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方面,分别对遗传的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原因进行综合概括,并用尽量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填写在下表空格内 )。
遗传稳定性 遗传多样性
配子形成
受精作用
每个配子染色体数目
均为体细胞的一半
配子种类繁多
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数
目恢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思维训练
例6.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
D.受精作用使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一半的遗传物质

例7.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有性生殖的出现大大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加快了进化速度。下列行为与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无关的是
A.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片段间的互换
B.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
C.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
D.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间的互换

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间的互换会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