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农安县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七十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人民依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社会条件
③实行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一个政党如何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关乎这个政党的性质,决定这个政党的性质、决定这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和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对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回答。“以人民为中心”具有深刻的内涵,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逻辑遵循
②是否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检验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力量
④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立场,它决定了党的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立法过程如下:
时间 事件
2018年9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学前教育法列入立法规划
2021年4月 教育部研究形成学前教育法草案并报请国务院审议
2023年6月 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草案
2023年8月—2024年11月8日 学前教育法草案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第十次会议、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
学前教育法的立法过程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立法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③国务院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④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党的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要更好履职尽责,守正创新、狠抓落实,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为此中国共产党应( )
①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党建的主线和着力点
②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
③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于自我革命,让人民群众衷心拥护
④以严明纪律推进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从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流入地(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抓实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等5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任务措施和具体要求。该《意见》的出台,目的在于( )
A.通过打破流动党员教育壁垒,增强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B.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质量
C.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D.强化管党治党责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6.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案作出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近年来,我国各部门协同合作,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为( )
①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体现了国体与国家职能相适应
②充分表明我国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职能
③说明打击危害人民安全的犯罪活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④体现出国家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彰显法律威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潇浦镇工业园村积极开展“屋场会”,实行“片、组、邻”三长制、积极与村民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着力化解民生难点。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深入乡村田野,下沉服务重心,深化党员在部“五个到户”活动。自施行以来,群众心气顺畅了,村里工作顺利推进,原本一些老大难问题,陆续得到了解决。这一做法( )
①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②丰富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形式,发展基层民主
③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更好服务基层群众
④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七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证了我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展现出显著政治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显著优势,是因为( )
①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
④能够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和技术根基等重要问题向中共中央建言献策,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表明( )
①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②各民主党派行使参政权,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③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执政的友党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广泛汇聚民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年6月25日,全国政协围绕环境资源界首次以界别形式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的提案》召开办理协商会。会上,委员们和生态环境部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面对面协商,部委相关负责人认真细致回应。这表明( )
A.环境资源界集中民智,把提案转为国家政策法规
B.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C.政协委员通过行使提案权,积极开展协商式监督
D.政协委员积极行使国家权力,促进决策的民主化
11.某村认真贯彻落实“2024年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方面提出多项具体措施。通过创新移风易俗的抓手和载体,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强化村规民约的激励和约束功能,从而解决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社会问题。该村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 )
①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调动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②加强民主监督,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③坚持党的领导,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
④完善了基层行政治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地方治理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其他民族的帮助与支持下,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西藏的GDP由1959年的1.74亿元上升到了2392.7亿元。西藏人民的“粮袋子”鼓了,“菜篮子”丰富了,“肉盘子”也更香了。这得益于( )
①贯彻落实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将发展成果由西藏人民共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我国现行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任何法律、法规必须基于宪法而产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当符合宪法的要求,当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时,为了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性,应当宣布有问题的法律、法规违宪。这表明( )
①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唯一依据
③宪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④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下列对依法治国认识正确的有( )
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③法律和道德要协同发力,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和法律的规范作用
④全国人大作为立法机关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切实加强业务协同、强化数据共享,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高效办理。这要求政府:( )
①加强政务协同,推动行政服务提质增效 ②依托科技数据赋能,打造智能高效政府
③创新管理方式,助力政府作出科学决策 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扩大政务服务范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并两次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共收到104137人提出的134767条意见,经全面审慎研究,部分意见被吸收采纳,如删除在执法中不易把握的表述,增加公民为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权采取制止行为的规定等。由此可见( )
①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立良善、管用之法
②公正执法应将执法严明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④科学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及其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知信行统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统筹、规范有序,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推动思想解放,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见行见效、推动落实;激励党员干部能力提升、作风转变和担当作为,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走进群众、问计于民,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当前,江苏各级党组织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力争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分析开展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对推动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
为贯彻落实《决定》要求,2024年10月以来,B市人大先后出台《B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B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促进条例》等法规,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并全面探索建立覆盖市、区县和乡镇(街道)三级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用好人大代表“联群网”、代表问政会等工作机制,深化推动大气源头治理;组织代表对治气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和联动寻访,征集意见建议无数;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一规定”执法检查,助力生态环境领域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通过这些不懈的努力,B市昔日烟云蔽日,今朝晴空万里,大气治理之功,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B市的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自由与希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B市人大是如何让B市“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自由与希望”的。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的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人民政协的历史贡献,深刻阐明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深刻分析人民政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从“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切实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5个方面,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政协委员更好履行职能、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政协如何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江苏省无锡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一是法治为民,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放权彻底、授权到位,取消行政权力35项,下放28项,最大限度放权到基层。二是法治惠民,数字政府品牌凸显。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加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管理,让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正高效。三是法治利民,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实施“马上办”事项526项、“就近办”事项346项、“全域通办”事项642项、“掌上办”事项128项、“零材料办”事项51项、“智能秒办、秒批”事项25项,方便群众选择合适的办事渠道、方式办理政务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谈谈无锡市政府的做法对其他地方建设法治政府的启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D B D B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B A A A
17.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②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为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推动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凝聚人民共识,为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厚植政治基础与群众基础。(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合理,可适当给分,但不能超过总分)
18.B市人大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根据实际行使立法权,出台相关法规条例,立管用之地方法规;B市人大积极参与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行使监督权,开展执法检查,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B市人大践行民主集中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健全大气污染防治治理体系;B市通过人大代表自觉履行义务,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建议,推动相关防治工作。
19.①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依法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③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充分发挥其凝心聚力的显著优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深度协商互动、广泛凝聚共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越性。
⑤加强政协委员队伍的能力建设,提升委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激发委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积极性。
20.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②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法治为民靠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③建设执法严明、公开公正的政府,通过“互联网+政府”创新模式,畅通行政决策和行政监管渠道,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④建设廉洁诚信、智能高效的政府,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的权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