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__________生旦净丑《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唱脸谱》《朱砂痣》《儿行千里母担忧》青衣白素贞花旦春草刀马旦穆桂英老旦佘太君青 衣白素贞花旦春草刀马旦穆桂英老旦佘太君他在抗日战争期间“蓄须明志”的事迹,是中国近代文化界反抗侵略、坚守民族气节的典范。梅兰芳八岁学戏 十岁登台 在四十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逐渐创立了梅派 终成一代大师饰演虞姬的梅兰芳扮演身兼两种截然不同行当的角色,我还是初次尝试。我非常喜爱穆桂英这个人物,她聪明、天真、勇敢且富有爱国思想。我大胆地采取了【九锤半】的锣鼓套手,用哑剧式表演,纯粹靠舞蹈来说明她考虑些什么。《报警》《乡居》《进京》《比武》《接印》《述旧》《点将》《发兵》穆桂英挂帅“挂念”青衣扮相“愤慨”“怨诉”“愤发”西皮慢板【二六】【快板】又是青衣,又是刀马旦只为朝廷信奸佞解甲归田二十春我从哑剧开始一直到捧印进场,一切动作,比青衣放大些,比刀马旦文气些,这种方法把两类行当融化在一起,是我在摸索中的大胆尝试,跨行当演出【九锤半】的锣声有时强烈,有时阴沉,一般出现在武戏里将领们出战以前。文戏里向来少用,青衣采用则更是初次尝试。武场伴奏在文场的应用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尖团字上口字mentin京剧手法—兰花指梅兰芳先生把昆曲中的身段表演吸收并蓄,他推出了京剧梅派表演的几十种兰花指方法。添加您的标题/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课题 《国粹芳华》 课型 综合课教案序号 备课日期备课人 授课人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模仿、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演技巧。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京剧的基础知识,如行当分类、唱腔特点等,并能准确演唱《表花》唱段。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其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重点难点 学唱京剧主要教法 听唱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作业反馈、复习旧知(导入)、学习活动与教法设计、小结、目标检测等 设计理念或意图一、引言(2分钟) 同学们好,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剧是什么吗? 对,是京剧。京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当时正值乾隆80大寿,地方官员为了庆贺皇帝生辰,从安徽等地引进了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这“四大徽班”进京为皇帝贺寿。从此,京剧便在京城生根发芽、逐渐壮大。所以,京剧并不是单一曲种,它是融合了地方戏曲之大成,吸收了湖广音、中州韵各地戏曲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京剧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行当(板书)(生旦净丑)、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等特有的表演形式。 二、导入(3分钟) 我们一起来看看四大行当分别是什么?播放PPT,师跟随PPT为学生们听赏介绍。 介绍到最后的净行,这是大家熟悉的戏歌《唱脸谱》,请同学们为老师伴奏,老师来唱一唱好吗?好,请拿出手来。 请你们跟老师来唱一唱黑脸的张飞这一句,手出虎爪式,表现出威武凶猛的样子。生跟师练习2遍。 三、新课教学 1、介绍梅兰芳(1分钟) 刚才我们练习了大花脸净行的表演,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旦行。旦行是京剧中女性角色的统称。根据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可以分为正旦又叫青衣,花旦(年轻女子的角色);武旦;刀马旦;老旦等。 提到旦角演员,就不得不提我们的四大名旦之首、创立了梅派艺术,我们的京剧大师,你们知道是谁吗?对,梅兰芳。出示PPT 说起京剧大家都会知道梅兰芳,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生平介绍。播放PPT视频。 2、介绍《穆桂英挂帅》这部剧(2分钟) 只是知道梅兰芳这个想当当的名头,还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我们只有切身感受一回京剧,体验一把,才算说了解我们国粹艺术的一点皮毛。京剧演员从7.8 岁开始练习基本功,一生学戏,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 梅兰芳晚年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是国庆十周年的贺礼,他以65岁的高龄仍然在坚持创作、在舞台表演,而且他不墨守成规,不满足于自己原有的艺术成就。在这部新剧上有很多的创新和改良,一直在不断地突破自己,达到对京剧艺术的不断追求。我们来看看梅兰芳自己对这部剧的看法,出示PPT。 有谁知道有关穆桂英挂帅的具体故事吗?请一位同学给讲讲。(2分钟) 《穆桂英挂帅》剧情梗概:北宋时,西夏犯境。辞官隐居的佘太君闻讯,遣杨文广、杨金花去汴京探听消息。杨文广在校场比武,刀劈兵部尚书王强之子王伦,夺得帅印归来。穆桂英深感朝廷刻薄寡恩,不愿再为朝廷效力。佘太君劝她为了民族大义,以国家安危为重。穆桂英遂接印挂帅。 穆桂英是一位巾帼英雄,但她也是一位平常人。她会有内心的纠结和得失的计较,但是她最终战胜自我,为了民族大义,不计前嫌,挂帅出征。在这部剧中一共分为8场,梅兰芳主要出演的是3场。分别是闲居、接印和点将。在闲居这场,穆桂英以青衣的行旦,以仇怨、苦闷的心态在家20年。请听唱词。 3、介绍“九锤半”和“跨行当表演”(5分钟) 最重要的一场戏是接印这场戏,表现了接到儿子杨文广从京城教武场比武得胜归来得来的帅印,从一开始的激愤到纠结犹豫踌躇,最后坚定的心理转变。这里是梅兰芳从青衣到刀马旦跨行当表演,是他的一大突破。他在这场戏中创造性地加入了锣鼓“九锤半”的曲调,表现她内心的变化。九锤半一般是用在武场伴奏中,这里用在文场里,演员只是通过舞蹈这样哑剧的形式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纠葛。我们知道建国时期的影像技术只有声音是比较完好的,后来随着时代进步,我们的影像技术进步了。为了重新还原大师们的作品,只能以这种音配像的形式出现。这里的声音是梅兰芳的声音,表演是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演的。 4、演唱“猛听得”(10分钟) 穆桂英在“九锤半”锣鼓伴奏中听到军队的号角声,勾起了她青年时破天门阵的豪情壮志,披挂上阵的决心再次被点燃。今天我们也来一回师徒学艺,学上这么一回。 我以怎么样的语调问你们,你们用相同的语调回应我。 “徒儿们好!”(练声,吊嗓子) “师傅好”反复练习几遍,注意坐姿,精气神,气沉丹田,提眉亮眼抬笑肌。 练习乐句,我们知道京剧也是吸收各地戏曲的集大成者,融合了湖广音和中州韵等地方口音,在咬字发音上注意尖团字和上口字。头两字重,画角轻,这个震字像拍皮球一样弹一弹。 5、表演“猛听得”(10分钟) 梅兰芳在梅派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变革了很多京剧的表演程式。他向武戏演员学习身法,创造了达五十多种的兰花指手法,表现旦行的意境美。 6、京剧手法——兰花指 京剧里讲究手法最多的是旦行艺术,因为旦角形象是古代妇女的代表形象。要求笑不露齿,衣不露指。但是一旦要露指,这个指要非常地美。梅兰芳先生把昆曲中的身段表演吸收并蓄,他推出了京剧梅派表演的五十多种兰花指方法。这个兰花指当中都有象形、写意的感觉在里面。比如一个手法就很多的学问。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我们的5个手指头是5个花瓣,中间是花蕊。风一吹,我们要保护这个花蕊,叫护蕊。那么我们的5个手指就像花瓣一样,有的花瓣微微合拢,有的花瓣打开了,有的花瓣半开。那么每一个手指都有它亮相的点,互相都看见,每个姿态都不一样。比如说手往下指,叫“倒影”。比如说怒,叫“剑指”。从一个手法中就有这么多写意的感觉和学问,也让我们知道京剧的身段是有意境感的。“护蕊”就是保护花一样,我这个手指保护着花蕊。比如说承露,一滴露珠从这个手指滴下来,我要承接住,当我的手有这个意境的时候,我的内心也要有这个感觉在。这就是京剧的魅力! 7、结合演唱表演这两句(2分钟) 四、拓展(3分钟) 1、观看名家表演 结语:梅兰芳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生逢乱世,却能独善其身。在日本侵略者强逼他上台演出,他以“蓄须以明志”,展现了民族气节。他追求艺术的美,包容各个地方曲种的优势,向昆曲学身段,向武戏学功法,兼收并蓄,终成一代大师!我们纪念他,缅怀他,向他致敬! 以视频播放结束!作业 设计 聆听京剧 热爱京剧板书 设计教学 反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mp4 2.mp4 Word文档精品模板-《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docx 九锤半.mp4 九锤半_20250322_22045864.mp4 九锤半_20250322_22045864_20250322_22082505.mp4 儿行千里母担忧.m4a 唱脸谱 范唱.m4a 媒婆声音.mp3 尾声1.mp4 改革创新.mp4 李胜素 - 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京剧版).mp3 梅兰芳简介.mp4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m4a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