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综合素质达标(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综合素质达标(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综合素质达标
一、选择题(除第12 题外, 每题2 分, 共40 分)
1. 下列节日中, 按照杭州市钱塘区的正午太阳位置高度从低到高排序的是( ) 。
A. 国庆节、劳动节、教师节、元旦
B. 元旦、教师节、劳动节、国庆节
C. 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
2.用手电筒模拟太阳, 用玩具球模拟地球, 下图中的四个区域中, 属于黑夜的是( )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丁
3.下列关于运动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 看到树木向后运动
B. 坐在逆时针转动的转椅上, 看到周围的景物顺时针运动
C. 每天看到太阳和某些天体东升西落, 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4. 冬天, 生活在杭州的我们常常感觉很冷, 这是因为此时的太阳直射点在( ) 。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5. 北京天文馆的傅科摆摆动起来后朝右偏转的现象说明( ) 。
A. 空气有阻力 B. 地球在自转 C. 地球有重力
6. 组成花钟的花, 开花时间各不相同, 这主要是受( ) 的影响。
A. 光照 B. 水分 C. 湿度
7.制作地球模型时, 把地壳、地幔、地核分别做成蓝色、橙色、红色的主要依据是( ) 。
A. 它们的实际颜色 B. 它们的厚度 C. 温度的高低
8. 下列对夏季形成原因的解释中, 正确的是( ) 。
A.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 离太阳近时温度高, 形成夏季
B. 地球公转过程中, 由于地轴倾斜, 同一个地方的太阳照射角度会发生变化, 被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被照射到的范围的正中间) 处于夏季
C. 太阳光斜射的区域处于夏季
9.下列行为中, 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
A. 昙花在夜晚开放 B. 黑熊冬眠 C. 老鼠昼伏夜出
10.如右图所示, 城市乙3 小时后进入夜晚, 据此推测城市甲( ) 小时后会进入夜晚。
A. 1
B. 5
C. 3
11.典典在夏至日正午时刻测得校园内某标杆的影长为45 cm, 如果9 月20 日正午时刻再来测量该标杆的影长, 结果可能是( ) 。
A. 25 cm B. 45 cm C. 65 cm
12. 圭表(如图所示) 是我国古代确定节气和年长的一种天文仪器, 用来观测每天正午表影长度的变化。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4 分)
(1) 表影长度最短时, 南半球是( )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冬至日
(2) 表影长度连续两次最小值的时间间隔是( ) 。
A. 一个月 B. 半年 C. 一年
13. 杭州球迷龙龙凌晨收看在英国当地下午举行的一场足球比赛直播, 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地轴指向北极星
14. 建造高层住宅时, 为了让房子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不被小区内其他高楼的影子遮住, 我们应该在( ) 时测量高楼的影子。
A. 春分 B. 夏至 C. 冬至
15.北京时间2023 年9 月21 日15 时45 分, “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 讲, 在此期间, 航天员透过窗户观察不到的现象是( ) 。
A. 日出日落 B. 地球上有昼夜 C. 地球上有地轴
16. 四季交替的形成原因是( ) 。
A.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地轴倾斜
C. 地球公转、地轴倾斜
17. 下列科学研究适合用模型制作方法开展的是( ) 。
A. 豆芽的生长变化
B. 摩擦力的研究
C. 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大小与分布
18. 毛主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 你的理解是( ) 。
A. 地球不可能日行八万里,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
B. 北极圈内的人们运动速度很快, 可以日行八万里
C. 居住在地球赤道上的人们可以日行八万里
19. 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变得忽快忽慢, 那么地球上( ) 。
A. 不再有四季交替现象
B. 每个昼夜长短不一
C.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消失
二、填空题(每空1 分, 共10 分)
1. 鸡蛋的结构和地球的内部结构相似, 做实验时, 蛋壳可以看作 _______, 蛋白可以看作 _______, 蛋黄可以看作 _______。
2. 地轴是倾斜的, 地球公转过程中, 太阳_______的不同会造成地球上气温的不同, 从而形成四季。
3. 杭州和武汉的相对位置: 杭州在_______ (填“东”或“西”) 。
4. 一年中, 同一地点正午时分, _______季太阳高度最高, 物体的影子最_______。
5. 昼夜交替会对动物造成影响, 有些动物在白天活动, 叫昼行性动物;而有些动物在夜间活动, 叫______________。
6. 地球仪表面有许多纵横交错的线条, 其中连接南北极的线叫_______。
7. 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 _______提出了“日心说”。
三、连线题(每线0. 5 分, 共5 分)
请将你了解的关于地球运动的知识用线连一连。
昼夜交替
不同季节正午日影长度的变化
太阳东升西落
昼夜长短的变化
猫头鹰昼伏夜出
四、综合创新题(共5 分)
在学习“地球的运动”单元时, 天天自制了一个地球模型(如图所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这个地球模型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是( ) 。
A. 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B. 地球的自转情况
C. 地球的内部结构
2. 图中太阳光从左侧照射, 则处于黑夜的地区是_______ (填“A”或“B”) 。
3. 根据第(2) 小题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判断, B 地区所处的季节是_______。
4. 天天做四季影长实验, 如果在B 地区竖直插入一根标杆, 则地球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 正午标杆的影长是一年中( ) 的。
A. 最长 B. 最短 C. 无法判断
5. 图中A、B 两地区每天先迎来黎明的是哪一个
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共40 分)
1.典典想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模拟装置来进一步研究地球的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 如图甲所示, 典典将地球仪按箭头方向沿虚线移动, 是想模拟地球的_______。
(2) 请在图丙中用阴影画出地球仪上不能被照亮的部分。
(3) 我国于2024 年10 月30 日成功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 此时地球运动到了图甲中的_______ (填“BC”或“CD”) 之间, 此时北半球有_______ (填“极昼” 或“极夜”) 现象。
(4) 通过模拟操作, 典典对四季形成的原因有了以下认识, 其中正确的是( ) 。
A. 与日地距离有关 B. 与地球公转有关 C. 与地球自转有关
(5) 地球处于图甲中的A 位置时,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为图乙中的_______位置, 正午时影长在圭面刻度的_______位置。
(6) 地球从A 位置运行到C 位置,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
(7) 地球从B 位置运行到A 位置, 北半球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
(1) 地球围绕一根假想的轴转动, 在地球自转过程中, 这根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这根假想的轴称为_______, 图中_______ (填“A”“B”或“C”) 点就在这根假想的轴上。
(2) A 点处于赤道, 那么B 点处于_______。
(3) 这一天太阳光直射______________, 北半球昼_______夜_______。
(4) 这天中午12 点, 南半球旗杆影子的长度在一年中_______, 和两个月后相同时间的影子相比, 两个月后的影子长度 _______。
3.关于昼夜交替的假设有很多种, 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地球围着太阳 转, 同时地球在自转”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请回答下列问题。(5 分)
(1) 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 写出主要材料的名称, 并画出实验示意图。
主要材料: 实验示意图:
(2) 在模拟实验中, 判断地球模型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证据是( ) 。
A. 同一个地方, 出现了亮面和暗面
B. 同一个地方, 交替出现亮面和暗面
C. 同一个地方, 只出现亮面
4.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8 分)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影片中人类为驱使地球逃离太阳系, 前往4. 2 光年外的新家园, 制订了前所未有的恢宏计划, 该计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人类倾尽所有, 建造一万台驱使地球前进的行星发动机和一万座庇护人类生息的地下城。
第二阶段: 围绕赤道一周的“转向发动机”相继开启, 驱使地球停止自转。地球停止自转将导致滔天海啸席卷全球, 全球人口锐减近半。
第三阶段: 地球将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冲刺, 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第四阶段: 地球脱离太阳系后, “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 将用500 年的时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 并滑行1300 年, 随后调整发动机, 再用700 年进行减速。
第五阶段: 地球泊入目标恒星系, 抵达新家园, 成为目标恒星系中的新行星。
(1)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 我们可以推测围绕赤道一周的“转向发动机”必须按照 ( ) 产生推力, 驱使地球停止自转。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2)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不能感知到地球在转动, 这是因为( ) 。
A. 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随着地球一起转动
B. 地球自转速度太慢
C. 地球并没有转动
(3) “地球脱离太阳系后, ‘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 将用500 年的时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中提到的光速为( ) 。
A. 每秒30 万亿千米
B. 每秒30 千米
C. 每秒30 万千米
(4) 原著小说《流浪地球》中写道: “人类带不走月球, 就在月球上也安装了行星发动机, 把它推离地球轨道, 以免在地球加速时相撞。”由此推测, 当人类最终到达新家园后, 哪些现象可能看不到了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图所示, 从地球上空观察到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9 分)
(1) 这是在____________ (填“南极上空”或“北极上空”) 观察的。
(2) 请你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3) A、B、C、D 四处中, 即将迎来黎明的是_______处, 处于黄昏的是_______处, 人们还在熟睡的是_______处, 人们正在工作的是_______处。
(4) A 处与B 处之间相差_____小时, C 处与A 处之间相差_______小时。
(5) 下面两幅照片是龙龙家不同季节上午11 点的情形, 第_______幅是夏季拍的。
参考答案
一、1—5CBCCB 6---11ACBBAC 12C C 13—15 BCC 16---19CCCB
二、1. 地壳 地幔 地核
2. 直射点
3. 东
4. 夏 短
5. 夜行性动物
6. 经线
7. 哥白尼
三、
四、1.B
2.A
3. 冬季
4.A
5. A地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地区位于B地区的
东边,所以每天先迎来黎明
五、1.(1)公转
(2)
(3)BC 极夜
(4)B
(5)③ C
(6)由北向南
(7)先变长后变短
2.(1) 地轴 A
(2) 北极圈
(3) 北回归线 长 短
(4) 最长 变短
3.(1)
(2)B
4.(1)B
(2)A
(3)C
(4)没有了月球,潮汐现象可能就看不到了,因为潮汐现象是月球引力造成的(合理即可)
5.(1)北极上空
(2)
(3)ABDC
(4)12 8
(5) 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