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编花篮 》教案教学目标:1、 要求学生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编花篮,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2、 在演唱歌曲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下滑音与前倚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3、 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激发学生热爱民歌及地方音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教学重难点:运用识谱、听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其中带有衬词和装饰音的旋律。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其中六度的大跳富有河南地方戏曲的音调和唱腔,使歌曲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歌的一个主要风格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并广为流传。教学过程:1、 激情导入1、 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可是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及历史文化的不同,每一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现在老师给大家唱几首歌曲,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地方的民歌。2、 教师演唱<1>、《掀起你的盖头来》 新疆民歌<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陕北民歌<3>、《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江苏民歌3、 导入新课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自己的故乡河南,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2、 学习《编花篮》1、 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提问:你认为哪一句最具有特点?(提示:第一小节与最后一句带有河南方言的色彩,演唱时注意前倚音时值很短,方言对于民歌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提示:最后一句的演唱方法和豫剧中的甩腔相似,甩腔的运用,凸显了河南民歌的地域特色。)2、 学唱歌曲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乐句3、 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结4、 趣味理解歌词<1>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歌曲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上山摘牡丹而巧手编织的情景,表达出姑娘们喜悦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师生配合,用河南方言来朗读歌词。<3>了解歌词押韵和衬词的特点(衬词和押韵是我国民歌创作的特点之一)5、 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1>引导学生用la模唱歌曲旋律<2>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和下滑音<3>正确完整的演唱歌曲6、 创新表现歌曲<1> 采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A 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B 采用对唱轮唱等形式演唱歌曲三、知识拓展欣赏河南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说说河南民歌的特点(具有热情奔放、优美,纯朴的特点,也流露出河南人的率真、质朴等等)4、 课堂小结同学们,民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民歌是一个浩瀚的大海,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名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感受民歌带来的乐趣!愿你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