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二节第四单元 第十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2课时学习目标01利用眼、耳模型或图片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分析视觉、听觉形成过程,理解不同感官结构与各自功能相适应的特点。02开展同学近视发生的调查活动,分析近视形成、听力减退与丧失的原因。03关注眼和耳的健康,科学地用眼和用耳。想一想,假如人失去听觉,这些场面会出现什么情况?情境导入如果你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就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得更大了,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如果你用手指掩住外耳道,则立即会觉得外边传来的声音变小或听不到了,这是因为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阻挡作用。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外耳道耳朵的各部分功能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廓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鼓膜鼓膜:鼓膜在外耳道底部,是一个椭圆形的薄膜,声波使鼓膜产生振动。咽鼓管鼓室鼓膜里面是一个腔,名为鼓室。鼓室还在内下方有一条小管与咽部相通,此管叫咽鼓管。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听小骨镫骨砧骨锤骨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锤骨的一个小突起连接在鼓膜中心,镫骨有一面连接到内耳,砧骨则连在锤骨和镫骨之间,三块听小骨组成一条“听骨链”,当声波振动鼓膜后,就会进一步振动“听骨链”,并经此将振动传导到内耳。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咽鼓管为什么感冒流鼻涕时,同时容易患中耳炎?因为病菌从咽鼓管进入,造成中耳炎。咽鼓管通常是闭合的,当吞咽或打哈欠时就打开,使空气能从咽部进入鼓室,这样就会使鼓膜两侧的气压维持平衡,这也是鼓膜能正常振动的条件之一。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当飞机上升或下降时,由于气压急剧降低或升高,鼓室内的气压改变,就会使鼓膜外凸或内陷,因而使人感到耳痛或耳闷。思考:为什么飞机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不少人常感到耳痛、耳闷,为什么通过咀嚼零食就能缓解症状?此时,如果通过咀嚼零食主动做吞咽动作,咽鼓管口开放,就可以平衡鼓膜内外的气压,使上述症状得到缓解。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前庭和半规管里则含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当头部位置变动使这里的感受器受刺激时也产生冲动。耳石耳石膜前庭神经的神经纤维听毛细胞支持细胞半规管前庭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耳蜗、前庭和半规管里的不同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会沿同一脑神经传入脑干,然后分别上传至大脑皮层的不同中枢部位。由耳蜗听觉感受器传导的冲动,最后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由前庭和半规管中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传入的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相应部位产生头部位置变动的感觉。耳蜗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知识链接:人工耳蜗耳朵的各部分功能耳 郭:外耳道:鼓 膜:听小骨:耳 蜗:半规管:前 庭:咽鼓管:收集声波传送声波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振动,把声音放大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有听觉感受器有位觉感受器(晕车、晕船)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上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神经冲动大脑皮层振动耳是接受声音刺激的听觉器官1.感受器:2.产生过程:3.影响因素:嗅粘膜,位于鼻腔顶壁气味刺激嗅细胞嗅神经大脑皮层(1)鼻腔通气异常,使嗅觉功能产生障碍;(2)不同人的嗅觉能力不同;(3)人的嗅觉很容易产生适应。嗅黏膜和味蕾是化学物质的感受器嗅黏膜和味蕾是化学物质的感受器嗅黏膜和味蕾是化学物质的感受器用干净的棉球把舌尖揩干后,随即把几粒食糖放上去,这时不会感到有甜味;若把糖粒溶在少量水里,将糖的溶液滴在舌尖上,则立即感到有甜味。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触觉: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特别是手指、口唇、舌尖、鼻尖等处与外界物体接触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作出一定判断。温度觉: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也包括空气和水)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说明,冷与温的感受分别由不同感受器引起。感受冷刺激(皮肤温度下降)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皮肤温度上升)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人体还有多种其他感受器耳和听觉及其他感受器耳和听觉其他感受器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和内耳听觉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耳郭→鼓膜→锤骨→砧骨→镫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觉课堂小结随堂小测1.某同学经常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游戏并且戴着耳机开着很大的声音,致使其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和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受损,视力和听力下降。这两类细胞分布在( )A.角膜和鼓膜 B.视网膜和耳蜗 C.视神经和听觉神经 D.晶状体和耳郭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是眼球内成像的部位。耳蜗内具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因此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所以,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和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分布在视网膜和耳蜗。故选B。2.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A.鼓膜 B.耳蜗 C.咽鼓管 D.外耳道3.人患感冒并上呼吸道发炎时可引起中耳炎。上呼吸道的病菌是通过什么到达中耳( )A.听小骨 B.气管 C.咽鼓管 D.口腔答案:B解析: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B正确。故选B。随堂小测答案:C解析: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气管是呼吸道的一部分,口腔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所以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4.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小骨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答案:C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C符合题意。随堂小测5.下列有关嗅觉、味觉、触觉和温度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嗅觉会长时间地对某种刺激敏感B.在擦干的舌尖放糖粒,会感到有甜味C.对触觉敏感的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的信息比非敏感部位多D.冷与温的感受是由同一感受器引起的答案:C解析:A.人的嗅觉具有适应性,在较长时间闻同一种气味后,人体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敏感性,A错误。B.味觉是指能够溶解在唾液中的物质接触舌面时,使人感觉到的味道。放几粒糖放在擦干的舌尖上,此时糖没有融化,人体不会感到有甜味。若将糖溶液滴在舌头上,则人会感觉到甜味,B错误。C.对触觉敏感的部位更容易感受到各种触觉信息,因此触觉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要大于非敏感部位,C正确。D.冷的感受是冷觉感受器引起,温的感受是温觉感受器引起。可见,二者不是同一感受器,D错误。故选C。随堂小测Thank you谢谢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