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课件 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课件 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利用双碳计划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提问: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呢?
2060年
我国为何做出这个承诺?
如何科学助力“双碳计划”
我们一起来
学习今天的内容
活动1:将一只燃烧的蜡烛放在在密闭空间中观察一段时间后会怎样并说明原因
一段时间后
蜡烛熄灭
蜡烛燃烧会消耗容器内的氧气
由于容器密闭,氧气含量固定
且外界氧气无法进入容器内补充
因此当氧气含量不足时
蜡烛就熄灭了
思考:你会如何延长密闭空间中蜡烛的燃烧时间?
放入绿色植物
为了让密闭空间内的蜡烛能较长时间地燃烧下去,应注意什么?
①光照充足;
②植物尽量多一些。
思考:为何放入绿色植物后蜡烛燃烧时间能增长呢?
放入绿色植物后在密闭空间中存在氧循环
植物光合作用
蜡烛燃烧
植物呼吸作用
产生
消耗
O2
CO2
氧气不断被消耗同时不断产生。
氧气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那么,自然界中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自1910年科学家开始测定大气中氧的含量以来,氧的含量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自然界中是否也存在着氧循环?
它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氧循环的呢?
读图
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什么?完善书本自然界氧循环模型图
产生
消耗
1、自然界中氧循环途径
光合作用
O2
CO2
生物的呼吸作用
物质的燃烧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2、氧循环
物质被氧化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的叶都掉光了,光合作用的能力大大下降。北方的人会有感觉缺氧吗?
O2
思考与讨论:
不会。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很多很多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通过大气循环在全球进行气体环流。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氧的循环
碳元素平衡
氧气
二氧化碳

太阳
含碳有机物
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大气中碳的气态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碳,碳在自然界是可以循环的。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有哪些途径?
1、完成自然界碳循环模型图
2、说一说自然界中碳是如何维持平衡的?
读图
消耗CO2的途径?
产生CO2的途径?
CO2
用作合光



动物吸收
动植物残体
植物呼吸作用
体内氧化
微生物分解
煤、石油
天然气
燃烧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途径
消耗CO2的途径
产生CO2的途径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但又会通过生物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燃烧等途径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碳元素的循环
碳—氧平衡
在循环的过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
自然界中得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有何特点呢?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发现并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大气中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
百万分之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
CO2浓度/百万分之
自然界中得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有何特点呢?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
大气中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发现并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CO2浓度/百万分之
百万分之
自然界中得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有何特点呢?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发现并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CO2浓度/百万分之
大气中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
百万分之
工业迅速发展
煤和石油等燃料大量使用
积存的碳元素被释放
打破碳氧循环的平衡
提问:打破平衡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氧含量降低
引起重视
整个过程是较为缓慢
平均每年下降0.19%
提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提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氧气消耗增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大幅升高,破坏自然界的碳-氧平衡,带来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巨大的自然灾害。
以上就是平衡被破坏带来的问题
有弊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如气候恶化、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疾病流行等。
有弊
活动
取2只塑料杯,各装 1/12清水,在1只盛水的塑料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放在太阳光下晒 1小时左右,然后分别测量水温:_______________ 的杯内的水温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玻璃片
有玻璃片盖住,太阳光透过玻璃后,会使杯内水温度升高,而水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
温室的保温原理
温室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保温的。
温室效应
温室保温的原理:
温室
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的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正常的地球
温室效应的地球
地面的辐射很少能穿透二氧化碳。
提问:温室效应有没有优点呢?
冬季利用温室效应,使蔬菜具有合适的生长环境,增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适当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恒定,也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适于动植物生存。
55%
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CO2)外,还包括水蒸气(H2O)、臭氧(O3 )、氧化亚氮(N2O)、甲烷(CH4 )、氢氟氯碳化物类、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统称为温室气体。
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 55%。
为了达成双碳计划,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想想你有哪些办法呢?
清洁能源
资源回收
低碳出行
助力双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助力双碳——增加已产生二氧化碳的转化
垃圾分类:
节约用电:
杭州利用平衡观助力双碳计划——坚持五水共导,保护碳汇
如果你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在自然界中你会有哪些经历呢?
请你在以你喜欢的方式呈现二氧化碳分子在自然界的奇遇记。
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