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少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 题 《春雨》 课 型 表演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春雨飘落、种子发芽、小苗生长等相关动画视频,歌曲《小雨沙沙》的音频及伴奏,以及春天田野等背景图片。2. 沙锤若干,供学生为歌曲伴奏使用。3. 制作简单的头饰,如春姑娘、种子、小苗等角色头饰,用于角色扮演。4. 彩色皱纹纸或绿色卡纸,用于制作代表植物生长的道具(如小苗的叶片等)。 课次 第5课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体会春雨滋润万物、带来生机的美好意境,感受大自然与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与春雨相关的歌曲(如《小雨沙沙》),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熟练运用沙锤等简单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节奏感,把握好节奏与歌曲旋律的配合。创意实践 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与表演相结合的魅力。在聆听、模仿、表演等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引导他们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反应。文化理解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演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感知
教师活动1:教师提前布置教室,在教室周围张贴一些春天田野的图片,营造出春天的氛围。上课伊始,拉上窗帘,播放一段轻柔的春雨滴答滴答落下的声音音频,同时在多媒体上展示春雨飘落的动画视频,教师轻声说道:“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猜猜看,这是什么声音呀?”音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谁能说一说刚才听到的声音像什么呀?”鼓励学生用“滴滴答答”“沙沙沙”等象声词描述,引出“春雨”的主题。接着教师说:“春天到啦,春雨姑娘来啦,她呀,要去叫醒大地上的种子和小苗,让它们快快长大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表演一下春雨滋润万物的故事好不好呀?”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表演内容。 学生活动1:学生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简单的情境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表演活动的大致内容和节奏在其中的作用,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二:深入理解
教师活动2: 带领学生回顾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若还未学过,则先进行简单的歌曲教学: 教师播放《小雨沙沙》的歌曲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和旋律特点,听完后提问学生觉得歌曲是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说出“欢快”“轻柔”等感受。 教师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同时用简单的动作辅助理解歌词含义(如读到“小雨小雨沙沙沙”时,手指模仿雨滴落下的动作),然后请学生跟着老师完整地朗读歌词,多练习几遍后,邀请几位同学单独朗读,读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教师范唱歌曲,一边唱一边用手势(如高低起伏的手势表现旋律走向)引导学生感受音高变化,唱完后让学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跟唱,着重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优美,多练习几遍,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的演唱。沙锤节奏练习 教师拿出沙锤,向学生介绍:“小朋友们,沙锤可以为我们的歌曲打出好听的节奏哦,就像春雨落下的声音一样。”然后教师示范用沙锤打出歌曲《小雨沙沙》的节奏型,如“XX XX | X X |”(可以根据实际歌曲节奏进行示范),边打边说:“大家听,这样打出来的声音是不是很像小雨滴答滴答的声音呀?” 学生活动2:积极配合老师演唱歌曲。学生每人拿一个沙锤,跟着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先从慢节奏开始,逐渐加快速度,反复练习几次后,邀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对表现准确的学生给予小贴纸等奖励,帮助学生掌握用沙锤为歌曲伴奏的方法。
设计意图:过程体现以生为本
活动三:拓展提高
教师活动3:角色分配与小组分工 教师展示准备好的春姑娘、种子、小苗等角色头饰,说道:“现在呀,咱们要开始分组表演啦,老师这里有几个好玩的角色,哪位小朋友想扮演春姑娘呀?”选出一名同学扮演春姑娘,然后将其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安排部分同学为唱歌组,负责演唱歌曲《小雨沙沙》;部分同学为表演组,戴上种子或小苗的头饰扮演相应角色;还有部分同学使用沙锤为歌曲伴奏。 教师明确各小组和各角色的任务:“唱歌组的小朋友要把歌曲唱得好听又响亮哦;表演组的小朋友要想象自己就是种子或者小苗,在春雨里慢慢长大;拿沙锤的小朋友要跟着歌曲的节奏打出好听的声音,为大家伴奏呢。咱们一起合作,看看谁表演得最棒呀!” 小组排练 各小组学生在教室的不同区域进行排练,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唱歌组,提醒学生注意音准、节奏以及演唱的情感,要唱出春雨的轻柔。 对表演组的同学,引导他们根据歌曲内容设计动作,比如种子在土里睡觉的姿势、听到春雨声后慢慢苏醒的动作、小苗从土里钻出的样子以及随着春雨长大的过程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动作自然、生动,并且要与歌曲的节奏相契合,如在歌曲唱到“沙沙沙”时,做出种子吸收水分、小苗舒展叶片的动作。 指导使用沙锤的同学,注意节奏的稳定,根据歌曲的强弱变化适当调整沙锤的力度,让伴奏更加贴合歌曲的意境。 表演展示(12 分钟) 教师说道:“小朋友们,现在到了咱们展示表演的时间啦,大家准备好了吗?”邀请各小组依次上台进行表演。 表演开始,扮演春姑娘的同学先上台,做出挥舞衣袖、洒下春雨的动作,同时唱歌组的同学开始演唱《小雨沙沙》,沙锤组的同学跟着节奏为歌曲伴奏,表演组的同学根据歌曲内容,生动地展现出种子在土里慢慢苏醒、努力发芽,小苗从土里钻出、逐渐长高的过程,随着歌曲的推进,表现出植物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最后,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所有扮演植物的同学做出舒展、享受阳光的动作,表现出植物们喝饱了水,积攒了生长的力量,充满生机的状态。 每组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演唱、表演、伴奏等方面说说自己觉得好的地方以及可以改进的建议,如“我觉得唱歌组的声音很响亮,表演组的种子发芽动作很像呢”,然后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颁发小奖品(如小花贴纸等),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和自信心。 学生活动3:确定自己属于哪个小组。积极排练自己所在小组的内容努力展现自己小组的表演内容
设计意图:分配特色小组,鼓励学生编创自己的表演内容,创意启发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对音乐表演的独特理解。排练指导确保学生在发挥创意的同时,能够将创意内容与节奏练习、团队协作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四:总结回顾
教师活动4: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表演内容,提问:“今天我们表演了什么呀?在表演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呢?”引导学生积极回答,回顾表演的故事、自己的角色以及表演中的有趣瞬间等内容。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强调大家在表演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音乐的精彩表现,说道:“小朋友们,今天大家的表演都太棒啦,通过表演我们感受到了春雨的神奇,它让种子和小苗都长大了呢。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像今天一样,喜欢音乐,喜欢表演,用音乐和表演展现出更多美好的故事哦。下课之后,大家可以把今天的表演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我们在音乐课上的快乐呀。”最后,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 学生活动4: 积极回答教师问题,回顾本节课的表演活动、节奏知识和创意内容。认真聆听教师总结,再次明确节奏和团队协作的要点,思考如何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和实践。设计意图: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加深记忆。强调节奏学习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音乐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和探索精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表演课教学中,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对节奏练习和表演活动展现出浓厚兴趣。初步感知环节通过故事导入和情境演示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针对性练习。拓展提高环节学生创意丰富,但部分小组在将创意与节奏结合时遇到困难,教师应给予更具体的指导。总体而言,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节奏感知、创意表现方面得到锻炼,后续教学将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