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白云飘飘》 课 型 唱游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蓝天白云等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歌曲《白云飘飘》的音频及视频资料(包括不同演唱版本便于对比欣赏)。2. 简单的音符卡片(如 do、re、mi 等),用于辅助讲解音高概念。3. 奖励贴纸若干,用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 课次 第4课时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白云飘飘》所描绘的大自然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艺术表现(1)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水平。(2)组织学生开展用不同声调演唱歌曲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表现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音高变化对歌曲情感表达的影响。3、创意实践(1)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白云飘飘》,把握好歌曲的节奏、音准,唱出歌曲轻快、优美的感觉。(2)让学生初步认识音高的概念,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声调演唱歌曲旋律,感受音高变化带来的不同音乐效果,并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感受。4、文化理解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感知教师活动1:1. 播放一段蓝天白云的美丽视频,视频中有白云在天空中慢慢飘动、变换形状的画面,同时关闭教室灯光,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安静地观看,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天空中的白云像什么呀?”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如像棉花糖、像小羊等。2. 总结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就和这美丽的白云有关,进而在黑板上板书课题——《白云飘飘》。 学生活动1: 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看到的画面。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展示蓝天白云的优美画面,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做铺垫。活动二:深入理解教师活动2:1. 教师播放歌曲《白云飘飘》的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歌曲的整体旋律、速度以及情绪,提问:“听完这首歌曲,你们觉得白云是怎么飘的呀?是快快地还是慢慢地呢?”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歌曲带给他们的感受,如轻快、优美、舒缓等。2. 再次播放歌曲音频,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音乐轻声地读一读歌词,感受歌词描绘的白云飘飘的美好画面,想象自己也跟着白云一起在天空中飘荡的情景,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意境。 音高知识讲解与基础学唱(10 分钟) 3. 简单介绍音高概念教师拿出音符卡片(如 do、re、mi 等),向学生介绍:“同学们,我们唱歌的时候呀,声音有高有低,就像这些小音符一样,不同的音符代表着不同的高度哦。”教师通过简单的哼唱示范(如先唱 do,再唱 mi,对比音高的不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高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跟着模仿哼唱,感受不同音高的区别。4. 教师教唱歌曲教师采用逐句教唱的方式,带领学生学唱歌曲《白云飘飘》。先慢速示范演唱一句歌词,比如“白云飘飘,飘向蓝天”,一边唱一边用手势辅助(手的高低位置示意音高的大致变化),提醒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唱完一句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几遍,再教唱下一句歌词,依此类推,直到学生学会整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不同声调演唱实践(10 分钟) 5. 教师示范引导教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法哦,用不一样的声调来唱我们这首《白云飘飘》,你们听听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教师先用正常的音高和声调演唱一遍歌曲,然后再用整体升高或降低的音高演唱一遍(例如将歌曲的每个音都升高一个全音演唱),演唱完后,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老师两次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呀?哪一种更像高高的白云在飘,哪一种又像低低的白云在飘呢?”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声调演唱带来的不同效果,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6. 学生自主尝试学生自己尝试用不同的声调演唱歌曲《白云飘飘》,可以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醒学生注意音准的控制,不要唱得太离谱,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用不同的音高变化来表现白云不同的飘动状态,比如高声调表现轻快高飞的白云,低声调表现慢慢下沉的白云等。 学生活动2:1、认真聆听,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环节2、尝试不同声调演唱歌曲,体会不同声调对音乐的不同感受。设计意图:详细的节奏示范与练习,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多样化的教唱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歌词,为完整演唱歌曲做好准备。活动三:拓展提高教师活动3:1. 小组展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或者小组集体进行展示,用自己尝试的不同声调演唱歌曲《白云飘飘》,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观看并当小评委。2. 评价环节展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音准方面:演唱时音高是否准确,有没有跑调的情况。表现力方面:不同声调的运用是否让歌曲听起来更有意思,有没有表现出白云飘飘的感觉。创意方面:有没有独特的音高变化想法,让歌曲有了新的感觉。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觉得哪个小组好在哪里,然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贴纸,对其他小组的努力和进步也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活动3:分组展示,积极练习自己小组的展示内容。设计意图:分组表演的设计,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展示与评价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自信心,同时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提高综合素养。活动四:总结回顾教师活动4:1. 课堂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点回顾歌曲《白云飘飘》的演唱要点、音高的简单概念以及用不同声调演唱歌曲的乐趣,再次强调音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去观察天空中的白云,还可以把歌曲唱给家人听,分享这份快乐。2. 拓展延伸学生回家后,试着用不同的声调为爸爸妈妈演唱《白云飘飘》,并问问他们更喜欢哪种唱法,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不同的音高来表现,下节课可以和同学们分享哦。在优美的歌曲《白云飘飘》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活动4:学生与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完成课后作业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引导实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回顾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表现,比如对音高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歌曲演唱的质量、在不同声调演唱实践中的参与度和创意等方面,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思考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让音乐课堂更加生动、高效,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