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亮火虫》 课 型 唱游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蓝天白云等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歌曲《白云飘飘》的音频及视频资料(包括不同演唱版本便于对比欣赏)。2.简单的音符卡片(如 do、re、mi 等),用于辅助讲解音高概念。3.奖励贴纸若干,用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 课次 第5课时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感受贵州民间童谣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喜爱之情。2、艺术表现运用聆听、模仿、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音准能力以及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思维。3、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萤火虫》,掌握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并且能在教师唱歌词时,用“Ti Ti Ta”的节奏型准确地表现出对应的节奏,增强节奏感,同时认识一些简单的音乐记号,提升音乐基础知识水平。4、文化理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意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感知教师活动1: 通过播放一段夏夜中萤火虫在草丛间闪烁飞舞的视频,关闭教室灯光。 学生活动1:认真观看视频,体会听觉与视觉的感知。设计意图:营造出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学生们专注的眼神和积极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很好地将他们带入到歌曲的情境之中,为后续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活动二:深入理解教师活动2:1、多次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安静聆听并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旋律、速度和情绪,同时结合歌词展示,让学生边听边轻轻跟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2、节奏学习与“Ti Ti Ta”节奏型练习环节 在介绍“Ti Ti Ta”这一节奏型时,我采用了拍手、跺脚等直观的方式进行示范,让学生跟着模仿练习,感受其均匀、轻快的节奏特点。学生们对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接受度较高,很快就能跟着拍出节奏。 3、教师唱歌词、学生打节奏(“Ti Ti Ta”)环节 这一互动环节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以及师生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歌曲节奏。4、歌曲学唱环节 采用逐句教唱的方式,我一边示范演唱一边用手势辅助提示音高和节奏变化,学生们跟着轻声哼唱,模仿学习。启发他们通过歌声去描绘出歌曲中的画面,培养他们的情感表现力。 学生活动2:1、认真聆听2、模仿教师拍手跺脚表示 “Ti Ti Ta”3、高度配合教师4、有感情的大声演唱设计意图:通过节奏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增强节奏感。帮助学生理解旋律的变化,培养音高感知能力。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深度。活动三:拓展提高教师活动3:在拓展部分,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萤火虫飞舞的样子,同时演唱歌曲,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活动3:积极发挥想象,自己创编相关舞蹈动作。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进行表演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展示和评价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自信心,同时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提高综合素养。活动四:总结回顾教师活动4: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歌曲、节奏知识以及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乐趣,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欣赏和传唱这首童谣。 学生活动4: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本课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亮火虫》的音乐课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年级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和挑战性。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特点和学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难度把控要合理,注重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此外,在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引导方式,让学生不仅能唱会歌,更能通过歌声传递出歌曲的内涵与情感,真正领略到音乐的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