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布娃娃弹琴》 课 型 唱游课教学准备 《布娃娃弹琴》的音频、视频资料。 打击乐器碰钟若干,数量与学生人数匹配。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音频、视频。 布娃娃道具一个,用于创设情境。 课 次 第3课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布娃娃弹琴》活泼欢快的旋律和节奏,体会歌曲中布娃娃弹琴的愉悦情绪,提升对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 2.艺术表现: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准确演唱《布娃娃弹琴》,并在演唱中表现出歌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能根据歌曲节奏,在每小节强拍用碰钟准确敲击伴奏,增强音乐表现力。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或歌词,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儿童歌曲中所蕴含的童真文化,体会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感知教师活动1: 教师活动:教师怀抱布娃娃道具走进教室,播放《布娃娃弹琴》的音频,同时随着音乐轻轻摇摆身体,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听完歌曲的感受,引导学生分享对歌曲速度、情绪的初步感知。 学生活动1: 安静聆听歌曲,观察教师的动作,感受歌曲氛围。积极回答教师提问,分享自己对歌曲欢快、活泼等情绪的感受。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和歌曲聆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整体感知,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活动二:深入理解教师活动2: 再次播放歌曲,同时展示歌曲的歌谱,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感受歌曲的节拍。逐句教唱歌曲,示范每一句的正确发音、节奏和音准,如遇到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重点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变化。教唱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含义,如“布娃娃在做什么呀?” 学生活动2: 跟随教师的引导,用手指敲击桌面感受节拍。认真跟唱每一句,模仿教师的发音、节奏和音准,积极回答教师关于歌词的提问,理解歌曲内容。设计意图: 通过节奏感受和逐句教唱,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同时理解歌词含义,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活动三:拓展提高教师活动3: 给每位学生发放一个碰钟,讲解碰钟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在每小节强拍敲击碰钟为歌曲伴奏。先慢速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随节奏用碰钟敲击,熟悉后再以正常速度播放歌曲进行练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和启发。邀请部分小组展示创编成果,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其他小组进行欣赏和学习。 学生活动3: 认真学习碰钟的使用方法,跟随音乐节奏用碰钟在每小节强拍准确敲击,进行伴奏练习。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挥想象力为歌曲创编动作。各小组展示创编成果,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学习他人的创意。设计意图: 通过碰钟伴奏和动作创编,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活动四:回顾总结教师活动4: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歌曲的演唱、碰钟伴奏以及动作创编等方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演唱歌曲,感受音乐的乐趣。 学生活动4: 跟随教师回顾本节课内容,分享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总结归纳能力,同时通过积极的评价,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在本次《布娃娃弹琴》唱游课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碰钟伴奏。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把握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时仍有困难,在动作创编环节,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节奏难点的专项练习,关注个体差异,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创意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