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思想政治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续写着“青春献祖国”的辉煌篇章。青年钱学森投身航天事业,为“两弹一星”作出贡献;青年袁隆平潜心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了亿万人的吃饭问题;当代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展现风采。由此可见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青年的梦,必须依靠青年来实现②青春的光芒,照亮人生的纵深,也汇人时代的梦想③不同时代的青年有不同的梦想,存在着本质的区别④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提出,未来社会要实行绝对的公有制,没有阶级的区分,没有贫富的对立,由贫富对立而引起的一切恶习也都不再存在。与之相比,恩格斯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空想社会主义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但未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主张建立的理想社会存在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雏形③康帕内拉和恩格斯都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必然手段④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创造了“三个首次”: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2.6%;占我国消费品进口比重首次超过50%,其中在日化用品、水果等产品中的比重超过六成。据此可以推断民营企业【高三思想政治第1页(共6页)】①经营能力提升,是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②重视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渐趋提升③作为国民经济的最大主体,推动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④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此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十余年来货币政策定调后的首次转变,这一举动释放出强烈的“稳增长”信号。下列关于该政策的传导路径分析正确的是①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流动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刺激实体经济发展②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增加市场基础货币投放→缓解市场流动性不足→激发投资活力③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提供可负担的金融服务→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增强经济内生动力④定向降准支持绿色金融→扩大相关企业信贷规模→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在西北边陲的乌尔喀什尔山牧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常见疾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30多年来,李医生巡诊的里程累计十几万公里,只要牧民群众有需要,他就背着药箱出诊、巡诊…当地牧民只要提起李医生,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他是一位好医生。”这对广大共产党员的启示是①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②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树立党员光辉形象③立足本职岗位,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④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解放思想、无私奉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某市聚焦涉企执法检查痛点、难点、堵点,连续多年开展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探索总结了以“清单化管理、平台化监督、规范化执法、集成化监管、智慧化应用、服务化保障”为内容的“六化”监督管理模式。2024年,该市行政处罚同比减少71.47%,行政检查数量同比减少37.53%,企业满意度同比上升4.85%。该市的上述做法旨在①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方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②科学配置政府职能,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③规范执法行为,以有为之力激发市场活力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行政执法权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某地构建乡、村、组、网格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将全乡13个村(社区)划分为164个网格,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网格民情线上群,及时、全面、准确搜集和掌握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分类分层处理和解决问题,确保民生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地做法的有益经验是①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共治,形成基层治理的最大合力②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科技赋能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③健全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推动治理重心和服务下沉基层④创新基层民主协商形式,提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效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高三思想政治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