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浙科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浙科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二)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23·绍兴高一期末)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和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列文虎克最早发现并命名细胞
B.细胞学说说明植物与动物在结构上存在统一性
C.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均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D.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2.细胞壁是一些细胞的最外层结构,下列关于细胞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壁能控制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
B.植物和真菌都有细胞壁,原核生物则没有
C.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不易涨破是因为其具有细胞壁
D.细胞壁的作用是支持和保护细胞,不参与信号传递
3.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这最有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密切关系(  )
A.载体的存在使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甘油
C.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①~④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②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储存场所
C.③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双层膜结构
D.④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自由进出的结构
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一种良好的去垢剂,其分子结构一端亲水、一端疏水。如图为某实验员使用SDS处理细胞膜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SDS 可能有与磷脂类似的结构
B.处理后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有相同的基本骨架
C.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等均可移动
D.此过程中SDS 与磷脂分子存在竞争关系
6.(2024·浙江余姚中学高一期中)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实验所用抗体能与膜蛋白结合
B.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温度通过影响膜的流动性来影响嵌合体的形成
D.实验温度在10 ℃以下,细胞膜没有流动性
7.(2024·杭州高一联考)某些两栖类动物的皮肤颜色会随环境变化发生改变,机理是这些动物皮肤色素细胞中有众多的黑素体,在细胞骨架的参与下,黑素体可在数秒钟内从细胞中心散到细胞表面,使皮肤颜色变深;又能快速回到细胞中心,使皮肤颜色变浅。上述现象体现的细胞骨架功能是(  )
A.参与胞内物质运输
B.维持细胞形态
C.进行胞间信息传递
D.进行胞间能量转换
8.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B.图中有两个中心体
C.⑥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
D.结构⑤有4层磷脂分子层
9.下列细胞中,大液泡、中心体、叶绿体均不存在的是(  )
A.黑藻细胞 B.骨骼肌细胞
C.百合花粉管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10.(2024·温州高一联考)2023 年 9 月,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的《水墨入诗画》惊艳众人,舞蹈演员轻盈快速地“滑”入画中时,身体各组织细胞都在精密配合,各细胞器各司其职。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
B.唾液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C.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催化糖类、蛋白质、脂质等物质的降解
D.线粒体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其数量随代谢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11.(2024·浙江浙东北联盟高一期中联考)某同学以黑藻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叶绿体”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时,应放在黑暗且温暖的条件下
B.选材时,应选择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小叶
C.制片时,进行徒手切片获得薄片
D.观察时,能看到叶绿体内的基粒和基质
12.(2024·杭州高一期中)研究者用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然后分别在3 min、17 min和117 min获得细胞,置于特定环境下观察,如图。研究发现,3 min取出的腺泡细胞,被标记的蛋白质出现在⑤中,17 min时出现在②中,117 min时出现在靠近①的囊泡及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研究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B.该过程中结构②的面积和成分都没有发生改变
C.被标记的蛋白质最早出现在⑤中,说明⑤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D.囊泡的定向运输需要信号分子和细胞骨架的参与
13.如图a、b、c表示三种生物体的细胞,下列关于三种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是真核细胞,c是原核细胞,因为c中无成形的③
B.a、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因为a有细胞壁、无b中的⑧,b无细胞壁
C.c和a、b共有的有机物是蛋白质、DNA、RNA等
D.用纤维素酶分别处理a、b、c细胞的外层结构,a、c外层结构被破坏,b无影响
14.科学家用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胰腺腺泡细胞,探究胰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亮氨酸的R基团是-C4H9,据此推测亮氨酸的分子式为C6H13O2N
B.3H的放射性在细胞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核糖体与内质网、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都通过囊泡相联系
D.该过程的实现依赖于各生物膜的流动性
15.某科学研究发现,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垃圾袋”仅由磷脂分子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运输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其可能来自高尔基体
C.“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组件”是蛋白质
D.细胞膜塑形蛋白含量与该细胞降解胞内废物的能力呈负相关
16.下列有关生物膜和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视网膜等体内各种膜
B.原核细胞有生物膜,没有生物膜系统,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
C.生物膜之间均能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实现膜成分的相互转化和更新
D.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直接连接,以囊泡的形式与高尔基体膜间接联系
17.下列有关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呈绿色椭球形,具有双层膜,且内部结构清晰可见
B.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C.取一小块菠菜叶置于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呈绿色的叶绿体
D.临时装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18.下列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分泌蛋白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19.如图为伞藻“嫁接”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伞藻是单细胞生物,具有一个细胞核
B.该实验说明伞藻的伞帽形状由假根控制
C.该实验说明细胞质与细胞核是相互影响的
D.选择伞藻为材料的优点有体积大、易操作、伞帽差异明显等
20.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体。如图所示,该复合体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的蛋白(中央运输蛋白)组成。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和RNA能出细胞核是因为其直径小于核孔直径
B.核孔复合体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
C.核孔复合体的存在导致核膜不连续
D.核孔复合体的数量与细胞的代谢强度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每空1分,共10分)如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并非所有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此说法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2)图中3是指________,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____、____和____(用图中数字作答)。
(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膜结构包括3、______、6、7和________(用图中数字作答),以及一种无膜结构细胞器——________。细胞中有四大类有机化合物,胆固醇属于________。
(4)图示膜结构并非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各种结构完整的细胞中,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__________(填细胞器)。
22.(每空1分,共13分)(2023·杭州高一期中)如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在[  ]中填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1)动物细胞是图中的____(填“A”或“B”)细胞。
(2)A细胞中肌纤维蛋白的合成场所是[  ]______________。
(3)参与细胞壁构建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若图中的植物细胞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则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紫色花青素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除了核糖体,还有[  ]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含有DNA的结构,除了⑧外,还有______(填标号)。
23.(每空1分,共10分)如图为某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其中①代表核糖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2)若该细胞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不应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标号)。若想追踪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径,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该过程中细胞膜的膜面积__________(填“减少”“增加”或“基本不变”)。
(3)①可分布于图中的②上,也可游离在细胞溶胶中,其合成与细胞核中的________有关。据图可知,游离在细胞溶胶的①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行使功能。
(4)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该功能在题图中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每空1分,共10分)(2024·宁波高一联考)2023年10月2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在mRNA(RNA的一种)疫苗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驱——Katalin Karikó博士和Drew Weissman 博士。mRNA疫苗(图示为疫苗颗粒示意图)的加速问世为人类带来了更多健康保障。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内核酸种类包括________和RNA。
(2)组成疫苗颗粒mRNA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由含氮碱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在人体内该基本单位有________种。与DNA相比,mRNA特有的含氮碱基是________。
(3)图中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其中一端含有P元素,形成磷脂的“头”,具有________性;另一端含有两条长长的________链,形成磷脂的2个“尾”,具有________性。
(4)推测疫苗颗粒到达细胞后,可能会与________(填细胞结构)发生融合,从而使mRN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25.(每空1分,共7分)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影响细胞正常生命活动。
Ⅰ.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ATP→ADP表示消耗能量):
(1)据图分析,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跨核孔运输,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
(2)物质进出核孔是否具有选择性?________(填“是”或“否”)。
(3)下列生理过程可能会受二甲双胍影响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细胞生长
B.合成溶酶体中的酶
C.分泌蛋白质
D.细胞质中激活型RagC转化为无活性RagC
Ⅱ.为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科学家利用变形虫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正常生活没有分裂活动的变形虫(单细胞动物)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有若干变形虫。
a组:用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食物饲喂变形虫;
b组: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去掉;
c组:不作处理。
步骤二: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到a组每只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放射性后,将细胞核移植到b、c两组的变形虫细胞内。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检测b、c两组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4)研究发现,a组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大分子X物质,且具有放射性,X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每组设置多只变形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结果b组细胞质比c组细胞质放射性强的原因是细胞核大
B.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核苷酸会进入细胞核,标记上所有的核酸分子
C.X物质可能在细胞核被合成,原料有放射性,从而细胞核有放射性
D.c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细胞膜吸收了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答案精析
1.A [罗伯特·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错误。]
2.C
3.C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的原因是由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磷脂。因此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这最有可能与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有密切关系,C符合题意。]
4.A
5.B [磷脂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子结构一端亲水、一端疏水,故SDS 可能有与磷脂类似的结构,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SDS处理细胞膜后形成的小泡是单层结构,故处理后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不同,B错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磷脂具有相似的结构,故使用SDS 处理细胞膜的过程中,SDS与磷脂分子存在竞争关系,D正确。]
6.D
7.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细胞骨架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参与胞内物质运输的功能,A符合题意。]
8.D [图示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因此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误;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构成,图中有一个中心体,两个中心粒,B错误;①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C错误;结构⑤为核膜,由双层膜构成,因此含有4层磷脂分子层,D正确。]
9.D
10.B [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但是不一定都含有磷脂,如中心体和核糖体这两种细胞器,A错误;唾液腺细胞分泌产生唾液淀粉酶(分泌蛋白)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唾液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B正确;溶酶体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核糖体是水解酶的合成场所,C错误;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即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其数量随代谢水平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11.B
12.D [脱水缩合过程中,羧基的H会参与水的形成,用3H标记羧基,无法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A错误;②是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先接受了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又形成囊泡转移到细胞膜,膜的面积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成分发生了更新,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不是⑤内质网,C错误;一般来说,囊泡运输包括囊泡形成、运输和与特定部位膜的融合,其中囊泡与特定部位膜的融合是囊泡定向运输的关键,需要多种信号分子和细胞骨架的参与,D正确。]
13.D [a、b中均有成形的细胞核(③),为真核细胞,c中无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A正确;a中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无中心体,是高等植物细胞,b中无细胞壁,是动物细胞,B正确;根据图示判断,c应为某种具有细胞壁的细菌细胞,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用纤维素酶处理对c的细胞壁不起作用,D错误。]
14.C
15.B [“分子垃圾袋”是由囊泡形成的,包含的成分有磷脂和蛋白质等,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运输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其可能来自高尔基体,B正确;“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其内部的水解酶的修饰加工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完成,“组件”是指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C错误;细胞膜塑形蛋白能将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降解,细胞膜塑形蛋白含量与该细胞降解胞内废物的能力呈正相关,即细胞膜塑形蛋白含量越多,该细胞降解胞内废物的能力越强,D错误。]
16.D
17.D [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叶绿体的基本形态,具有的双层膜以及内部结构看不到,A错误;藓类临时装片中的叶片应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使叶片保持正常生活状态,B错误,D正确;菠菜叶片较厚,不能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实验时可撕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细胞的下表皮,因为下表皮近于无色透明,所黏附的叶肉细胞一般为单层的,C错误。]
18.B [细胞核内的RNA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A错误;核糖体、中心体无膜结构,它们不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C错误;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D错误。]
19.C [该实验没有进行去除细胞质后伞藻的生长、生活状况的实验,因而不能说明细胞质与细胞核是相互影响的,C错误。]
20.A
21.(1)正确 (2)细胞膜 1 4 5 (3)5 8 核糖体 脂质
(4)叶绿体
22.(1)A (2)④ 核糖体 (3)⑦ 高尔基体 (4)① 叶绿体 ③ 液泡 (5)⑤ 中心体 与细胞增殖有关 (6)①②
解析 (1)A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B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故A细胞是动物细胞。(2)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④(核糖体)。(3)⑦(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构建有关。(4)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不具有①(叶绿体),③(液泡)中含有花青素。(5)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④(核糖体)和⑤(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增殖有关。(6)②(线粒体)和①(叶绿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含有DNA。
23.(1)② 内质网 ③ 高尔基体 (2)⑤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增加 (3)核仁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细胞溶胶 (4)m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溶胶,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解析 (1)图中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②(内质网)和③(高尔基体)。(2)若该细胞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不应有的细胞器是⑤(叶绿体)。若想追踪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径,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囊泡膜会变成细胞膜,使细胞膜膜面积增加。(3)①(核糖体)可分布于图中的②(内质网)上,也可游离在细胞溶胶中,其合成与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关。据图可知,游离在细胞溶胶的①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在④(线粒体)、⑤(叶绿体)、细胞核、细胞溶胶等部位行使功能。(4)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该功能在题图中具体表现为m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溶胶,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24.(1)DNA (2)核糖核苷酸 磷酸基团 核糖 4 尿嘧啶(U) (3)亲水 脂肪酸 疏水 (4)细胞膜
解析 (1)人体细胞属于真核细胞,有DNA和RNA两种核酸。(2)m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核糖、磷酸基团、含氮碱基构成。构成RNA的含氮碱基有4种,人体内核糖核苷酸有4种。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U)。(3)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其中一端含有P元素,形成磷脂的“头”,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含有两条长长的脂肪酸链。(4)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任何物质进入细胞,必须要通过细胞膜,因此推测疫苗颗粒到达细胞后,可能会和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使mRN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25.(1)无活性RagC 激活型RagC (2)是 (3)ABC (4)RNA(核糖核酸) 减小实验误差,排除偶然性 (5)C
解析 (1)据图1分析可知,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能量合成大量减少,无活性RagC和激活型RagC的跨核孔运输都需要能量,故直接影响了无活性RagC和激活型RagC的跨核孔运输,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2)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3)由于“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所以细胞生长、 合成溶酶体中的酶、分泌蛋白质等这些消耗能量的生理过程都会受到影响,A、B、C符合题意;由图1可知,细胞质中激活型RagC转化为无活性RagC不消耗能量,D不符合题意。(4)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X物质最可能是RNA;每组设置多只变形虫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排除偶然性。(5)a、b和c组的区别是b组细胞去掉了细胞核,将a组放射性细胞核移植到b组、c组(细胞中有自己的非放射性细胞核),因此实验结果b组细胞质比c组细胞质放射性强的原因是c组细胞会受到非放射性细胞核的影响,b组不会,A不合理;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RNA特有)会进入细胞核,标记上核糖核酸分子,B不合理;RNA在细胞核中被合成,合成原料有放射性,从而细胞核有放射性,C合理;c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RNA,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使其具有放射性,D不合理。(共68张PPT)
章末检测试卷(二)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2023·绍兴高一期末)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和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列文虎克最早发现并命名细胞
B.细胞学说说明植物与动物在结构上存在统一性
C.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均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D.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罗伯特·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细胞壁是一些细胞的最外层结构,下列关于细胞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壁能控制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
B.植物和真菌都有细胞壁,原核生物则没有
C.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不易涨破是因为其具有细胞壁
D.细胞壁的作用是支持和保护细胞,不参与信号传递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壁是全透的,不具有选择性,A错误;
大多数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错误;
植物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故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不易涨破是因为其具有细胞壁,C正确;
细胞壁也参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是激素等化学信号传递的介质和通路,D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这最有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密切关系
A.载体的存在使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甘油
C.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的原因是由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磷脂。因此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这最有可能与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有密切关系,C符合题意。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4.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①~④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②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储存场所
C.③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双层膜结构
D.④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自由进出的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
①染色体(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A正确;
②是核仁,与核糖体RNA的合成、加工以及核
糖体的装配有关,不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储存场所,B错误;
③核膜由双层膜构成,有四层磷脂分子,C错误;
④是核孔,具有选择性,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但是不能自由进出,D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一种良好的去垢剂,其分子结构一端亲水、一端疏水。如图为某实验员使用SDS处理细胞膜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SDS 可能有与磷脂类似的结构
B.处理后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有相同的基本骨架
C.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等均可移动
D.此过程中SDS 与磷脂分子存在竞争关系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磷脂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十二烷
基硫酸钠分子结构一端亲水、一端
疏水,故SDS可能有与磷脂类似的结构,A正确;
分析题图可知,SDS处理细胞膜后形成的小泡是单层结构,故处理后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不同,B错误;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磷脂具有相似的结构,故使用SDS 处理细胞膜的过程中,SDS与磷脂分子存在竞争关系,D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6.(2024·浙江余姚中学高一期中)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实验所用抗体能与膜蛋白结合
B.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温度通过影响膜的流动性来影响嵌合体
的形成
D.实验温度在10 ℃以下,细胞膜没有流动性

题干信息说明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能与
膜蛋白结合,且膜蛋白能够运动,A、
B不符合题意;
由题图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变化,嵌
合体的百分比在改变,说明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C不符合题意;
由题图可知,实验温度控制在10 ℃以下时,形成的嵌合体百分比大于0,说明能形成嵌合体,细胞膜有流动性,只是流动性较小,D符合题意。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7.(2024·杭州高一联考)某些两栖类动物的皮肤颜色会随环境变化发生改变,机理是这些动物皮肤色素细胞中有众多的黑素体,在细胞骨架的参与下,黑素体可在数秒钟内从细胞中心散到细胞表面,使皮肤颜色变深;又能快速回到细胞中心,使皮肤颜色变浅。上述现象体现的细胞骨架功能是
A.参与胞内物质运输 B.维持细胞形态
C.进行胞间信息传递 D.进行胞间能量转换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细胞骨架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参与胞内物质运输的功能,A符合题意。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8.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B.图中有两个中心体
C.⑥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
D.结构⑤有4层磷脂分子层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图示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因此只能在电子
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误;
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构成,图中有一个
中心体,两个中心粒,B错误;
①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C错误;
结构⑤为核膜,由双层膜构成,因此含有4层磷脂分子层,D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9.下列细胞中,大液泡、中心体、叶绿体均不存在的是
A.黑藻细胞 B.骨骼肌细胞
C.百合花粉管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黑藻细胞属于高等植物细胞,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大液泡,但不含中心体,A不符合题意;
人的骨骼肌细胞含有中心体,B不符合题意;
百合花粉管细胞中含有大液泡,C不符合题意。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0.(2024·温州高一联考)2023 年 9 月,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的《水墨入诗画》惊艳众人,舞蹈演员轻盈快速地“滑”入画中时,身体各组织细胞都在精密配合,各细胞器各司其职。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
B.唾液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C.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催化糖类、蛋白质、脂质等物质的降解
D.线粒体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其数量随代谢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但是不一定都含有磷脂,如中心体和核糖体这两种细胞器,A错误;
唾液腺细胞分泌产生唾液淀粉酶(分泌蛋白)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唾液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B正确;
溶酶体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核糖体是水解酶的合成场所,C错误;
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即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其数量随代谢水平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1.(2024·浙江浙东北联盟高一期中联考)某同学以黑藻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叶绿体”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时,应放在黑暗且温暖的条件下
B.选材时,应选择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小叶
C.制片时,进行徒手切片获得薄片
D.观察时,能看到叶绿体内的基粒和基质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实验前,将观察用的黑藻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保证叶绿体的正常活动,A错误;
选材时,应选择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小叶,其叶绿体较少,以便于观察到叶绿体的结构,B正确;
将小叶放在载玻片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即可直接观察,不需要徒手切片获得薄片,C错误;
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叶绿体内的基粒和基质,D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2.(2024·杭州高一期中)研究者用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然后分别在3 min、17 min和117 min获得细胞,置于特定环境下观察,如图。研究发现,3 min取出的腺泡细胞,被标记的蛋白质出现在⑤中,17 min时出现在②中,117 min时出现在靠近①的囊泡及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研究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
和运输过程
B.该过程中结构②的面积和成分都没有发生改变
C.被标记的蛋白质最早出现在⑤中,说明⑤是合成蛋白
质的场所
D.囊泡的定向运输需要信号分子和细胞骨架的参与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脱水缩合过程中,羧基的H会参与水的形成,
用3H标记羧基,无法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运
输的过程,A错误;
②是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中,
高尔基体先接受了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又形成囊泡转移到细胞膜,膜的面积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成分发生了更新,B错误;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不是⑤内质网,C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一般来说,囊泡运输包括囊泡形成、运输和
与特定部位膜的融合,其中囊泡与特定部位
膜的融合是囊泡定向运输的关键,需要多种
信号分子和细胞骨架的参与,D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3.如图a、b、c表示三种生物体
的细胞,下列关于三种细胞结构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是真核细胞,c是原核细胞,因为c中无成形的③
B.a、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因为a有细胞壁、无b中的⑧,
b无细胞壁
C.c和a、b共有的有机物是蛋白质、DNA、RNA等
D.用纤维素酶分别处理a、b、c细胞的外层结构,a、c外层结构被破坏,b
无影响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b中均有成形的细胞核(③),
为真核细胞,c中无成形的细胞
核,为原核细胞,A正确;
a中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无中心体,是高等植物细胞,b中无细胞壁,是动物细胞,B正确;
根据图示判断,c应为某种具有细胞壁的细菌细胞,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用纤维素酶处理对c的细胞壁不起作用,D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4.科学家用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胰腺腺泡细胞,探究胰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亮氨酸的R基团是-C4H9,据此
推测亮氨酸的分子式为C6H13O2N
B.3H的放射性在细胞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核糖体与内质网、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都通过囊泡相联系
D.该过程的实现依赖于各生物膜的流动性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若亮氨酸的R基团是-C4H9,据氨
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亮氨酸的分
子式为C6H13O2N,A正确;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过程依次经
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所以放射性在细胞器出现的先后顺序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正确;
核糖体无膜结构,无法通过囊泡与内质网相联系,C错误;
囊泡的产生、运输、融合等过程依赖于各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5.某科学研究发现,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垃圾袋”仅由磷脂分子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运输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其可能来自高尔基体
C.“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组件”是蛋白质
D.细胞膜塑形蛋白含量与该细胞降解胞内废物的能力呈负相关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分子垃圾袋”是由囊泡形成的,包含的成分有磷脂和蛋白质等,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运输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其可能来自高尔基体,B正确;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其内部的水解酶的修饰加工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完成,“组件”是指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C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细胞膜塑形蛋白能将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降解,细胞膜塑形蛋白含量与该细胞降解胞内废物的能力呈正相关,即细胞膜塑形蛋白含量越多,该细胞降解胞内废物的能力越强,D错误。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6.下列有关生物膜和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视网膜等体内各种膜
B.原核细胞有生物膜,没有生物膜系统,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
C.生物膜之间均能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实现膜成分的相互转化和更新
D.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直接连接,以囊泡的形式与高尔基体膜间接
联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视网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
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膜结构都能以出芽的形式进行转化,如核膜,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呈绿色椭球形,具有双层
膜,且内部结构清晰可见
B.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C.取一小块菠菜叶置于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呈绿色的叶绿体
D.临时装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
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叶绿体的基本形态,具有的双层膜以及内部结构看不到,A错误;
藓类临时装片中的叶片应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使叶片保持正常生活状态,B错误,D正确;
菠菜叶片较厚,不能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实验时可撕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细胞的下表皮,因为下表皮近于无色透明,所黏附的叶肉细胞一般为单层的,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分泌蛋白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细胞核内的RNA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A错误;
核糖体、中心体无膜结构,它们不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C错误;
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
19.如图为伞藻“嫁接”实验
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伞藻是单细胞生
物,具有一个细胞核
B.该实验说明伞藻的伞帽形状由假根控制
C.该实验说明细胞质与细胞核是相互影响的
D.选择伞藻为材料的优点有体积大、易操作、伞帽差异明显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
该实验没有进行去除细胞质后伞藻的生长、生活状况的实验,因而不能说明细胞质与细胞核是相互影响的,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
20.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体。如图所示,该复合体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的蛋白(中央运输蛋白)组成。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RNA能出细胞核是因为其直径小于
核孔直径
B.核孔复合体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
C.核孔复合体的存在导致核膜不连续
D.核孔复合体的数量与细胞的代谢强度有关

DNA作为遗传物质,不能通过核孔进
入细胞质,A错误;
核孔复合体是细胞质与细胞核间物质
运输的通道,它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
有选择性,B正确;
核膜上含有核孔,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的存在导致核膜不连续,C正确;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质之间物质交换频繁,核孔复合体的数量较多,D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1.如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生物膜
系统的概念图,分析并回答以下
问题:
(1)并非所有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
此说法______(填“正确”或“错
误”)。
(2)图中3是指________,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____、___和____(用图中数字作答)。
正确
细胞膜
1
4
5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膜结构
包括3、______、6、7和______
(用图中数字作答),以及一种无
膜结构细胞器——__________。
细胞中有四大类有机化合物,胆
固醇属于_______。
(4)图示膜结构并非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各种结构完整的细胞中,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________(填细胞器)。
5
8
核糖体
脂质
叶绿体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2.(2023·杭州高一期中)如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在[  ]中填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1)动物细胞是图中的______(填“A”或“B”)细胞。
A
A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B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故A细胞是动物细胞。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A细胞中肌纤维蛋白的合成场所是
[  ]________。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④(核糖体)。

核糖体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参与细胞壁构建的细胞器是
[  ]_________。
⑦(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构建有关。

高尔基体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4)若图中的植物细胞为紫色洋葱鳞片
叶外表皮细胞,则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  ]________,含有紫色花青素的
细胞器是[  ]______。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不具有①(叶绿体),③(液泡)中含有花青素。

叶绿体

液泡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5)A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除了
核糖体,还有[  ]________,其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
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④(核糖体)和⑤(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增殖有关。

中心体
与细胞增殖有关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6)图中含有DNA的结构,除了⑧外,
还有______(填标号)。
②(线粒体)和①(叶绿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含有DNA。
①②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3.如图为某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其中①代表核糖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  ]_______
和[  ]_________。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图中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②(内质网)和③(高尔基体)。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若该细胞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不应有的细胞器是______(填标号)。若想追踪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径,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该过程中细胞膜的膜面积______(填“减少”“增加”或“基本不变”)。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增加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若该细胞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不应有的细胞器是⑤(叶绿体)。若想追踪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径,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囊泡膜会变成细胞膜,使细胞膜膜面积增加。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①可分布于图中的②上,也可游离在细胞溶胶中,其合成与细胞核中的_____有关。据图可知,游离在细胞溶胶的①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部位行使功能。
核仁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
核、细胞溶胶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①(核糖体)可分布于图中的②(内质网)上,也可游离在细胞溶胶中,其合成与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关。据图可知,游离在细胞溶胶的①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在④(线粒体)、⑤(叶绿体)、细胞核、细胞溶胶等部位行使功能。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4)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该功能在题图中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RNA可通过
核孔进入细胞溶胶,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
入细胞核
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该功能在题图中具体表现为m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溶胶,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4.(2024·宁波高一联考)2023年10月2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在mRNA(RNA的一种)疫苗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驱——Katalin Karikó博士和Drew Weissman 博士。mRNA疫苗(图示为疫
苗颗粒示意图)的加速问世为人类带来了更多健
康保障。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内核酸种类包括_______和RNA。
DNA
人体细胞属于真核细胞,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组成疫苗颗粒mRNA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由含氮碱基、___________、______通过共价键连
接形成,在人体内该基本单位有___种。与DNA相
比,mRNA特有的含氮碱基是___________。
m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核糖、磷酸基团、含氮碱基构成。构成RNA的含氮碱基有4种,人体内核糖核苷酸有4种。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U)。
核糖核苷酸
磷酸基团
核糖
4
尿嘧啶(U)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图中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其中一端含有P元素,形成磷脂的“头”,具有_____性;另一端含有两条长长的_______链,形成磷脂的2个“尾”,具有_____性。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其中一端含有P元素,形成磷脂的“头”,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含有两条长长的脂肪酸链。
亲水
脂肪酸
疏水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4)推测疫苗颗粒到达细胞后,可能会与_______
(填细胞结构)发生融合,从而使mRN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任何物质进入细胞,必须要通过细胞膜,因此推测疫苗颗粒到达细胞后,可能会和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使mRN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细胞膜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5.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
影响细胞正常生命活动。
Ⅰ.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功
能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作用
机理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注:ATP→ADP表示消耗能量):
(1)据图分析,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了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的跨核孔运输,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
无活性RagC
激活型RagC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据图1分析可知,二甲双胍抑
制线粒体的功能,能量合成大
量减少,无活性RagC和激活型
RagC的跨核孔运输都需要能量,
故直接影响了无活性RagC和激
活型RagC的跨核孔运输,最终
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物质进出核孔是否具有选择性?
______(填“是”或“否”)。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下列生理过程可能会受二甲双胍
影响的是______(填字母)。
A.细胞生长
B.合成溶酶体中的酶
C.分泌蛋白质
D.细胞质中激活型RagC转化为无活性RagC
ABC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由于“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
功能”,所以细胞生长、合成
溶酶体中的酶、分泌蛋白质等
这些消耗能量的生理过程都会
受到影响,A、B、C符合题意;
由图1可知,细胞质中激活型RagC转化为无活性RagC不消耗能量,D不符合题意。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Ⅱ.为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科学家利用变形虫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正常生活没有分裂活动的变形虫(单细胞动物)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有若干变形虫。
a组:用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食物饲喂变形虫;
b组: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去掉;
c组:不作处理。
步骤二: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到a组每只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放射性后,将细胞核移植到b、c两组的变形虫细胞内。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检测b、c两组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4)研究发现,a组变形虫的细
胞核中出现大分子X物质,且
具有放射性,X物质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每组设置
多只变形虫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RNA(核糖核酸)
减小实
验误差,排除偶然性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X物质最可能是RNA;每组设置多只变形虫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排除偶然性。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5)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最合
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实验结果b组细胞质比c组细胞
质放射性强的原因是细胞核大
B.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核苷酸会进
入细胞核,标记上所有的核酸
分子
C.X物质可能在细胞核被合成,原料有放射性,从而细胞核有放射性
D.c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细胞膜吸收了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C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b和c组的区别是b组细胞去掉了细胞核,将a组放射性细胞核移植到b组、c组(细胞中有自己的非放射性细胞核),因此实验结果b组细胞质比c组细胞质放射
性强的原因是c组细胞会受到非放射性细胞核的影响,b组不会,A不合理;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RNA特有)会进入细胞核,标记上核糖核酸分子,B不合理;
RNA在细胞核中被合成,合成原料有放射性,从而细胞核有放射性,C合理;
c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RNA,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使其具有放射性,D不合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