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学霸》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3.2相对原子质量和离子 讲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里学霸》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3.2相对原子质量和离子 讲义(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2章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3节建构原子模型第2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和离子
1..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科学观念)
2.了解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科学观念)
3.理解离子的概念,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认识原子与离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观念)
1.国际上规定采用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将碳-12 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则每一份的质量为 1.661x10-27kg,其他原子的质量与1/12碳原子质量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氧原子与标准的比值:≈16,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m(O)=m(C)×1/12×16;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也可以从物理或化学用表中查找。
在一般的计算中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3.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在一般的计算中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钠原子与氯原子生成氯化钠过程示意图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钠原子失去(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一种阳离子),氯原子得到(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一种阴离子)。带有异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形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
在许多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会因为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电荷的微粒称为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项目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关系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电性 呈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相互转化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相同点 相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分子、原子、离子和物质之间的关系,画出关系图
知识点一:相对原子质量
【案例1】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2 B.16 C.5 D.10
【答案】B
【解答】解:由左图,碳12原子的与1个氢原子的质量相等,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右图中,左盘上有1个碳12原子和专个碳12原子,则左盘上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4=16,故A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约为16,
故选:B。
【对点训练1】国际上规定以碳12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已知铁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求:
(1)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保留整数)。
(2)铁原子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答案】(1)56;(2)30;26。
【解答】解:(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是1.993×10 26 kg,又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 26 kg,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100%≈56。
(2)铁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设铁的质子数为x,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2x+4=56,x=26,即质子数为26,由于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为26,中子数为26+4=30。
故答案为:(1)56;(2)30;26。
知识点2 离子
【案例2】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答案】B
【解答】解:A、所有的金属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正确;
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对点训练2】关于离子和原子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从电性上看,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
B.离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
C.从结构上看,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在离子中两个数不相等
D.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D
【解答】:A、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故从电性上看,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故正确;
B、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故正确;
C、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为离子,故正确;
D、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属于同种元素,错误;
故选:D。
1、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电子
【答案】D
【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或是离子,电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选D。
2、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答案】C
【解答】解:A、由于质子数=12>电子数=10,该微粒不是分子,故A错误;
B、由于质子数=12>电子数=10,该微粒不是原子,故B错误;
C、由于质子数=12>电子数=10,该微粒是阳离子,故C正确;
D、由于质子数=12>电子数=10,该微粒不是阴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3、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氧气 C.金刚石 D.硫酸铜
【答案】D
【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2020年12月初,考古发掘队在三星堆遗址5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举世绝美的黄金面具。已知金(A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质子数是7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Au)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79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8个电子
D.该原子的核内有79个中子
【答案】B
【解答】解:A、金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金原子的质子数是79,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79,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金原子的质子数是79,该原子的核外有79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则中子数=197-79=11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5、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等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已知铟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 115,核电荷数为 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9 B.66 C.115 D.164
【答案】A
【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故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
故选:A。
6、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以下是有关氯化钠的生产及用途的介绍,请用相关化学用语表示画线内容。
(1)未经加工的粗盐中往往含有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杂质,请写出两者符号: 。
(2)氯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氯气、碳酸钠等物质,请写出两者符号: 。
【答案】(1)Mg2+、NO3-;(2)Cl2、Na2CO3。
【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分别可表示为Mg2+、NO3-。
(2)氯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Cl2。
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
故答案为:(1)Mg2+、NO3-;(2)Cl2、Na2CO3。
7、(2024春 婺城区校级期中)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
(1)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1)24;(2)18。
【解答】解:(1)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18。
故答案为:(1)24;(2)18。
8、(2024春 嵊州市期末)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是有一定质量的。
(1)已知钾原子质量为一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质量的3.25倍,则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已知Cu和Ag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4和108,则等质量的这两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较多的是 。
(3)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①乙酸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②乙酸可由乙醛制得,乙醛的化学式为C2Hx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x= 。
【答案】(1)39;(2)Cu;(3)①1:2;②4。
【解答】解:(1)已知钾原子质量约等于一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质量的3.25倍,则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5×12=39;
(2)等质量(设为mg)的两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因此等质量的两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较多的是Cu;
(3)①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其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4=1:2;
②乙醛的化学式为C2Hx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x=44-2×12-16=4。
故答案为:(1)39;(2)Cu;(3)①1:2;②4。
9、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首都北京举办。
(1)在冬奥会的赛场上,石墨烯“温暖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加热材料,也让身处冰雪赛场的人们多了一重温度保障。石墨烯化学式为 C(n),如图为其结构模型,则构成石墨烯的微粒是 (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的燃料,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m1,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2,则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字母表示)。
【答案】(1)分子;(2)。
【解答】解:(1)根据石墨烯化学式为 C(n),结合C60的构成,可知构成石墨烯的微粒是分子;
(2)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m1,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2,则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1)分子;(2)。
10、(2024秋 武清区校级月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由 (填名称)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填离子符号)构成。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填名称)。
(2)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的示意图,图B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图A中发生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图B中水通电分解时,微观上 本身发生变化。故水通电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图B中所得物质d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x的值为 。
②图2中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有 。
③C在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所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答案】(1)氢分子;Na+;Cl-;过氧化氢分子;(2)①物理;②水分子;化学;纯净物;
(3)①7;②AD;③得到;O2-。
【解答】解:(1)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钠离子用Na+表示,氯离子用Cl-表示;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所以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过氧化氢分子;
(2)①水汽化的过程中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但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故为物理变化;
②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故水通电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图B中所得物质d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3)①图1是溴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x=35-2-8-18=7;
②最外层8个电子(或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叫做稳定结构;图2中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有AD;
③C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2-。
故答案为:(1)氢分子;Na+;Cl-;过氧化氢分子;(2)①物理;②水分子;化学;纯净物;
(3)①7;②AD;③得到;O2-。
1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C.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答案】C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电子走开,则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示可知,氯原子需要电子,在反应中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钠原子不显电性,钠离子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示可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氯化钠,则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
A.含有2个质子 B.核电荷数为1 C.相对原子质量为4 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答案】B
【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故错误;
B、核电荷数=质子数,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因此核电荷数为1,故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因此相对原子质量=3,故错误;
D、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因此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故错误;
故选:B。
13、(2024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 。
A.O-16 B.Cl-35.5 C.Ag-108
(2)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 。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
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就不会存在误差
C.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
【答案】(1)B;(2)中子数;(3)21×a%+22×b%+20×c%;(4)CD。
【解答】解:(1)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Cl-35.5。
(2)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中子数。
(3)由题意可知,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为21×a%+22×b%+20×c%
(4)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但它对科学的发展是有价值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即使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也会存在误差,故选项说法错误。
C.随着科学的发展,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故选项说法正确。
D.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B;(2)中子数;(3)21×a%+22×b%+20×c%;(4)CD。
14、(1)假设1个甲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什么?写出过程。
(2)某尿素[CO(NH)2]样品(杂质不含氮元素)经化验含氮量为44.8%,则样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纯度)为多少?
【答案】(1)x=;(2)96%。
【解答】解:(1)设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则:,x=
答: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2)尿素[CO(NH2)2]的相对质量为:12+16+(14+1×2)×2=60;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6.7%;
则样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纯度)为≈96%。
答:样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纯度)为96%。
15、(2024 杭州一模)相对原子质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基准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基准的确定历经几代科学家的研究,下列是其历程的部分资料:
(1)若氢原子质量为a,氧原子质量为b,以道尔顿的原子量基准,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结合资料三,请推测斯达的原子量基准后来被取代的原因是 。
(3)现代科学将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C-12原子质量的做比较,即可得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利用的科学方法相似的是 。(可多选)
A.衡量物体质量的大小是以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为基准
B.水和酒精混合之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研究木星体积时,若地球体积被定为1,则木星体积为1321
D.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木块移动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
E.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大小不变
【答案】(1);
(2)氧有三种同位素,斯达所制定的基准没有指定是氧的哪一种同位素;
(3)AC。
【解答】解:(1)道尔顿提出以氢原子的质量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均与氢原子作比较得到原子量,则若氢原子质量为a,氧原子质量为b,以道尔顿的原子量基准,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氧有三种同位素,斯达所制定的基准没有指定是氧的哪一种同位素,所以斯达的原子量基准后来被取代;
(3)现代科学将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C-12原子质量的做比较,即可得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利用的科学方法相似的是衡量物体质量的大小是以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为基准,研究木星体积时,若地球体积被定为1,则木星体积为1321,故选:AC。
故答案为:(1);
(2)氧有三种同位素,斯达所制定的基准没有指定是氧的哪一种同位素;
(3)AC。/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2章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3节建构原子模型第2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和离子
1..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科学观念)
2.了解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科学观念)
3.理解离子的概念,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认识原子与离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观念)
1.国际上规定采用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将碳-12 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则每一份的质量为 1.661x10-27kg,其他原子的质量与1/12碳原子质量的 ,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氧原子与标准的比值:≈16,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m(O)=m(C)×1/12×16;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也可以从物理或化学用表中查找。
在一般的计算中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3.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4.在一般的计算中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5.钠原子与氯原子生成氯化钠过程示意图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钠原子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 (一种阳离子),氯原子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 (一种阴离子)。带有异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 ,形成了电 的氯化钠。
在许多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会因为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电荷的微粒称为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项目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关系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电性 呈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相互转化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相同点 相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分子、原子、离子和物质之间的关系,画出关系图
知识点一:相对原子质量
【案例1】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2 B.16 C.5 D.10
【对点训练1】国际上规定以碳12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已知铁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求:
(1)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保留整数)。
(2)铁原子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知识点2 离子
【案例2】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对点训练2】关于离子和原子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从电性上看,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
B.离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
C.从结构上看,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在离子中两个数不相等
D.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
1、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电子
2、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3、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氧气 C.金刚石 D.硫酸铜
4、2020年12月初,考古发掘队在三星堆遗址5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举世绝美的黄金面具。已知金(A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质子数是7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Au)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79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8个电子
D.该原子的核内有79个中子
5.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等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已知铟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 115,核电荷数为 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9 B.66 C.115 D.164
6.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以下是有关氯化钠的生产及用途的介绍,请用相关化学用语表示画线内容。
(1)未经加工的粗盐中往往含有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杂质,请写出两者符号: 。
(2)氯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氯气、碳酸钠等物质,请写出两者符号: 。
7.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
(1)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8、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是有一定质量的。
(1)已知钾原子质量为一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质量的3.25倍,则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已知Cu和Ag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4和108,则等质量的这两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较多的是 。
(3)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①乙酸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②乙酸可由乙醛制得,乙醛的化学式为C2Hx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x= 。
9、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首都北京举办。
(1)在冬奥会的赛场上,石墨烯“温暖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加热材料,也让身处冰雪赛场的人们多了一重温度保障。石墨烯化学式为 C(n),如图为其结构模型,则构成石墨烯的微粒是 (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的燃料,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m1,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2,则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字母表示)。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由 (填名称)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填离子符号)构成。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填名称)。
(2)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的示意图,图B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图A中发生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图B中水通电分解时,微观上 本身发生变化。故水通电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图B中所得物质d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x的值为 。
②图2中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有 。
③C在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所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1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C.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2、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
A.含有2个质子 B.核电荷数为1 C.相对原子质量为4 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3、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 。
A.O-16 B.Cl-35.5 C.Ag-108
(2)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 。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
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就不会存在误差
C.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
14、(1)假设1个甲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什么?写出过程。
(2)某尿素[CO(NH)2]样品(杂质不含氮元素)经化验含氮量为44.8%,则样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纯度)为多少?
15、相对原子质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基准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基准的确定历经几代科学家的研究,下列是其历程的部分资料:
(1)若氢原子质量为a,氧原子质量为b,以道尔顿的原子量基准,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结合资料三,请推测斯达的原子量基准后来被取代的原因是 。
(3)现代科学将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C-12原子质量的做比较,即可得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利用的科学方法相似的是 。(可多选)
A.衡量物体质量的大小是以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为基准
B.水和酒精混合之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研究木星体积时,若地球体积被定为1,则木星体积为1321
D.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木块移动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
E.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大小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