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一课《上学的路《上学啦》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艺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一课《上学的路《上学啦》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上学的路》、《上学啦》
第一课
(湘教版)一年级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拓展
05
课堂评价
06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文化理解
通过“看故事、听故事、说故事”,了解以往偏远山区学生上学之路的 艰险、困难,学习傈僳族学生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品质
能在节奏卡游戏中尝试即兴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上学啦》伴奏
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上学啦》
新课导入
老师从同学们的面貌中感受到了新学期的新气象。同学们,你们平常都是怎么上学的
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了解一下同龄孩子不同的上学之路。
看图思考
你们见过这样的上学路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并说一说他们 的上学之路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看图思考
你们见过这样的上学路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并说一说他们 的上学之路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看图思考
是的,多年前,我国西南山区部分偏僻乡村傈僳族孩子就是这样“溜索”上学的。现在,傈僳族孩子们还需要“溜索”上学吗 让我们通过“溜索女孩”余燕恰的故事来了解一下吧!
背景故事
“溜索女孩”余燕恰的故事
余燕恰八岁就要独自“溜索”上学了,她有没有退缩 你有什么 感想
背景故事
“溜索女孩”余燕恰的故事
余燕恰八岁就要独自“溜索”上学了,她有没有退缩 你有什么 感想
背景故事
“溜索女孩”余燕恰的故事
余燕恰八岁就要独自“溜索”上学了,她有没有退缩 你有什么 感想
背景故事
“溜索女孩”余燕恰的故事
余燕恰八岁就要独自“溜索”上学了,她有没有退缩 你有什么 感想
背景故事
我们通过新闻采访视频得知,余燕恰在国家资金和社会慈善基金的 帮助下,终于考上大学并顺利毕业。她好不容易走出大山,为什么又要回家 乡当医生呢 有没有同学能够分享 一 下你的思考 从她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 品质
不怕困难,自强不息,心怀感恩 … …
背景故事
是啊,不仅是“溜索女孩”成长了,她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了解一下吧!
背景故事
拓展欣赏
拓展欣赏《祖国之子》
其实,除了“溜索女孩”的家乡,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区也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让我们通过《祖国之子》的演唱视频,了解一下四川彝族地区孩子们的故事吧!
拓展欣赏
拓展欣赏《祖国之子》
拓展欣赏
拓展欣赏《祖国之子》
同学们感受到彝族孩子们的快乐与幸福了吗 接下来,就请大家选 择自己喜欢的动作,和他们一起律动,表达对今天美好生活的赞颂吧!
歌曲新授
一群三峡的乖娃娃正走在上学的路上,你们瞧!他们在上学的路上 都看到了什么
1.聆听歌曲《上学啦》,感受歌曲的情境和表达的情感。
让我们也走进三峡美丽的风光,随音乐踏着轻快的步伐走一走吧!
歌曲新授
1、老师准备了Xx 、X的节奏卡片各四张,请同学们用相应的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节奏游戏
2、找到规律了吗?请XX同学参与摆放节奏卡片,请其他同学将XX同学摆放的节奏拍击出来。
歌曲新授
3、全班同学随着《上学啦》的音乐拍击节奏
节奏游戏
4、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找一找:节奏记号XX 和 X 出现在哪里
节奏展示
我们再来听听歌曲,当老师唱到节奏记号XX 和 X 时,请同学们用相应的拍手和拍腿的动作参与律动。
歌曲学唱
三峡的孩子们高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他们想邀请我们一起歌唱 呢!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加入他们吧。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情绪。
欢快、活泼的
歌曲学唱
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
歌曲学唱
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下这首歌吧!
歌曲学唱
请同学们跟伴奏演唱歌曲,在有节奏记号“XX ”“x ”的地方,别忘了拍手或拍腿哦!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看图听故事了解了“溜索女孩”余燕恰的成长故事,也 学习了歌曲《上学啦》,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和感受了三峡娃娃们上学的愉快心 情。同学们课后可以将“溜索女孩”的故事分享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让这份 美好和感动继续传播,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第一课教学设计
课题 《上学的路》《上学啦》 单元 第一课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与一年级上册第一课《上学歌》遥相呼应, 都是以“孩子们上学”为主题内容。本课则除了内容组织形式上的新颖呈现 以外,更加突显了对低年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包含的主题思 想较为丰富。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教师切忌生硬地进行灌输, 而应尽可能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自然地 萌发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 目标 1.通过“看故事、听故事、说故事”,了解以往偏远山区学生上学之路的 艰险、困难,学习傈僳族学生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品质。 2. 能在节奏卡游戏中尝试即兴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上学啦》伴奏。 3. 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上学啦》。
重点 学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愉快的情绪。
难点 体会山区孩子上学的不易,通过歌曲感受他们上学时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教学,看图听故事 1. 踏步律动复习《上学歌》。 师导言: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让我们唱着快乐的歌、踏着轻快 的步伐走进我们的音乐教室吧! 师:老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了新学期的新气象。同学们,你们平 常都是怎么上学的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了解一下同龄孩子不同的上学之路。 2. 自主阅读《上学的路》。 师:你们见过这样的上学路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并说一说他们 的上学之路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师:是的,多年前,我国西南山区部分偏僻乡村傈僳族孩子就是这样“溜 索”上学的。现在,傈僳族孩子们还需要“溜索”上学吗 让我们通过“溜 索女孩”余燕恰的故事来了解一下吧。 3.讲述“溜索女孩”余燕恰的故事,背景音乐为《祖国之子》。 (师播放与余燕恰故事相关的新闻视频素材,并讲述余燕恰的成长故事。) 师:余燕恰八岁就要独自“溜索”上学了,她有没有退缩 你有什么 感想 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通过新闻采访视频得知,余燕恰在国家资金和社会慈善基金的 帮助下,终于考上大学并顺利毕业。她好不容易走出大山,为什么又要回家 乡当医生呢 有没有同学能够分享 一 下你的思考 从她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 品质 生:不怕困难,自强不息,心怀感恩 … … 师:是啊,不仅是“溜索女孩”成长了,她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了解一下吧! ( 师 PPT 播放怒江上新建的桥梁,余燕恰家乡的新农村、新楼房等素材 图片。) 4.拓展欣赏《祖国之子》。 师:其实,除了“溜索女孩”的家乡,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区也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让我们通过《祖国之子》的演唱视 频,了解一下四川彝族地区孩子们的故事吧! 师:同学们感受到彝族孩子们的快乐与幸福了吗 接下来,就请大家选 择自己喜欢的动作,和他们一起律动,表达对今天美好生活的赞颂吧! (设计意图:尽管是看图听故事的课型,教师也可以积极融入音乐元素。 导入部分和随音乐律动环节,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能使学生多 方位、多层次获得审美感知;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比自己和以往贫困山区 孩子的上学之路,能直观感受山区孩子上学路途之艰难,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情感教育;在聆听老师讲故事的环节,通过提前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使学生了解“溜索女孩”余燕恰成长经历的同时,也深刻感知她的优良 品质。) 二、创设情境,随乐律动 1.聆听歌曲《上学啦》,感受歌曲的情境和表达的情感。 师:一群三峡的乖娃娃正走在上学的路上,你们瞧!他们在上学的路上 都看到了什么 2.随乐律动,恒拍踏步,感受《上学啦》的节拍。 师:让我们也走进三峡美丽的风光,随音乐踏着轻快的步伐走一走吧! 3.随乐律动,1~3乐句踏恒拍,第4个乐句小跑。 (设计意图:低年龄段的音乐教学中,建立稳定的拍感是非常重要的。本 课从《上学歌》的踏步律动到《上学啦》的踏步律动都是为了给一年级的学 生建立稳定恒拍感。在恒拍的基础上,结合音乐情境加入小跑的律动,既增 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音乐整体结构的感知。) 三、节奏游戏 1.节奏卡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准备Xx 、X的节奏卡片各四张,随意进行组合摆放,请 学生用相应的声势动作参与表现。待学生找到规律后可以让学生参与摆放节 奏卡片,并能将自己摆放的节奏拍击出来。 XX : 拍手 X : 拍腿 游戏步骤: (1)请一位同学用Xx 、X 的节奏卡片随机摆出(1~2小节)节奏。 (2)班上其他同学根据他摆出的节奏用相应的声势动作表现出来。 (3)全班同学随着《上学啦》的音乐拍击节奏。 2.聆听教师范唱曲谱,找出曲谱中的XX 和 X 的节奏。 师: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找一找:节奏记号XX 和 X 出现在哪里 3.教师再次范唱曲谱,学生进行声势律动。 师:我们再来听听歌曲,当老师唱到节奏记号XX 和 X 时,请同学们用 相应的拍手和拍腿的动作参与律动。 (设计意图: 四分、八分节奏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就已经接触并且比较熟悉的节奏型。本环节,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即兴创编, 让学生在节奏创编游戏中掌握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创编的过程也遵循了低年 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一个小节的创编开始,层层递进,最后在律动游戏 中享受创编与艺术表现的乐趣。) 四、歌曲学唱 1.聆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三峡的孩子们高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他们想邀请我们一起歌唱 呢!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加入他们吧。 2.熟读歌词。 (1)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 (2)播放录音伴奏,学生随音乐朗读歌词。 3.课桌舞参与表现。 (1)教师示范课桌舞,同学们观察动作特点。(歌词重复时动作就重复) (2)教师示范课桌舞,学生猜猜动作表现什么情境。 (3)学生逐句学习课桌舞。 (4)教师弹琴,学生边唱歌词边表演课桌舞。 (5)学生随伴奏音乐表演课桌舞。 (设计意图:用课桌舞的形式来表现歌曲,不仅能进一步增强歌曲的情 感表达,也能帮助学生增强肢体语言的表达和协调能力,最终增强艺术表 现力。) 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看图听故事了解了“溜索女孩”余燕恰的成长故事,也 学习了歌曲《上学啦》,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和感受了三峡娃娃们上学的愉快心 情。同学们课后可以将“溜索女孩”的故事分享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让这份 美好和感动继续传播,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