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第一课时 认识民法典
目标素养 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 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的生产 生活密不可分。 2.理解实施民法典的意义。 3.理解民法典规定的从事民事活 动的基本原则。 法治观念:认识到民法典与我们的一
生息息相关,运用民法典的规定调整
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道德修养:懂得民法典中融入的道德
内容。
政治认同:理解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
治国理念。
第一课时 认识民法典
新知预习 导学
知识点 走近民法典
1.民法典是一部怎 样的法律?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
利、生活幸福、__________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
的法律。
2.实施民法典有什 么意义? 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
______、公平、______、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
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3.民法典怎样体现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的治国理念? 民法典注重融入____________________,彰显中华
传统美德和__________、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
人品德。
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
人格尊严
稳定
透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公德
4.民法典规定的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平等、______、公平、______、守法和__________、绿色等基本原则。
续表
自愿
诚信
公序良俗
情境导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
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和保障书,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等,小到缴
纳物业费、离婚等,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谈一谈】谈谈你对民法典的了解。
【查一查】民法典有哪些和我们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法律条文?请
列举两条。
第一课时 认识民法典
重点直击 导析
明辨是非
错误观点 宪法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正确观点(1)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
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
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2)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
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
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错误观点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国家和社会
治理只需要法律发挥作用。
正确观点(1)民法典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坚持
依法治国,运用法治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要发挥法
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
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针对训练
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下列观点与这句话的含义一致的
是( )
D
①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的一部法律 ②民法典只调整平等
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③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法
典 ④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厦的重要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我国民法典第一条开宗明义地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立
法目的之一。这表明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需要( )
B
A.发挥道德的价值引领作用 B.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C.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D.党和政府带头尊法学法守法
3.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为了调整社会成员之间
的利益关系,民法典规定了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我们从事民
事活动的指南。这些基本原则包括( )
B
①平等 ②特殊 ③绿色 ④利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一课时 认识民法典
素养达标 导练
基础巩固
1.不能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一直是公众的呼声。民法典用法律的
形式鼓励和保护见义勇为行为,消除了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这说明
实施民法典( )
A
A.能够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B.能够维护我们的所有权益
C.让我们的社会没有任何矛盾 D.能保证每个人都见义勇为
2.阅读下列法律条文,我们体会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D
A.法律比道德重要
B.道德比法律重要
C.法律和道德各自独立,没有联系
D.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3.观察下图,对图中人物的言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C
A.卖家的意愿发生了变化,签订的合同无效
B.卖家的主张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正确的
C.卖家的行为违背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不履行合同的违法行为
D.房价暴涨,情况发生了变化,卖家有权变更或撤销合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
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就是指公共秩序。下列行为
属于遵守公共秩序的是( )
C
①在旅游景区自觉排队 ②经常打扫自己的房间 ③在图书馆保持安静
④过马路走斑马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能力提升
5.下列民法典的条文要求公民( )
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 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 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 部门。 第三百一十七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
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
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
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A
①做到诚实守信 ②坚持公平原则 ③做好事不能获取任何回报 ④依法
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4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以来的第四个“民法典宣
传月”,主题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其间,某市税务部门开展50多场
民法典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入企上门进行普法宣传,联合法院、
公安局等开展普法活动等形式,向广大市民、企业代表普及民法典知识、
讲解最新的税惠政策、解答税费问题,推动民法典和税法知识深入人心。
该活动产生影响的顺序应为( )
B
①营造崇尚法律的社会氛围 ②创新法治宣传活动形式 ③快速增强公民
的法治意识 ④引导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A.②→①→③ B.②→④→① C.④→②→① D.④→③→①
综合拓展
7.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
法律。民法典共7编、1260条,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
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某校
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围绕民法典相关内容进行学习。
民法典(节选)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
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结合民法典第一章第一条的内容,说说实施民法典的意义。
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
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2)以下是日常生活中违反民事活动基本原则的行为,请指出他们违
反了什么原则。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违背的民事活动
的基本原则
李某在服装店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店主 强迫其购买。 ①
张某明知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是赝品,仍将其 当作真迹卖给他人。 ②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违背的民事活动
的基本原则
王某经常在住所和朋友聚会至深夜,大声喧 哗、播放音乐。 ③
陈某在市场卖菜,经常有缺斤少两的行为。 ④
①自愿原则 ②诚信原则 ③公序良俗原则 ④平等原则
续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