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保护人身权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保护人身权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第二框 保护人身权
学习目标 1.知道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 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2.理解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 保护肖像权的要求,保护隐私 权的意义。 健全人格:坚持生命至上,认识到生命
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
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护人身权,同侵
犯人身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第二课时 保护人身权
新知预习 导学
知识点一 人身权的重要性、内容
1.拥有人身权有什么意义 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________地生活。
2.人身权的内容有哪些? 人身权包括________、健康权、肖像权、________等。
有尊严
生命权
隐私权
知识点二 法律保护人身权
1.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 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
的______,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2.怎样保护生命和健康? (1)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
__________和请求__________。
(2)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_____
_______的事情。
3.什么是肖像? 肖像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______________,再现了个人基
本特征。
基础
依法自卫
法律保护
生命和健康
有形识别标志
4.法律怎样保护肖像权? (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2)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______、______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什么是隐私? 隐私是我们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
间、私密活动、__________。
续表
丑化
伪造
使用
公开
私密信息
6.法律规定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有什么意义? (1)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
生活的____________,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______。
(2)有助于形成良好的_____________,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续表
自由与安宁
侵扰
社会风尚
情境导思
当前,使用表情图成为初中生之间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然而,这
种方式引起不小风波:某班学生小洋未经允许,把其他同学的照片做成
各种各样的表情图,发到网络社交平台上,给这些同学造成了很大的精
神压力……
为此,班级展开了激烈讨论,同学们纷纷发表观点。小洋认为:“我
愿意制作谁的表情图,就制作谁的,这是我的权利。”
【辨一辨】小洋的观点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第二课时 保护人身权
重点直击 导析
明辨是非
错误观点 凡是未经本人允许而使用其肖像的行为都侵犯了公民的
肖像权。
正确观点(1)法律保护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
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2)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错误观点 隐私仅指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信息。
正确观点 隐私既包括我们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
密信息,也包括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
针对训练
1.2024年8月8日,2024年广西“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南宁主会场系列活
动在南宁市青秀区柳沙体育公园开幕。开幕式上,拔河、气排球等丰富
多彩的健身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群众2000多人参与,营造出全民健身
的热烈氛围。举办此活动有利于( )
D
①维护社会秩序正常运行 ②维护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③积极推进健
康中国建设 ④鼓励公民守护生命、爱护身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图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B
A.隐私权 B.肖像权 C.财产权 D.荣誉权
3.道德与法治课上,小丽同学展示了自己
整理的几幅图。图中人物的行为涉嫌侵犯
公民的隐私权的是( )
C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父母偷看女儿的日记,侵犯了女
儿的隐私权,①符合题意。超市保安搜身,
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②不符合题意。偷听他人谈话,侵犯了他人的
隐私权,③符合题意。盗取个人信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④符合题意。
第二课时 保护人身权
素养达标 导练
基础巩固
1.“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这
句话表明我们应积极维护自己的( )
C
A.受教育权 B.自尊心 C.人身权 D.自信心
2.随着自媒体、短视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随手拍摄各种照片和视频
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分享。在以“随手拍摄他人照片或视频侵权还是不侵
权”为题的辩论赛中,双方提出以下观点。如果你是评委,你认为正确
的是( )
①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随意拍摄他人不构成侵权
②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则会造成侵权
③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拍摄,要视具体情况判定是否
侵权
④按照法律要求,拍摄他人的违法行为并实名上传至合法平台,不构成
侵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3.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其存
在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保护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
世界不被侵扰。下列内容不属于个人隐私的是( )
C
A.个人活动:指与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个人的正常生活
B.个人信息:如个人的财产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婚恋情况、社会关系、
电话号码、兴趣爱好等
C.公司的财务状况、商业机密、客户信息等
D.私人空间:指个人生活中不愿被他人侵入的物理空间,如住宅、宾馆
房间等
能力提升
4.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等权利。当我们的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 )
D
①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②不惜一切代价维护权利 ③寻求老师和家长的
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利 ④寻求国家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身合
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36岁的王某因涉嫌抢劫罪被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
15年,引起各方关注。当地普法部门联合电视台对庭审过程进行拍摄报
道。王某认为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并委托律师向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电视台的行为( )
D
①侵犯了王某的名誉权和肖像权 ②侵害了王某的肖像权和隐私权 ③是
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没有侵犯王某的肖像权 ④依法报道违法犯
罪案件,未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综合拓展
6.隐私,是指与公众无合法关联的私事,它涉及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重要的人格属性。重视和保护隐私,也是人类迈入文明社会的重要
标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随着网络搜索工具的广泛使用,侵
害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时常发生。为此,某班决定以“隐私权的保护现状
及对策研究”为主题开展调查活动。
(1)请你帮他们安排一个恰当的活动步骤,使调查能顺利开展。
①整理资料,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②撰写调查报告。
③制订调查计划,拟定调查提纲,明确组员责任。
④开展调查活动,搜集相关资料。
恰当的活动步骤是:__________。
③④①②
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以下现象:
现象一 部分被调查者表示父母有时候会偷看自己的日记,但因为是父
母,所以只能忍气吞声。
现象二 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如果别人侵犯自己的隐私,自己会感到非常
气愤,但看到网上有人对其他人进行搜索,就忍不住跟着参
与。
现象三 部分被调查者表示经常会收到一些垃圾短信,自己的个人信息
怎么泄露的?对此,自己感到无可奈何。
(2)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一个调查发现的现象,谈谈你对上述被调
查者行为的认识。
现象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父母有时候会偷看自己的日记,但因为是父
母,所以只能忍气吞声。这种行为虽然是理解、体谅父母的表现,但父
母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所以应该主动和父母沟通,告诉他们侵
犯了自己的权利,要求停止侵害。
现象二: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如果别人侵犯自己的隐私会感到非常气愤,
但看到网上有人对其他人进行搜索,就忍不住跟着参与。这是盲目从众
心理的表现,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现象三:部分被调查者表示经常会收到一些垃圾信息,对此,自己感到
无可奈何。这是没有做到依法维权,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
(3)为改善以上情况,老师要求同学们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说
明理由。(可参照下面的示例)
示例:
方案: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
理由:符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追究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提
供法律保障。
方案一:在全社会开展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理由:
为尊重他人的隐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方案二: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律知识讲座。理由:普及法律知识,
增强家长的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