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2024-2025学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思想理念的重要性1思想理念的内涵2自学导航(P50-53)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艺传统习俗传统文学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中医药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技艺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1)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做法: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②要用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历久弥新结合实际,说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对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影响的例子。例如: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理念: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尊重自然规律。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指导着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例如,中国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等,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不仅改善了国内生态环境,也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历久弥新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中汲取了哪些智慧?请结合生活举例说明。例如: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尊重自然规律。生活实例:在现代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例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行为,都是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具体表现。通过这些小行动,我们可以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有什么重要性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辩证思维:受道家、儒家等思想启发,如老子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国人习惯用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观点看待事物,遇到困难时能看到转机,顺利时也会居安思危。- 道德规范: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准则,深刻影响着人们行为。如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以诚信为本,注重承诺;在家庭中,遵循孝道,尊敬长辈、关爱晚辈。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3.思想理念的作用/价值?笔记梳理①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②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着历久弥新的魅力。③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蓝色字体)生活观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墨竹图题诗》上述名言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探究与分享雨水清明大暑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大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出自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天”的含义十分丰富,当代人一般将其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相关链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十年禁渔”“斧斤以时入山林”“美丽中国建设”“永续发展”“并不意味着消极被动地屈从于自然,也不意味着为所欲为,而是适度合理的范围内开发自然、造福人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之路。”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相关链接“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 “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革故鼎新”源于《周易》的《革卦》与《鼎卦》。 【解释】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中国伦理学史》。针对清朝未年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面,指出“故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改革开放商鞅变法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当前,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要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探究与分享阅读书本第53页“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庶 :即增加人口。富 :即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问题。教 :即教育。 孔子的“庶、富、教”思想 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治国理念,旨在通过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和教育来达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孔子的“庶、富、教”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了经济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和文化建设,从而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一个国家有了充足的人口→使民众富裕起来→并进行教化“庶、富、教”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知识链接①制国有常,利民为本。——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讲述的是只有以民为本才是最为根本的治国方略。“制国”即治理国家,“常”则是不变的原则。这句话的大意是,治理国家有着一定的原则,即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②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宋·苏轼《荔枝叹》登,丰收。瑞,祥瑞、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不饥不寒,这就是最大的祥瑞。这句话说的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就是最大的成就,表现了强烈的民本思想。④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明·庄元臣《叔苴子·外篇》身为君王,一定是先亲近人民百姓,然后人民百姓才能够归附于他。君王一定是先背叛了人民百姓,然后百姓才会背叛他。体现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民本思想历史事件参考: ①林则徐为民请命;②晏子智救伤槐女;③管仲九惠之教;④范仲淹曲线赈灾。③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其中。“常”是固定不变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是圣人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想法,他们总是以百姓的意志为转移。这是老子规劝君王的话,意在告诚统治者,一切决议均应从民意出发。利民惠民、安民富民古语参考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P51-P53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笔记梳理学以致用——连一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民有所求、政有所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课堂小结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作用内涵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助于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惠民利民、安民富民1.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是个统一体,彼此是相通相依、和谐共存的。这个理念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顺应天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体现了( )A.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C.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课堂练习B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选项中与这句话蕴含相同思想理念的是(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B.春生夏长,秋收冬藏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A3.2024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这体现了(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