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共30张PPT)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4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共30张PPT)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1977--2018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提高森林覆盖率呢
(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人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下册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第四节
学习目标
1.概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用于构建植物体自身,而且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学习目标
2.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3.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4.认同保护植被的重要意义。
新知探究
植物能够完成哪些生理过程?哪些过程可能对环境有好处?
有机物 + 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
吸收水、运输水、散失水
1.构建植物体
(1) 的组成成分主要是有机物。
(2)植物体的 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3)植物体 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物。
植物细胞
各个器官
生长过程
2.养育了其他生物
(1)为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 来源。
(2)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命活动 。
食物
所需要的能量
食草动物
直接以植物为食
食肉动物
间接以植物为食
腐生生物
分解动植物遗体
获得物质和能量
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只有表面的一薄层,这一薄层称为生物圈。
02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观看图3-22 ,结合学过的知识,描述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思考:
(1)植物是怎样参与水循环的?
(2)在水循环过程中植物起哪些作用?
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是如何吸收水的?
哪个结构将水分由下往上运输?
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到大气中的?
回顾旧知
导管
通过根尖成熟区的根毛
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以水蒸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
(1)植物是怎样参与水循环的?
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水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蒸腾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这说明热带雨林对促进水循环具有什么意义?
(2)在水循环过程中植物起哪些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对比右侧两幅图片,请说一说植物的作用。
植物的茎和叶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森林。
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有机物的
分解过程
生物的
呼吸作用
消耗氧气 产生二氧化碳
化石燃料的
燃烧过程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想一想: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是需要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哪些生命活动又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随着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使森林绿地急剧减少。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
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早日实现碳中和,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
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碳排放量
人类生产活动中,会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这些气体的总量称为碳排放量。
同学们请参考教材P47“分析 · 讨论”——了解什么是碳中和?
碳吸收量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人类也可以采用工程技术,生态措施等将二氧化碳封存起来,这些被吸收和封存的气体总量成为碳吸收量。
碳中和
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工林面积达80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
实现碳中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实行节能减排、能源转型,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①减少碳排放量
实现碳中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植树造林,进行生态保护,通过植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②增加碳吸收量
还可以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捕获和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增加降水,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
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既提供构建“身体”的材料,又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哪些?
作为生物圈的一员,为了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应该在护绿、低碳上多作贡献。
阅读教材P48:为了保护植被,国家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讨论: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随堂检测
2.关于植被在自然界水循环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植被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
B.植被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环境湿度
C.植被能够促进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
D.没有植被,水循环将无法进行
D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 )
①水来源 ②氧气来源 ③食物来源 ④能量来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我们每种下一棵树,能让“碳中和”进度前进一小步,因为树木能进行(  )吸收二氧化碳。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运输作用 D.吸收作用
A
4.2024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
为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出行有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
B.植树造林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使用一次性筷子能推动低碳发展
D.清洁能源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碳的排放
5.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以下对绿色植物的认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C.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C
A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