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专题02 物质的微观结构【考题猜想】(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专题02 物质的微观结构【考题猜想】(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物质的微观结构
考题猜想
题组猜想 内容
题组一 原子内部结构——微粒数量判断
题组二 化学符号的意义
题组三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题组四 电解水实验
题组五 化合价的计算
题组六 化学式的书写
题组七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题组八 质量比、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计算
题组一 原子内部结构——微粒数量判断
1.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据统计,月球上的He﹣3可以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碳原子,则核电荷数为2的“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个质子,    个中子。
2.如图为小温制作的原子模型,两个圆圈上的小球模拟电子,中心的7个小球构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氮原子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上
D.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电子构成
3.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采样,科学研究院团队将对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的钛(Ti)含量进行研究。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核外电子数为是22。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  )
A.71 B.49 C.27 D.22
4.193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结构的是(  )
A.A B.B C.C D.D
5.X2+、Y2﹣核外都有10个电子,下列对于X、Y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X、Y的原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
B.两种离子共有20个质子
C.X、Y的原子核内各有10个质子
D.X的核电荷数小于Y的核电荷数
题组二 化学符号的意义
6.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
①—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②2Ca2+—2个钙离子
③O2—2个氧原子
④—钠离子
⑤2H2O—2个水分子
⑥2H—2个氢元素
⑦FeCl2—氯化亚铁
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⑦ C.①④⑤⑥ D.①②⑤⑥
7.“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其中化学符号含义丰富。现有四种化学符号:①2H2;②Fe3+;③3C;④N2。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     ;②中“3+”表示     ;
(2)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填序号)。
8.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2H2中两个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    、    。
(2)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H2O  。
9.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H表示氢元素的个数为2个
B.H2表示1个氢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
C.H表示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
D.Cu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0.H2O中2的意义是     。
中2﹣表示     。
2O3中“2”所表示的意义是     。
中的2表示     。
11.(1)用符号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2个亚铁离子     ;5个甲烷分子     ;3个氖原子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写在相应位置。
①CO2 ② ③ ④2NH3
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表示分子的个数     。
(3)现有铁屑、硫粉、硫化亚铁、氧化汞和海水五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小钱参照二歧分类检索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请分析丙是     ,2b处应填写     。
题组三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2.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下列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
(1)表中第14号元素的符号是     。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元素名称为     元素。
13.2024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90周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核废水放射性元素氚3H在图中位置     (填序号)。
(2)门捷列夫预测了镓(Ga)元素的存在,并命名为“类铝”(与铝化学性质相似),镓应该在   族。
(3)观察每一周期元素,你有什么发现     。(写出一条)
14.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1)请写出镁离子的离子符号     。
(2)表中位于第2周期、ⅦA族的元素,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
(3)第13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氯化钠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     。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据图回答问题:
(1)①表示的是     元素。
(2)关于①②③三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③<②
B.核外电子数①=②
C.②和③处于同一周期
16.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原子在第5周期
B.铷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7
C.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铷原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1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原子质量为12.01g
B.X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D.X原子的中子数为14
题组四 电解水实验
18.如图是验证水的组成的装置。a、b是两个连通并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是带活塞的尖嘴管),c为连接在a、b中间的漏斗,a、b管下端是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实验步骤如下:
(1)先将活塞打开,然后从c处将水倒入装置中,使a、b玻璃管中充满水,关闭活塞后再接通电源。
(2)打开电源开关,几分钟后在a、b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填空:
①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
②c管中液体的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mL或     mL.
19.如图为“富氢水杯”,宜称水中富含氢气对人体有益,据图回答问题。
(1)“富氢水杯”的工作原理是电解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产生氢气的电极与电源的    相连。
(2)查阅资料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20℃时,1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氢气体积为0.001毫升,因此常温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氢气,那么可以增强氢气溶解性的方法有     。(填升温或降温)
(3)理论上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氢气,则实验能收集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     1:2(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
20.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溶液导电性(氢氧化钠质量在电解过程中不会减小),以加快电解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时,甲装置的A试管收集的是     气体。
(2)如果甲装置的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4毫升,则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毫升。
(3)对比甲、乙两个简易装置,请选择其中一个装置并说出其明显的优点     。
题组五 化合价的计算
21.由于工业的发展,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水的净化处理一直是受到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某些含Al3+、Fe3+的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如聚合硫酸铁,其化学式为[Fe2(OH)m (SO4) 3﹣]n,式中m不可能为(  )
A.6 B.4 C.3 D.2
22.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是小科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举例及分析】
(1)NaCl、CuO、Fe2O3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   (从电子得失角度回答)。
(2)H2O、SO2、CO2中氢、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4,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3)HCl、H2S、CH4中氯、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
【得出结论】
(4)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而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常显正价,与氢化合时常显     价。
23.A、B、C、D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碳、氧、氢三种原子,则氧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是(  )
A. B.
C. D.
24.美国“9 11”恐怖袭击事件中,毁坏的建筑物散发出大量石棉,人吸入石棉纤维易患肺癌.石棉的化学式为:Ca2MgxSiyO22(OH)2 其中硅的化合价为+4价,该化学式中x、y的值分别是(  )
A.3、8 B.8、3 C.8、5 D.5、8
25.晶体熔化实验时用到的海波化学名称为硫代硫酸钠(Na2S2O3),其中硫代硫酸根离子)的结构与硫酸根离子类似,相当于将硫酸根离子中的一个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则中两个硫原子的化合价为(  )
A.+2、+2 B.﹣2、+4 C.﹣2、+6 D.﹣2、+8
26.某元素氧化物的分子量为a,其相同价态硫酸盐(定义:硫酸根离子与其它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量为b,则该元素的化合价数值可能是(  )
A. B. C. D.
27.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并收集气对其性质进行探究。过氧化氢(H2O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2 C.+1 D.﹣1
28.下列物质中指定元素按化合价由高至低顺序排列的是(  )
A.锰元素:MnO2 K2MnO4 KMnO4
B.氧元素:O2 H2O H2O2
C.碳元素:CO2 CO CH4
D.氯元素:KClO3 KCl Cl2
题组六 化学式的书写
29.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类推法就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推出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结论的方法。请用此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6、+4是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2SO4和Na2SO3;以此类推,+5、+3是氮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NO3和     (填化学式)。
(2)氢的氧化物有:水(H2O)与过氧化氢(H2O2);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与过氧化钠(Na2O2);以此类推,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
30.已知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下列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MCl3 B.M(NO3)2 C.M2(SO4)3 D.M(OH)3
31.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
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1),也可简写为图(2);如环丁烷,化学式C4H8,结构图如图(3)。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图(4),该物质的名称是:    ,化学式为:    。
32.如图所示,甲模型表示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的组合,乙模型表示失去两个电子的镁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的组合,则丙模型可以表示的化学式是(  )
A.FeCl3 B.Fe2S3 C.H2S D.MnO2
题组七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3.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34.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kg,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则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
A.kg B.kg C.kg D.kg
35.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硫原子的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36.已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g,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g,则一个NO2分子的质量为   g;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均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7.某蛋白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经测定其中含硫0.64%,则这种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00 B.1000 C.10000 D.10
题组八 质量比、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计算
38.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w(S)=a%,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w(O)为    。(用题干中的字母表示)
39.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
(1)“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2)多少克“小狗烯”中含31.2克的碳元素?
(3)碱性品红(化学式C20H20ClN3)用于棉、人造纤维、纸张、皮革的印染,也用于喷漆、墨水等。现有“小狗烯”和碱性品红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则含氢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40.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写出解题过程)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     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41.华夏之美,灿若繁花。中国古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色彩,又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桃红、凝脂、湘叶、群青、沉香……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独特的化学内涵。
(1)桃红: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古代的桃红胭脂可由红花汁制成,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C15H12O6),红花素(C15H12O6)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氧两元素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14.4克红花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2.现有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g,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g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请回答:
(1)CuO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u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若该物质为纯净物,则该物质是     。
(3)若该物质是混合物,它的组成情况有     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物质的微观结构
考题猜想
题组猜想 内容
题组一 原子内部结构——微粒数量判断
题组二 化学符号的意义
题组三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题组四 电解水实验
题组五 化合价的计算
题组六 化学式的书写
题组七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题组八 质量比、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计算
题组一 原子内部结构——微粒数量判断
1.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据统计,月球上的He﹣3可以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碳原子,则核电荷数为2的“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个质子,    个中子。
【答案】2;1。
【解答】解:由“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碳原子可知,“C﹣13”中的13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He﹣3”中的3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氦的核电荷数是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即氦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3﹣2=1。
故答案为:
2;1。
2.如图为小温制作的原子模型,两个圆圈上的小球模拟电子,中心的7个小球构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氮原子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上
D.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电子构成
【答案】B
【解答】解:A、由原子结构可知,该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则核内有3个质子,因此该原子是锂原子,故A说法错误;
B、由原子结构可知,该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则核内有3个质子,那么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故B说法正确;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和4个中子上,故C说法错误;
D、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则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质子构成,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3.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采样,科学研究院团队将对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的钛(Ti)含量进行研究。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核外电子数为是22。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  )
A.71 B.49 C.27 D.22
【答案】D
【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Ti的核外电子数为是22,故其核内质子数为22。
故选:D。
4.193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结构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答】解:氚的原子核是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核外由一个电子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X2+、Y2﹣核外都有10个电子,下列对于X、Y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X、Y的原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
B.两种离子共有20个质子
C.X、Y的原子核内各有10个质子
D.X的核电荷数小于Y的核电荷数
【答案】B
【解答】解:A、X2+、Y2﹣核外都有10个电子,X2+是X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Y2﹣是是Y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X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Y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Y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核内质子数不变,则两种离子共有12+8=2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B选项的解析,X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Y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X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Y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则X的核电荷数大于Y的核电荷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题组二 化学符号的意义
6.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
①—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②2Ca2+—2个钙离子
③O2—2个氧原子
④—钠离子
⑤2H2O—2个水分子
⑥2H—2个氢元素
⑦FeCl2—氯化亚铁
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⑦ C.①④⑤⑥ D.①②⑤⑥
【答案】A
【解答】解:①单质化合价为零,所以—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正确;
②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所以2Ca2+—2个钙离子,故正确;
③O2—1个氧分子、氧气,故错误;
④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所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错误;
⑤2H2O—2个水分子,故正确;
⑥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2H—2个氢原子,故错误;
⑦FeCl2—氯化亚铁,故正确。
故选:A。
7.“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其中化学符号含义丰富。现有四种化学符号:①2H2;②Fe3+;③3C;④N2。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     ;②中“3+”表示     ;
(2)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填序号)。
【答案】(1)2个氢分子;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2)④。
【解答】解:(1)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①2H2表示2个氢分子;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②中“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答案为:2个氢分子;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2)N2表示氮气这种物质,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④。
8.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2H2中两个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    、    。
(2)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H2O  。
【答案】(1)2个氢气分子;一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2)H2O。
【解答】解:(1)分别写出2H2中两个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为:2个氢气分子、一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2)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H2O。
故答案为:(1)2个氢气分子;一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2)H2O。
9.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H表示氢元素的个数为2个
B.H2表示1个氢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
C.H表示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
D.Cu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B
【解答】解: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错误;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则H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正确;
C、H表示氢原子,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故C错误;
D、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则Cu2+表示1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D错误;
故选:B。
10.H2O中2的意义是     。
中2﹣表示     。
2O3中“2”所表示的意义是     。
中的2表示     。
【答案】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2个臭氧分子;氢原子的质量数为2。
【解答】解:H2O中2的意义是: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2O3中“2”所表示的意义是2个臭氧分子;
的2表示表示氢原子的质量数为2
故答案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2个臭氧分子;氢原子的质量数为2。
11.(1)用符号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2个亚铁离子     ;5个甲烷分子     ;3个氖原子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写在相应位置。
①CO2


④2NH3
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表示分子的个数     。
(3)现有铁屑、硫粉、硫化亚铁、氧化汞和海水五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小钱参照二歧分类检索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请分析丙是     ,2b处应填写     。
【答案】(1)2Fe2+;5CH4;3Ne;O2。
(2)②;④。
(3)氧化汞;只含有一种元素。
【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亚铁离子表示为2Fe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其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5个甲烷分子表示为5CH4;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氖原子表示为3Ne;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气分子,表示为O2。
(2)①C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②O中“2”表示氧化镁的化合价为+2价;
③中“2”表示1个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
④2NH3中“2”表示2个氨气分子;
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是②;表示分子个数是④。
(3)现有铁屑、硫粉、硫化亚铁、氧化汞和海水五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丙中不含有铁元素是氧化汞。2b处应填写只含有一种元素。
故答案为:(1)2Fe2+;5CH4;3Ne;O2。
(2)②;④。
(3)氧化汞;只含有一种元素。
题组三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2.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下列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
(1)表中第14号元素的符号是     。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元素名称为     元素。
【答案】(1)Si;
(2)27;
(3)氧;
【解答】解:(1)表中第14号元素是硅,其元素符号是Si;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中子数+质子数=13+14=27;
(3)Ne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原子序数为10,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2﹣核外电子数为10,M2﹣是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M原子质子数为8,其名称为氧元素。
故答案为:
(1)Si;
(2)27;
(3)氧;
13.2024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90周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核废水放射性元素氚3H在图中位置     (填序号)。
(2)门捷列夫预测了镓(Ga)元素的存在,并命名为“类铝”(与铝化学性质相似),镓应该在   族。
(3)观察每一周期元素,你有什么发现     。(写出一条)
【答案】(1)①。
(2)ⅢA。
(3)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解答】解:(1)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氚(3H)是氢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其质子数为1,与氢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应与氢元素相同。观察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氢元素位于第一周期的第IA族,对应图中的①位置。所以,核废水放射性元素氚(3H)在图中的位置是①;故答案为:①。
(2)门捷列夫预测了镓(Ga)元素的存在,并命名为“类铝”,说明镓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观察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发现它位于第三周期的第IIIA族,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与铝化学性质相似的镓元素也应该位于第ⅢA族;故答案为:ⅢA。
(3)观察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周期元素,我们可以发现多个规律,其中一条明显的规律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进行排序的,而原子序数又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即等于原子的质子数,也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使得外层电子更加稳定地排布在更远的轨道上,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故答案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14.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1)请写出镁离子的离子符号     。
(2)表中位于第2周期、ⅦA族的元素,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
(3)第13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氯化钠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     。
【答案】(1)Mg2+;
(2)9;
(3)Al2O3;
(4)+1。
【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2)表中位于第2周期、ⅦA族的元素是氟元素,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9,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质子数为9。
(3)第13号元素是铝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4)氯化钠中氯元素显﹣1价,设钠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0,则x=+1。
故答案为:
(1)Mg2+;
(2)9;
(3)Al2O3;
(4)+1。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据图回答问题:
(1)①表示的是     元素。
(2)关于①②③三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③<②
B.核外电子数①=②
C.②和③处于同一周期
【答案】(1)O;
(2)C。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布规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①的原子序数为8,为氧元素,故答案为:O;
(2)A、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布规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③>②,故A说法错误;
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①②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相等,故B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②和③处于同一周期,故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16.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原子在第5周期
B.铷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7
C.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铷原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C
【解答】解:A、由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铷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7,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铷、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铷原子与钠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纵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原子质量为12.01g
B.X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D.X原子的中子数为14
【答案】D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碳的原子质量为12.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B、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为铝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相同,铝、硅位于同一周期,铝、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碳和铝、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7;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27﹣13=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题组四 电解水实验
18.如图是验证水的组成的装置。a、b是两个连通并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是带活塞的尖嘴管),c为连接在a、b中间的漏斗,a、b管下端是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实验步骤如下:
(1)先将活塞打开,然后从c处将水倒入装置中,使a、b玻璃管中充满水,关闭活塞后再接通电源。
(2)打开电源开关,几分钟后在a、b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填空:
①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
②c管中液体的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mL或     mL.
【答案】(2)①气体的密度比水小,且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
②上升;a、b管内汇聚气体,气压变大,将水压入c中。
(3)10;2.5。
【解答】解:(2)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气体的密度比水小,且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
故答案为:气体的密度比水小,且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
②c管中液体的液面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a、b管内汇聚气体,气压变大,将水压入c中;
故答案为:上升;a、b管内汇聚气体,气压变大,将水压入c中。
(3)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a管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b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该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氢气,则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10mL或2.5mL。
故答案为:10;2.5。
19.如图为“富氢水杯”,宜称水中富含氢气对人体有益,据图回答问题。
(1)“富氢水杯”的工作原理是电解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产生氢气的电极与电源的    相连。
(2)查阅资料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20℃时,1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氢气体积为0.001毫升,因此常温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氢气,那么可以增强氢气溶解性的方法有     。(填升温或降温)
(3)理论上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氢气,则实验能收集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     1:2(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
【答案】(1)负极。
(2)降温。
(3)大于;小于。
(4)氢元素、氧元素。
【解答】解:(1)“富氢水杯”的工作原理是电解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产生氢气的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故答案为:负极。
(2)查阅资料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20℃时,1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氢气体积为0.001毫升,因此常温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氢气,那么可以增强氢气溶解性的方法有降温,增大压强等。
故答案为:降温。
(3)理论上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则实验能收集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
故答案为:大于;小于。
(4)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故答案为:氢元素、氧元素。
20.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溶液导电性(氢氧化钠质量在电解过程中不会减小),以加快电解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时,甲装置的A试管收集的是     气体。
(2)如果甲装置的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4毫升,则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毫升。
(3)对比甲、乙两个简易装置,请选择其中一个装置并说出其明显的优点     。
【答案】(1)氧气。
(2)8。
(3)甲,气密性好或乙,可以直接检验气体。
【解答】解:(1)电解水时,甲装置的A与正极相连,试管收集的是氧气。
(2)如果甲装置的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4毫升,则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8毫升。
(3)对比甲、乙两个简易装置,甲操作简单或乙可以直接检验气体。
故答案为:(1)氧气。
(2)8。
(3)甲,气密性好或乙,可以直接检验气体。
题组五 化合价的计算
21.由于工业的发展,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水的净化处理一直是受到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某些含Al3+、Fe3+的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如聚合硫酸铁,其化学式为[Fe2(OH)m (SO4) 3﹣]n,式中m不可能为(  )
A.6 B.4 C.3 D.2
【答案】A
【解答】解:在化合物[Fe4(OH)2m(SO4)(6﹣m)]n中,原子或根的个数大于零,30,故m<6。
故选:A。
22.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是小科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举例及分析】
(1)NaCl、CuO、Fe2O3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   (从电子得失角度回答)。
(2)H2O、SO2、CO2中氢、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4,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3)HCl、H2S、CH4中氯、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
【得出结论】
(4)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而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常显正价,与氢化合时常显     价。
【答案】(1)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
(2)不成立;
(4)负。
【解答】解:(1)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
(2)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而H2O、SO2、CO2中氢、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4,说明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即有负价也有正价,即推测二不成立;
(4)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而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常显正价,与氢化合时常显负价。
故答案为:
(1)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
(2)不成立;
(4)负。
23.A、B、C、D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碳、氧、氢三种原子,则氧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A.根据图例可知,该粒子为氧气分子,单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正确;
B.根据图例可知,该粒子为二氧化碳分子,碳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故错误;
C.根据图例可知,该粒子为一氧化碳,碳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故错误;
D.根据图例可知,该粒子为水分子,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故错误;
故选:A。
24.美国“9 11”恐怖袭击事件中,毁坏的建筑物散发出大量石棉,人吸入石棉纤维易患肺癌.石棉的化学式为:Ca2MgxSiyO22(OH)2 其中硅的化合价为+4价,该化学式中x、y的值分别是(  )
A.3、8 B.8、3 C.8、5 D.5、8
【答案】D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石棉的化学式为Ca2MgxSiyO22(OH)2,可得(+2)×2+(+2)x+(+4)y+(﹣2)×22+(﹣1)×2=0,x+2y=21,D选项符合该关系。
故选:D。
25.晶体熔化实验时用到的海波化学名称为硫代硫酸钠(Na2S2O3),其中硫代硫酸根离子)的结构与硫酸根离子类似,相当于将硫酸根离子中的一个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则中两个硫原子的化合价为(  )
A.+2、+2 B.﹣2、+4 C.﹣2、+6 D.﹣2、+8
【答案】C
【解答】解:硫代硫酸根离子)的结构与硫酸根离子类似,相当于将硫酸根离子中的一个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氧元素显﹣2价,替代氧原子的硫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硫代硫酸根显﹣2价,其中一个硫原子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代硫酸根中一个硫原子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2)+(﹣2)×3=﹣2,则x=+6价。
故选:C。
26.某元素氧化物的分子量为a,其相同价态硫酸盐(定义:硫酸根离子与其它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量为b,则该元素的化合价数值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设该元素化合价为+x价,相对原子质量为y。
(1)如x为奇数时,氧化物化学式为 R2Ox,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SO4)x,据题意有
2y+16x=a,2y+96x=b;解得x。
(2)x为偶数时,氧化物化学式为,硫酸盐的化学式为,据题意有
y+16a,y+96b;解答。
故选:B。
27.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并收集气对其性质进行探究。过氧化氢(H2O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2 C.+1 D.﹣1
【答案】D
【解答】解: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2x=0,解得x=﹣1。
故选:D。
28.下列物质中指定元素按化合价由高至低顺序排列的是(  )
A.锰元素:MnO2 K2MnO4 KMnO4
B.氧元素:O2 H2O H2O2
C.碳元素:CO2 CO CH4
D.氯元素:KClO3 KCl Cl2
【答案】C
【解答】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A、钾显+1价,氧显﹣2价,MnO2、K2MnO4、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6、+7,故选项错误。
B、氢显+1价,O2、H2O、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2、﹣1,故选项错误。
C、氧显﹣2价,CO2、CO、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2、﹣4,故选项正确。
D、钾显+1价,氧显﹣2价,KClO3、KCl、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1、0,故选项错误。
故选:C。
题组六 化学式的书写
29.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类推法就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推出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结论的方法。请用此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6、+4是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2SO4和Na2SO3;以此类推,+5、+3是氮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NO3和     (填化学式)。
(2)氢的氧化物有:水(H2O)与过氧化氢(H2O2);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与过氧化钠(Na2O2);以此类推,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
【答案】(1)NaNO2;
(2)BaO2。
【解答】解:(1)观察硫酸钠和亚硫酸钠,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差2,化学式中氧原子的角码少了1,则氮元素的+5、+3相差2,则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也在硝酸钠化学式的氧原子角码少1,即:NaNO2;
(2)分析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的化学式,得到过氧根的化合价是﹣2价,钡的化合价是+2价,则过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O2。
故答案为:(1)NaNO2;
(2)BaO2。
30.已知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下列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MCl3 B.M(NO3)2 C.M2(SO4)3 D.M(OH)3
【答案】B
【解答】解:A、MCl3中氯元素显﹣1价,设M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
B、M(NO3)2中硝酸根显﹣1价,设M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1)×2=0,则y=+2价。
C、M2(SO4)3中硫酸根显﹣2价,设M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z+(﹣2)×3=0,则z=+3价。
D、M(OH)3中氢氧根显﹣1价,设M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w+(﹣1)×3=0,则w=+3价。
故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则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M(NO3)2。
故选:B。
31.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
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1),也可简写为图(2);如环丁烷,化学式C4H8,结构图如图(3)。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图(4),该物质的名称是:    ,化学式为:    。
【答案】环己烷;C6H12。
【解答】解: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1),也可简写为图(2);如环丁烷,化学式C4H8,结构图如图(3)。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和结构图可知,图(4)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名称是:环己烷,化学式为:C6H12;
故答案为:环己烷;C6H12。
32.如图所示,甲模型表示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的组合,乙模型表示失去两个电子的镁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的组合,则丙模型可以表示的化学式是(  )
A.FeCl3 B.Fe2S3 C.H2S D.MnO2
【答案】B
【解答】解:甲、乙模型分别NaCl、MgCl2,甲模型表示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的组合,乙模型表示失去两个电子的镁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的组合,由图示可知,凹角和凸角的模型分别表示阳离子和阴离子,则丙由2个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3个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构成,其化学式为Fe2S3。
故选:B。
题组七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3.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因为甲:乙=a:b,甲=(a 乙):b
又因 乙:碳原子=c:d,乙=(碳原子 c):d
甲=(a c 碳原子):(b d)
所以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c):(bd),

故选:A。
34.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kg,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则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
A.kg B.kg C.kg D.kg
【答案】B
【解答】解: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kg,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设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x,则b,xkg。
故选:B。
35.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硫原子的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
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kg﹣(m﹣n)kg×2=(3n﹣2m)kg,
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即kg,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所以,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163。
故选:C。
36.已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g,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g,则一个NO2分子的质量为   g;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均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解答】解:由分子式可知,一个N2O3分子与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之和相当于4个NO2分子的质量,所以1个NO2分子的质量为(ag+bg)g;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g,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g,可知2个O原子的质量为(b﹣a)g,所以1个O原子的质量为,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故答案为:;。
37.某蛋白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经测定其中含硫0.64%,则这种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00 B.1000 C.10000 D.10
【答案】C
【解答】解:这种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32×2)÷0.64%=10000
故选:C。
题组八 质量比、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计算
38.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w(S)=a%,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w(O)为    。(用题干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1﹣1.75a%。
【解答】解:因为NaHS、NaHSO3组成中钠和氢的比例是1:1,可以把钠元素和氢元素放在一起看做镁元素(23+1=24),这样三种物质相当于是MgS、MgSO4、MgSO3,所以这时三种物质镁和硫的比例相同都是1:1;因为S是a%,所以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计算:
设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S~Mg
32 24
a% x
x=0.75a%;
这样硫和镁(即镁、氢、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和=a%+0.75a%=1.75a%,用总量1减去硫和镁(即镁、氢、钠)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和即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1﹣1.75a%。
故答案为:1﹣1.75a%。
39.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
(1)“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2)多少克“小狗烯”中含31.2克的碳元素?
(3)碱性品红(化学式C20H20ClN3)用于棉、人造纤维、纸张、皮革的印染,也用于喷漆、墨水等。现有“小狗烯”和碱性品红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则含氢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1)12:1;
(2)33.8;
(3)10g。
【解答】解:(1)“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26)=12:1。
故答案为:12:1。
(2)需要“小狗烯”的质量为31.2克÷(100%)=33.8克。
(3)小狗烯、碱性品红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1,则它们的混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现有“小狗烯”和碱性品红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则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20g10g。
答:(2)33.8克“小狗烯”中含31.2克的碳元素。
(3)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0g。
40.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写出解题过程)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     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答案】(1)144:22:224:65;
(2)14.3%;
(3)10。
【解答】解:(1)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16×14):65=144:22:224:65。
故答案为:144:22:224:65。
(2)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4.3%。
答: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3%;
(3)若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每支口服液含锌8mg,则患者共需要服用104mg×75%÷8mg≈10支。
故答案为:10。
41.华夏之美,灿若繁花。中国古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色彩,又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桃红、凝脂、湘叶、群青、沉香……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独特的化学内涵。
(1)桃红: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古代的桃红胭脂可由红花汁制成,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C15H12O6),红花素(C15H12O6)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氧两元素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14.4克红花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三;15:8;
(2)9克。
【解答】解:(1)红花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5×12):(16×6)=15:8;
(2)14.4克红花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4.4克100%=9克。
答:14.4克红花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9克。
故答案为:(1)三;15:8;
(2)9克。
42.现有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g,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g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请回答:
(1)CuO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u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若该物质为纯净物,则该物质是     。
(3)若该物质是混合物,它的组成情况有     种。
【答案】(1)144;
(2)Cu2O;
(3)3。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铜元素质量为8.0g,则9.0g固体样品中氧元素 质量为9.0g﹣8.0g=1.0g,则铜、氧原子个数比为:,即固体样品可能为纯净物Cu2O,也可能是Cu和CuO或 Cu、Cu2O、CuO,一共有三种可能的组成;
(1)CuO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64:16=4:1;Cu2O的相对分子质量2×64+16=144;
(2)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若该物质为纯净物,则该物质是Cu2O;
(3)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若该物质是混合物,它的组成情况有2种。
故答案为:
(1)4:1;144;
(2)Cu2O;
(3)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