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2.3.2与世界深度互动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2024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第三课 与世界产业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在文化交流互鉴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强调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在与世界深度互动中,不仅对世界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通过交流互鉴,丰富和发展了自身文化。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给出一些与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相关的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以及文化交流互鉴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与世界共发展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展示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视频,视频中包含中国 5G 技术的应用、全球贸易摩擦等内容。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从视频中,你能看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由此引出本节课对中国与世界共发展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 新的发展契机 国内方面:讲解中国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 “中国制造” 向 “中国智造” 转型奠定了基础。以中国高铁的发展为例,展示中国在高铁技术研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就,说明中国具备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国际方面:通过展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等资料,讲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以 “一带一路” 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为例,说明中国在国际合作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携手促发展 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介绍中国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例,展示中国在技术创新、产业规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讲解中国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同时,强调中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共享发展机遇:以中国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讲解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展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数据,说明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充足的资本和丰富的产品,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强调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中国应积极谋求自身发展,同时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共享发展成果。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展示一些与中国发展机遇和挑战相关的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析。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分享自己对国际事务的看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后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能准确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会判断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的真假性,掌握证明命题真假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命题、逆命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历探究互逆定理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题真假的判断。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难点判断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命题的真假。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一些简单的命题,如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提问:能否交换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得到新的命题?新命题是否成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二)讲授新课(25 分钟)互逆命题给出互逆命题的定义: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举例说明:如原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出 3 - 5 个命题,并交换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命题真假的判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证明;对于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以刚才的命题为例,分析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如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是假命题,因为两个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还可能是锐角或钝角等。让学生自己判断之前小组讨论中写出的命题及其逆命题的真假性,并在小组内交流。互逆定理给出互逆定理的定义: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举例说明:如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互逆定理。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当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时,才有逆定理。(三)例题讲解(15 分钟)例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如果 a = 0,那么 ab = 0。(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分析:(1)逆命题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这是假命题,因为当 b = 0 时,ab = 0,a 不一定为 0。(2)逆命题为 “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是假命题,因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3)逆命题为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是真命题,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例 2:证明命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是真命题。分析: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已知:在△ABC 中,∠B = ∠C。求证:AB = AC。证明: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因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在△ABD 和△ACD 中,∠B = ∠C,∠BAD = ∠CAD,AD = AD(公共边),所以△ABD≌△ACD(AAS)。所以 AB = AC。(四)课堂练习(10 分钟)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1)如果 x = 2,那么 x = 4。(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对顶角相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2)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3)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4)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五)课堂小结(5 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强调: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六)布置作业(5 分钟)课本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时要说明理由。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至少两个互逆命题,并分析它们的真假性。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在判断命题真假和写逆命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中考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政治认同:感受当今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情实感;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道德修养: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树立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思想,自觉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交流和互鉴。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参与国家文化建设,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1.材料导入: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会吸引众多外国媒体的关注。外国记者聚焦中国,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进行采访报道。纵观近年来两会新闻采访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几个“多”概括:关注两会的外国媒体、外国记者数量越来越多;用中文提问的外国记者越来越多;从新闻发布会到团组审议、分组讨论再到“部长通道”,外国记者可以采访的对象越来越多。两会平台让“中国声音”通过全球媒体的镜头和话筒传遍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开放和自信的中国。你怎么看待两会上的这些“多”?2. 新闻导入 2024年,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呈现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演出。《仙女》《堂吉诃德》——浪漫的芭蕾剧目、缤纷的色彩、近乎完美的表演惊艳观众;展览《时尚宣言 | 嘉柏丽尔·香奈儿》举办……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中法文化交流“繁花盛开”。3.视频导入:观看视频《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对待其他文明的正确态度。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难点重点活动一:新闻解读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1日,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锣鼓喧天,龙腾狮跃。正在这里举行的2024英国伦敦“四海同春”新春庆典,吸引了近百万游客观看。人们沉浸在中国新年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截至2024年,特拉法加广场的新春庆典已经连续举办了23年,现已成为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春节庆典,也是伦敦最重要的节日盛典之一。2024年,除特拉法加广场外,唐人街等地也举行了舞龙舞狮、花车巡游、文艺汇演等精彩纷呈的活动。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庆祝中国春节。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在国际舞台上,你还感受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响?活动二:材料分析材料一:第八届中俄博览会以“合作、互信、机遇”为主题,有44个国家和地区120余个中外代表团参会,2000家以上国有企业、民营头部企业、跨境电商连锁机构等各类经营主体负责人参会。走过十年的中俄博览会,已经成为世界共享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的平台。自2014年首届举办以来,共有7 200余家中俄企业、超过105万名客商参加,累计签约4468亿元人民币。活动二:材料分析通过上述材料,你感受到中国对世界有怎样的影响?材料二: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5G用户普及率超过5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趋势、新亮点、新动能令世界瞩目。活动三:新闻探究(1)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包含了怎样的全球治理观?(2)近年来,中阿关系蓬勃发展,中国在维护中东和平与稳定方面作出的贡献对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2024年5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合作、继往开来,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的主旨讲话,指出中方愿同阿方弘扬中阿友好精神,构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重点】(1)文化: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2)经济: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3)世界格局: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4)全球治理: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活动四:图片观察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各种文明。以上文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个国家?你认为什么是文明?天坛祈年殿克里姆林宫活动五: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事例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文明的交流互鉴?西汉张骞两次从陆路出使西域。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中国的榫卯技艺被日韩等一些国家的建筑行业所借鉴。近年来,我国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活动六:材料探究上述两个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其他文明,做到兼收并蓄、交流互鉴?材料一:中国高铁在发展之初借鉴了许多外国的技术,比如日本和德国。如今,中国高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铁技术体系,领跑世界。材料二:汽车来自西方,汽车文明也起源于欧美。欧洲的汽车文明,表现在人与车相互尊重、车对人绝对尊重等方面。这些值得我们借鉴。当今各国都认识到,汽车文明不仅表现为拥有众多大名鼎鼎的汽车品牌、良好的道路设施、完善的交通法规,而且表现为对“人与汽车”关系的独到认识与理解。行人优先是驾车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1.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难点】(1)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对待其他文明的正确态度。【难点】(1)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2)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3)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4)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2024和合文明论坛”于当地时间2024年5月21日在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行,来自中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与会嘉宾围绕“文明多样性与世界和平发展”主题进行了交流,近千人参与论坛及相关活动。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表示,“2024和合文明论坛”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全球文明倡议”和“传承中法建交精神、共促世界和平发展”倡导的重要实践。中国和法国都是文化大国,两国人文交往源远流长,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中法两大文明相互吸引、交相辉映。坚持美美与共,深化各国文明成果的传播推介;共答时代课题,构建文明对话合作的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发挥青年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活力。(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举行“2024和合文明论坛”有何重要价值。(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 交流借鉴。(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举行“2024和合文明论坛”有何重要价值。(2)①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价值,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②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兼收并蓄。③通过对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④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1)①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②有利于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③有利于加强文明交流与合作,增进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等。中国影响的表现 文化上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上 中国正为__________________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政治上 中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全球 治理 中国关于构建 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中国的影响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中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世界经济增长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体系1. 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因(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1)中华文明在______________中发展。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互鉴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互鉴而丰富2. 我们应该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1)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____________,坚持以我为主,____________。(2)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3)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______________。(4)以文明交流超越____________、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优秀成果兼收并蓄人文精神文明隔阂1. 中国名片:【知识补给站】[跨学科·拓视野]2. 结合时政摘要说明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时政摘要 影响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已有811种产品出口规模全球第一;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的直接投资超过2 400亿美元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文件,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共识。中国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1.作为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2024年中国全国两会共吸引3 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报道中国全国两会的外国记者表示,这样难得的采访经历能让他们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这说明( )A.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世界上举足轻重B.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进步发挥着决定性作用C.中国的发展模式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统一标准D.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为世界发展倾尽全力A2345678910111212.[2024·扬州中考]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俗与文化,凝聚着人们的美好追求与向往。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B.文化交流就是要推崇自己的节日C.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D.文化交流就要相互借鉴、融为一体A2345678910111213.[2024·广东中考]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其他经济体的产出就会增加0.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 )A.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C.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D.以开放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C2345678910111214.[2024·北京模拟]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中老铁路实现了老挝人民“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夙愿。☆雅万高铁成为东南亚国家首条实现350千米时速的铁路。☆中欧班列“钢铁驼队”助力中国与欧洲双向奔赴。上述材料表明我国( )A.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B.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探索实现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D.成功化解了各国的难题和危机B2345678910111215.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材料表明( )A.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B.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C.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D.我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D2345678910111216. [易错题]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同时也促进了自身文明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了( )A.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B.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最大C.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D.世界各国互学互鉴能让不同文化走向统一C2345678910111217.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天坛和巴黎圣母院为灵感,建造“童话王国”景观群(见下图),用一座代表友谊的桥梁,将两个区域的冰建景观连接在一起,把法国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向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隆重献礼。这说明( )A.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B.文明要交流互鉴,才能实现天下大同C.建造冰雪景观是弘扬中外文化最有效的方法D.外国文化只有同中国文化相结合才有生命力A2345678910111218. [新考法·逻辑推导]中国茶被世界誉为“东方神秘树叶”。在中国茶文化兴起后,茶叶作为大宗商品来到丝绸之路上,传入西亚乃至欧洲地区。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亿人饮茶。一片小小的茶叶跨越国界,成了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对于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推导,以下合理的是( )A.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茶文化逐渐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C.各国加强文明交流互鉴→都认同中国茶文化→推动茶文化创新性发展D.茶文化历久弥新→我国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成果→将中华文化名片推向世界A234567891011121【点拨】分析题文可知,在中国茶文化兴起后,茶叶作为大宗商品来到丝绸之路上,传入西亚乃至欧洲地区,成了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使得茶文化逐渐走向世界,说明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A推导合理;B中“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说法太绝对,文化没有优劣之分,B排除;C中“都认同中国茶文化”观点太绝对,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成果,D排除。故选A。2345678910111219.以“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出口产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生力量,中国制造正在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为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这释放出的信号有( )①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②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③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D234567891011121【点拨】“新三样”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生力量,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体现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10. [跨学科·历史]以下事例中属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有( )①丝绸之路的开辟 ②玄奘西行取经 ③郑和下西洋 ④鉴真东渡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23456789101112111.材料一 截至2024年3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8.7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2个城市,带动了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使沿线国家涌现出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产业园区,为沿线国家带去新的商机,也为当地人民带去更多工作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不断向世界分享发展红利,在服务世界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向世界分享了哪些发展红利,并据此指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6分)红利:为沿线国家提供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商品,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为沿线国家人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4分)形象:中国树立起了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2分)234567891011121材料二 驼铃声声,延续千年。2024年春节期间,中欧班列驶入西安国际港站,为陕西春节市场带来了来自欧洲的咖啡、奶粉、巧克力等特色年货,让国人品味“世界美食”。与此同时,一列列满载着日用品和中国春联、剪纸、传统服饰的“特色年货列车”也受到亚欧各国的欢迎,让全球共享“中国年味儿”。中欧班列一路畅行,架起中欧友谊的桥梁。234567891011121(2)请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探究“特色年货列车”畅行的条件。(6分)【思维支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回答】国际角度: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2分)国内角度: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中华文化独具魅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③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234567891011121(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新时代的中国继续扬帆远航的法宝。(2分)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扩大开放。(2分)234567891011121与世界深度互动中国的影响兼收并蓄交流互鉴文化全球治理经济世界格局什么是文明对待其他文明的正确态度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1. 实践性作业:搜集中国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例,制作一份以“中国名片·世界影响”为主题的简报。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