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3.6.1国家权力机关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2024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阐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明确不同国家机关的性质、地位、职权及相互关系。 准确理解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解释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运行中的体现。 了解国家机构的改革与发展,认识到国家机构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国家机构的相关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课堂讨论与模拟活动,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国家机构的运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我国国家机构的认同感与信任感,激发学生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关注。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法治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国家机构,如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的性质、职权及相互关系。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组织和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梳理复杂的国家机构体系,理解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分工与协调配合机制。 认识国家机构的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国家机构改革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引入与国家机构相关的时政热点案例,如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过程、政府的政策实施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比归纳法:对不同国家机构的性质、职权等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认知结构。 情境模拟法:开展模拟人大会议、法庭审判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国家机构的工作流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理解深度。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国家权力机关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国徽图片,提问学生:国徽上的图案分别代表什么?这些元素与我国的国家机构有什么联系?进而引出本节课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探讨。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讲解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播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视频片段,介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它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以某省人民代表大会为例,阐述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审查和决定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介绍立法权是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以《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为例,详细讲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立法工作中的职责和程序,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形成。 决定权:通过展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地方年度财政预算的案例,讲解决定权的内涵,即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地方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以地方政府换届选举为例,讲解任免权的具体内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的权力。 监督权:通过展示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新闻报道,介绍监督权的范围和方式,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 “一府一委两院” 的工作。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强调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地位和职权,明确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得以实现。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展示一些与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国家主席出席重大外交活动的视频,提问学生:国家主席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由此引出本节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 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讲解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介绍当选国家主席、副主席的条件,如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四十五周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说明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引导学生思考这种任期规定的意义。 国家主席的职权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以新法律的公布为例,介绍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等。 任免权:讲解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等国家工作人员。 外事权:通过国家主席出访的实例,介绍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等外事活动。 荣典权:以国家勋章和荣誉称号的授予为例,讲解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和荣誉称号。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内容,强调国家主席作为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给出一些与国家主席职权相关的选择题和判断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课时:国家行政机关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图片,如交警指挥交通、市场监管部门检查食品安全等,提问学生:这些部门属于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由此引出本节课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 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和组成 讲解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介绍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以国务院的机构设置为例,介绍行政机关的层级和职能划分,如国务院下设多个部委,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行政管理工作。 行政机关的职权 管理职权:分析行政机关在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管理职权,以政府出台经济发展政策、推动教育改革等为例,讲解行政机关如何行使管理职权。 依法行政:强调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与人民的关系:通过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案例,如老旧小区改造、提高医保待遇等,分析行政机关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给出一些与行政机关职权和依法行政相关的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分析案例中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课时:国家监察机关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监察委员会查处腐败案件的新闻报道,提问学生:视频中的监察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它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由此引出本节课对国家监察机关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 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组成 讲解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介绍我国监察委员会由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组成。 分析监察委员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强调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监察委员会的职权 监督职责:介绍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监察委员会对公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调查职责:通过具体案件的调查过程,讲解监察委员会对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行为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 处置职责:分析处置职责的内容,包括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等。 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的配合与制约 组织学生讨论:监察机关在工作中如何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这种配合与制约机制对保障监察权正确行使的重要意义。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监察机关的相关知识,强调监察机关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给出一些与监察机关职权和工作机制相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课时:国家司法机关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法院和检察院的标志,提问学生:这些标志分别代表什么国家机关?它们在司法活动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由此引出本节课对国家司法机关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 人民法院 讲解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介绍我国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分析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即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了解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和作用。 强调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障人民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 介绍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讲解我国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分析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如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等。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内容和作用。 强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法律正确实施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给出一些与司法机关职权和工作原则相关的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判断司法机关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提升学生的法律判断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灵活调整教学节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模拟活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课后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互逆命题、互逆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能准确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会判断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的真假性,掌握证明命题真假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命题、逆命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历探究互逆定理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题真假的判断。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难点判断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命题的真假。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一些简单的命题,如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提问:能否交换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得到新的命题?新命题是否成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二)讲授新课(25 分钟)互逆命题给出互逆命题的定义: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举例说明:如原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出 3 - 5 个命题,并交换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命题真假的判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证明;对于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以刚才的命题为例,分析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如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是假命题,因为两个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还可能是锐角或钝角等。让学生自己判断之前小组讨论中写出的命题及其逆命题的真假性,并在小组内交流。互逆定理给出互逆定理的定义: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举例说明:如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互逆定理。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当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时,才有逆定理。(三)例题讲解(15 分钟)例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如果 a = 0,那么 ab = 0。(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分析:(1)逆命题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这是假命题,因为当 b = 0 时,ab = 0,a 不一定为 0。(2)逆命题为 “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是假命题,因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3)逆命题为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是真命题,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例 2:证明命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是真命题。分析: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已知:在△ABC 中,∠B = ∠C。求证:AB = AC。证明: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因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在△ABD 和△ACD 中,∠B = ∠C,∠BAD = ∠CAD,AD = AD(公共边),所以△ABD≌△ACD(AAS)。所以 AB = AC。(四)课堂练习(10 分钟)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1)如果 x = 2,那么 x = 4。(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对顶角相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2)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3)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4)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五)课堂小结(5 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强调: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六)布置作业(5 分钟)课本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时要说明理由。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至少两个互逆命题,并分析它们的真假性。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在判断命题真假和写逆命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中考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政治认同:理解、支持人大行使权力,积极配合人大的工作。感受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法治观念:明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能够结合案例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及四个职权。责任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1.复习导入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国家管理?2.活动导入:猜猜它是谁大家猜一猜它是谁?它是每年三月份的红人,你肯定知道它的名字。它因人民而存在,为人民所用,为人民服务。它的各项工作会切实地改变你的生活。好多人以为它只是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其实它是一个国家机关,召开会议只是它行使职权的方式。3.新闻导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工作报告。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24年3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1)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最高法院长、最高检检察长,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报告?(2)全国人大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产生及构成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难点重点活动一:解读示意图我国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如何行使国家权力?材料一:活动一:解读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分别是什么?材料二:活动一:解读示意图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以及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分别是什么?材料三:1.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2)产生: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3)构成: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活动二: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享有什么职权?材料一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5月27日结束,会议表决通过了《山西省社会信用条例》《山西省中医药条例》及新修订的《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大同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已经大同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活动二: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享有什么职权?材料二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山西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和批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山西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山西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和批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山西省2023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山西省2024年省本级预算。活动二: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享有什么职权?材料三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选举的基本程序为: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国家主席,国家主席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全国人大在协商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投票表决,候选人获得过半数代表的同意便可当选为总理;当选总理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活动二: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享有什么职权?材料四: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山西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省人大常委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实施了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因与我国的宪法精神相违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决议予以废除。活动三:探究分享“今天是个喜日子,俺们村都领到了分红,感谢合作社为俺们带来这么多的收益,也希望俺们村的合作社越办越红火,明年大家一起领更多的分红。”据了解,2023年,该村村集体收益总额121万,纯收益达854963.02元。此次分红为大羊其村经济合作社1254名村民分红285594元,对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出积极贡献的村干部奖励13540元。(1)经济合作社是什么性质的所有制形式?(2)如何理解这种所有制形式?(3)除去上述经济形式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经济形式?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②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任免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任免、罢免的权力。监督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七十周年,风雨兼程七十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会议上作工作报告,以下是部分报告内容。在过去的一年,常委会认真履行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的法定职责,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维护国家法治统一。2023年,任免和决定任免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人员251人次。结合上述报告内容,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如何行使职责?一年来,共审议法律案34件,通过其中21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7件。终止审议法律案1件。做好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工作。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出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结合上述报告内容,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如何行使职责?①常委会认真履行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的法定职责,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②任免和决定任免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等工作人员251人次,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任免权。④审议、通过、制定、修改、终止审议法律案件,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⑤作出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1星题 基础巩固1.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了一个谜语:“地位我最高,法由我来立,大事我拍板,任免我决定。(打一个我国国家机关名称)”你认为谜底是( )BA. 全国人民政协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中国共产党 D. 国务院2. 河南省两会上,某国家机关工作报告中有下面内容。根据下面内容,判断这个国家机关最有可能是(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加快改革发展领域立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CA. 河南省人民政府 B.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C.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D.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3.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AA. 立法权 B. 决定权 C. 监督权 D. 任免权4. [2024·广东中考]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某班准备以“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为主题制作一期板报。下列体现全国人大行使该职权的活动是( )CA. 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万件B. 复查法院宣告无罪的公诉案件C.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D. 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实施情况5.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由此可见( )D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了决定权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其他国家机关负责C.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星题 进阶提升6. [2024·濮阳模拟] 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一份新答卷呈现在我们面前。小治设计了以下卡片:【2024年全国两会答卷】“答题人”:一府、两院;“监考人”:a;“考试内容”:过去一年“答题人”的工作情况;“阅卷人”:b。其中,“监考人”和“阅卷人”分别是( )①a——人大代表 ②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③b——人民代表大会 ④b——人民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有( )A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和决定权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充分协商、求同存异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 在2024年全国两会建言征集活动中,小深同学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其中,应该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是( )DA. 从严打击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B. 健全制度,全面做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C. 对生产、销售伪劣农产品的企业主予以诫勉D. 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从严打击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是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职权,A不符合题意;健全制度,全面做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是行政机关的职权,B不符合题意;诫勉是对党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处分,C不符合题意;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是在进行法律监督,是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在行使监督权,D符合题意。故选D。9. [高阶思维·逻辑推导]在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法过程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问计于民,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汇聚民智。以下关于该法的形成路径推导正确的是 ( )D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②公民针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提出意见建议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开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修改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A. ②→④→①→③ B. ②→④→③→①C. ③→④→②→① D. ③→②→④→①爱国主义教育法在立法过程中,首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开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然后公民针对草案提出意见建议,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修改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最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正确排序是③→②→④→①。故选D。10.[2024·北京模拟] 某中学校团委准备开展有关全国人大的主题交流活动,请你加入他们一起探究。活动 关注两会报告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结合材料,说说以上国家机关为什么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6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每点2分,共6分)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性质构成产生决定权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1.实践性作业:阳春三月,一年一度的“两会”在京召开,现正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建议。请就你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建言献策,稍后找同学一起分享。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