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学会管理情绪★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同步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2 学会管理情绪★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同步课件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1.2 学会管理情绪
第一单元 珍惜青春时光
2024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道德修养:认识到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尊重他人、关照他人的感受。
健全人格:掌握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责任意识:学会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知识与技能理解青春的内涵与价值,认识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如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能制定个人青春规划。学会用数学统计(如时间分配表)分析时间利用效率,用文字表达青春感悟。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剧表演、时间统计、小组合作等活动,体验青春的责任与意义。
- 经历 “反思 — 规划 — 实践 — 反馈” 的完整流程,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树立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责任感。
- 理解青春与个人成长、社会责任的关系,激发奋斗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青春的价值认知,时间管理的实践方法。难点:将珍惜青春转化为持续行动,平衡个人目标与社会责任。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青春倒计时(8 分钟)活动 1:生命沙漏
展示沙漏并提问:
“如果青春只有 3000 天(约 8 年),你会如何分配时间?”
(引导学生用数学计算感知青春短暂性)活动 2:青春故事分享
播放纪录片片段《无奋斗不青春》(含科学家、运动员、志愿者的青春奉献事迹),提问:
“这些人物的青春有何共同点?对你有何启发?”2. 探究新知:解码青春价值(15 分钟)活动 1:青春关键词
分组讨论并列出 “青春” 相关词汇(如梦想、奋斗、责任、友谊),用思维导图归纳核心价值。活动 2:青春方程式
数学建模:\(\text{青春价值} = \text{时间利用率} \times \text{目标达成度} \times \text{社会贡献度}\)引导学生用代数思维理解青春的量化与质性关系。活动 3:青春转折点
案例分析:
“小华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小莉坚持每天阅读 1 小时并参与公益。5 年后两人会有何不同?”
(通过角色扮演呈现不同选择的人生轨迹)3. 实践行动:绘制青春蓝图(20 分钟)活动 1:时间诊断师学生填写《一周时间分配表》,用饼图统计睡眠、学习、娱乐、运动等时间占比。小组互评:“哪些时间被高效利用?哪些存在浪费?”活动 2:四象限法规划
学习时间管理工具:象限重要性紧急性示例一高高考试复习二高低长期兴趣培养三低高临时通知的会议四低低无意义刷手机
学生制定《青春每日计划表》,优先完成第二象限任务。活动 3:青春承诺书
撰写个人青春宣言(例):
“我承诺每天用 1 小时提升自我,每月参与 1 次志愿服务,让青春不留遗憾!”4. 升华拓展:青春与责任(12 分钟)活动 1:青春辩论赛
辩题:“青春应更注重个人成长还是社会责任?”正反方陈述观点,教师总结:二者相辅相成,青春的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与贡献社会的统一。活动 2:青春能量站
心理健康辅导:压力管理技巧(深呼吸、运动放松)。目标分解法:将 “考上理想高中” 分解为每月、每周小目标。5. 课堂总结:青春誓言(5 分钟)学生分享:我的青春规划中最期待的三件事。我将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让青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能准确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会判断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的真假性,掌握证明命题真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命题、逆命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探究互逆定理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题真假的判断。
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难点
判断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命题的真假。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简单的命题,如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提问:能否交换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得到新的命题?新命题是否成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互逆命题
给出互逆命题的定义: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举例说明:如原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出 3 - 5 个命题,并交换写出它们的逆命题。
命题真假的判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证明;对于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以刚才的命题为例,分析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如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是假命题,因为两个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还可能是锐角或钝角等。
让学生自己判断之前小组讨论中写出的命题及其逆命题的真假性,并在小组内交流。
互逆定理
给出互逆定理的定义: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举例说明:如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互逆定理。
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当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时,才有逆定理。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例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如果 a = 0,那么 ab = 0。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分析:
(1)逆命题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这是假命题,因为当 b = 0 时,ab = 0,a 不一定为 0。
(2)逆命题为 “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是假命题,因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
(3)逆命题为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是真命题,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例 2:证明命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是真命题。
分析: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
已知:在△ABC 中,∠B = ∠C。
求证:AB = AC。
证明: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
因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
在△ABD 和△ACD 中,
∠B = ∠C,
∠BAD = ∠CAD,
AD = AD(公共边),
所以△ABD≌△ACD(AAS)。
所以 AB = AC。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1)如果 x = 2,那么 x = 4。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对顶角相等。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2)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3)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4)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
强调: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课本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时要说明理由。
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至少两个互逆命题,并分析它们的真假性。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在判断命题真假和写逆命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 视频导入:《踢猫效应》
2.案例导入:管理情绪
请对小李的情绪作出评价,假如你是小李的好友,你应该如何帮助他管理好情绪?
饭点时刻,小李在自己喜欢的食堂窗口前排起了队。然而过了好一会,队伍好像丝毫没有变动。小李太饿了,他逐渐变得不耐烦,嘴里念念叨叨地喊着快一点,甚至开始怒瞪前面打饭比较慢的同学,引得同学们不解的目光瞧了过来。
3.情境导入:生活观察
(1)请对三位同学的情绪管理作出评价。
(2)你或身边的人有哪些管理情绪的好方法?
●小灿和同学发生矛盾后长时间生闷气。
●小卫遇到一道难题解不出来,急得大喊大叫。
●小飞做实验时多次失败,便到操场上跑了几圈,回来继续做实验。
管理情绪的做法。
管理情绪的做法。
管理情绪的原因
管理情绪的做法
难点
重点
活动一:热点透视
2024年8月28日,在青岛崂山风景区青山渔村观景台附近,司机王某因逆行插队不成,竟对正常行驶的司机林某某进行辱骂并殴打,导致林某某口鼻流血。而令人动容的是,尽管遭受了无端的暴力,林某某作为退役军人,始终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与冷静,没有还手。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该案件中王某和林某某的行为对我们管理情绪有什么启示?
管理情绪的原因。
(1)情绪是可以管理的。
(2)管理好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对我们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二:故事分析
材料一:一条蛇爬过一根锯子,被割伤了,它很生气,转身咬住锯子,结果把自己的嘴也割破了。蛇愤怒了,它认为是锯子在攻击自己。于是它用整个身体缠住锯子,用尽全身力气想令其窒息。最后,它被锯子锯死了。到死蛇都不知道,害死它的不是锯子,而是自己的坏情绪。
活动二:故事分析
材料二:情绪是我们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内心感受。情绪有不同的状态,就像交通信号灯一样。
材料中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活动三:图片分析
注意转移:把注意力从引起消极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 合理宣泄:产生消极情绪时,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觉得舒服的方式,合理地释放、清空消极情绪。
活动三:图片分析
分析上述图片,说说我们应如何调节情绪。
认知调节:面对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可以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以不同的态度或想法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心情。 放松训练:使有机体从紧张状态放松下来。放松有两层意思,一是肌肉放松,二是消除紧张(通过瑜伽、太极拳、深呼吸、手指操等)。
活动四:情景分析
结合上述情景,说说表达情绪要注意什么。
情景一:
凌晨一点,小球迷小王盼望的足球赛终于开始了。“好球!太棒了!”他兴奋地叫着、跳着……周围的邻居都被吵醒了。
情景二:
有的同学说:“我开心时,想笑就笑;我伤心时,想哭就哭;我愤怒时,想骂就骂。关别人什么事?”
活动五:图片观察
你是否有过帮助他人的经历,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了为什么说“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1.管理情绪的做法。【重点】【难点】
(1)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
(2)学会调节情绪。
(3)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4)学会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
2.认识自己情绪的做法。
(1)觉察自己的情绪。
(2)体会自身情绪的强弱和变化。
(3)明确情绪背后的真实需要和现实原因。
3.调节情绪的方法。
(1)注意转移。
(2)合理宣泄。
(3)认知调节。
(4)放松训练。
4.学会合理表达情绪的原因。
(1)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
(2)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不合适的做法。
(1)我们应该如何控制好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2)请你说说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开车时,见有人非法并线,就恨不得挥拳头;前车开得慢,立刻焦躁不安地按喇叭;有人超车,便赌气在路上停车不走;有人妨碍前行,嘴里就开始“骂骂咧咧”……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问题不在少数。控制好情绪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1)我们应该如何控制好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2)方法:①注意转移。②合理宣泄。③认知调节。④放松训练。
(2)请你说说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1)①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②学会调节情绪。③学会合理表达情绪。④学会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
填导图·构体系
1星题 基础巩固
1. “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红了,我的天灰了……
你快乐,于是我快乐。”歌词诠释了( )
B
A. 要通过合理宣泄法来调节情绪
B.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C. 人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D. 积极情绪会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2. 情绪ABC理论阐述的是诱发性事件(A)、对事件的评价和
解释(B)及情绪和行为后果(C)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采取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D
A. 注意转移 B. 合理宣泄 C. 放松训练 D. 认知调节
3. [2024·周口模拟] 青春期的我们难免因为一些小事而冲动、
发脾气。对此,有人认为:“发脾气是本能,而控制脾气是
本事。”这告诫我们( )
C
A. 产生冲动是正常的,不必在意
B. 善于进行情绪管理,避免波动
C. 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恰当表达
D. 人的情绪复杂多样,难以控制
4. [2024·郑州模拟] 在青春期,我们的心情如雨季的天空,
复杂多变,有时晴空万里,有时乌云密布。下列情绪表达合
适的是( )
C
A. 妈妈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唠叨,我冲她大吼大叫来发泄不满
B. 因为个头矮被人嘲笑,我只能找个没人的角落默默流泪
C. 明天就要考试了,我紧张得睡不着,听听音乐舒缓一下
D. 我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兴奋地对着失败者哈哈大笑
5. [2024·重庆中考B卷] 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它如同一
把双刃剑,既能激励我们追求更好的生活,也可能使我们陷入困境。
学会管理情绪,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下列情景中, “我”的情绪
管理合理的有( )
D
①换班主任后“我”非常难过,长期情绪低落
②在学习上感到焦虑时,“我”会向父母倾诉心中的压力
③朋友总是抱怨,让“我”很不开心,“我”拒绝再当他的“情绪垃圾桶”
④在登台表演前感到紧张,“我”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深呼吸,放松心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3月5日,“学雷锋爱心义卖”活动在某学校篮球
场进行。爱心义卖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还让同学们体会到奉献的快乐、成长的欣喜。这告诉我们要
( )
A
A. 学会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
B. 学会选择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积极情绪
C. 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体会自身情绪的强弱和变化
D.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能任由情绪支配我们的行为
学会管
理情绪
管理情绪的原因
调节情绪的方法
管理情绪的做法
认识自己情绪的做法
学会调节情绪
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学会合理表达情绪的原因
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
学会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
1.实践性作业:在班内举办一场以“我的情绪,我做主”为主题的管理情绪经验交流会。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