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让家更美好★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同步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让家更美好★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同步课件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4.2 让家更美好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2024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知识与技能理解青春的内涵与价值,认识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如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能制定个人青春规划。学会用数学统计(如时间分配表)分析时间利用效率,用文字表达青春感悟。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剧表演、时间统计、小组合作等活动,体验青春的责任与意义。
- 经历 “反思 — 规划 — 实践 — 反馈” 的完整流程,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树立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责任感。
- 理解青春与个人成长、社会责任的关系,激发奋斗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青春的价值认知,时间管理的实践方法。难点:将珍惜青春转化为持续行动,平衡个人目标与社会责任。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青春倒计时(8 分钟)活动 1:生命沙漏
展示沙漏并提问:
“如果青春只有 3000 天(约 8 年),你会如何分配时间?”
(引导学生用数学计算感知青春短暂性)活动 2:青春故事分享
播放纪录片片段《无奋斗不青春》(含科学家、运动员、志愿者的青春奉献事迹),提问:
“这些人物的青春有何共同点?对你有何启发?”2. 探究新知:解码青春价值(15 分钟)活动 1:青春关键词
分组讨论并列出 “青春” 相关词汇(如梦想、奋斗、责任、友谊),用思维导图归纳核心价值。活动 2:青春方程式
数学建模:\(\text{青春价值} = \text{时间利用率} \times \text{目标达成度} \times \text{社会贡献度}\)引导学生用代数思维理解青春的量化与质性关系。活动 3:青春转折点
案例分析:
“小华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小莉坚持每天阅读 1 小时并参与公益。5 年后两人会有何不同?”
(通过角色扮演呈现不同选择的人生轨迹)3. 实践行动:绘制青春蓝图(20 分钟)活动 1:时间诊断师学生填写《一周时间分配表》,用饼图统计睡眠、学习、娱乐、运动等时间占比。小组互评:“哪些时间被高效利用?哪些存在浪费?”活动 2:四象限法规划
学习时间管理工具:象限重要性紧急性示例一高高考试复习二高低长期兴趣培养三低高临时通知的会议四低低无意义刷手机
学生制定《青春每日计划表》,优先完成第二象限任务。活动 3:青春承诺书
撰写个人青春宣言(例):
“我承诺每天用 1 小时提升自我,每月参与 1 次志愿服务,让青春不留遗憾!”4. 升华拓展:青春与责任(12 分钟)活动 1:青春辩论赛
辩题:“青春应更注重个人成长还是社会责任?”正反方陈述观点,教师总结:二者相辅相成,青春的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与贡献社会的统一。活动 2:青春能量站
心理健康辅导:压力管理技巧(深呼吸、运动放松)。目标分解法:将 “考上理想高中” 分解为每月、每周小目标。5. 课堂总结:青春誓言(5 分钟)学生分享:我的青春规划中最期待的三件事。我将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让青
《让家更美好》教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理解家庭建设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激发学生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家庭力量的责任感,增强对国家政策和发展道路的认同感。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家人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家人,积极承担家庭责任,传承和弘扬家庭美德,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
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提升学生在家庭中的沟通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增强家庭担当意识,主动为家庭的幸福和美满付出努力,同时理解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家庭的特点,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掌握构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巧,如有效沟通、相互理解、分担责任等。
难点:引导学生将构建和谐家庭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尤其是在面对家庭矛盾和冲突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方式化解矛盾,维护家庭和谐;培养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持续践行家庭美德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践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同时展示一组温馨家庭生活的图片,包括家人一起旅行、庆祝节日、共同做家务等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画面,听到这首歌,你们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和家人相处的美好瞬间?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家庭才是美好的家庭?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让家更美好。
(二)新课讲授(30 分钟)
现代家庭面面观(10 分钟)
现代家庭的变化:展示一些反映现代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变化的图片或数据,如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的出现,家庭娱乐方式从传统的看电视到线上互动的转变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家庭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现代家庭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总结现代家庭的特点,如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日益多样化;家庭生活的内容更加丰富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与家人相处?
和谐家庭我出力(20 分钟)
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讲述 “六尺巷” 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邻里之间通过相互谦让化解矛盾,营造和谐氛围的做法。组织学生讨论: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如果家庭不和谐,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构建和谐家庭的方法:
沟通传递爱:展示情景案例,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敢告诉父母;父母工作压力大,回家后情绪低落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这些问题。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在沟通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技巧和方法?教师总结沟通的要点,如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对方的意见等。
理解包容爱:讲述身边一些家庭因为相互理解、包容而化解矛盾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包容家人的不足和差异?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理解和包容家人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感悟。
责任汇聚爱:开展 “家庭责任大讨论” 活动,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如学习、家务劳动、关心家人等。组织学生制定一份 “家庭责任清单”,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并承诺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履行。
(三)巩固练习(10 分钟)
给出情景题:周末,小敏想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但妈妈要求她在家复习功课。小敏和妈妈为此发生了争吵。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小敏和妈妈产生矛盾的原因,并为他们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让学生以书面形式作答,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巩固构建和谐家庭的相关知识。
(四)课堂小结(3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现代家庭的特点、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强调家庭的美好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践行所学知识,为让家更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2 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本周内,和家人一起开展一次家庭活动,如家庭会议、家庭游戏、家庭大扫除等,并记录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与家人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学习目录
政治认同:感受亲情的存在,培养对家庭深厚的情感,热爱家庭,践行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与父母长辈沟通,以实际行动建设美好家庭。
法治观念:认真履行孝亲敬老的法定义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人格:掌握建设美好家庭的途径,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承担家庭责任。
1.歌曲导入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家人的陪伴才是最温
暖的力量。让我们带着爱和希望,一起走进“让家更美好”的学习。
2.古诗导入
每个家庭中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蕴含着深深的爱。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让家更美好”,了解如何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更温馨。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活动导入
每个家庭都有快乐、幸福的事,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家庭更美好、更幸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让家更美好”。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分享自己家庭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照片分享
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要求。
难点
重点
活动一:体味亲情之爱
从上述情境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你曾经体会过吗?它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与同学们分享。
情境一:爸爸跨越七八百千米,送女儿上大学,分别时,爸爸在校门口偷偷抹泪。
情境二:天下着大雨,一个小男孩身着雨衣,坐在电瓶车后座上等妈妈回来。他身体前倾,努力用双臂护住妈妈的座椅不被雨水打湿。
活动二:应对家庭矛盾
为什么家庭成员之间会产生矛盾呢?面对这些矛盾,我们应该如何化解?
你知道的中华传统家庭美德都有哪些?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这些美德。
活动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不要空言无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示儿女》)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传》)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活动四:共建美好家庭
(1)上面两幅漫画中孩子的行为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吗?
(2)建设美好家庭,我们应该如何做?
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重点】
(1)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①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 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
②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2)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①原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②要求: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
(3)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难点】
① 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② 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4)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①意义: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②要求: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父母认为熬夜学习是效率低的表现,我便主动和父母商量,如果第二天影响听课效率,我就改变熬夜学习的习惯;父母忙于工作,我就在周末得空时主动打扫卫生,洗洗衣服:父母起争执时,我主动充当“调解员”,让父母握手言和;今年,我又多了个妹妹,我告诉自己,这并不会影响父母对我的爱。我感觉自己的家庭每天都是欢声笑语,虽偶有矛盾,但主旋律是幸福的曲调。
作为中学生,让家更美好,我们需要做到:
作为中学生,让家更美好,我们需要做到:
①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②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③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④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1. 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 。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
美德。
(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 。
彼此尊重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 
共同责任 
2. 体味亲情之爱需注意:
(1)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 ,有时我们可能因
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
望的亲情。
(2)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
的点滴之中。
不尽相同 
3. 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关爱的原因和表现:
(1)原因:家庭成员之间 是家庭幸福美满的
重要条件。
(2)表现: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
长辈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 。
相互关爱 
相携相助 
4. 如何正确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1)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
会 。
(2)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换位思考 
5.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要求:
(1)家庭是 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2)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
的 新风尚。
道德 
社会主义家庭文明 
老 也是公 民
6. 孝亲敬老的原因:
(1)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 。
(2)  孝亲敬老也是公民的 。
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传统美德 
法定义务 
7. 共同承担责任、建设美好家庭的意义和要求:
(1)意义: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
好的 。
(2)要求: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家庭氛围 
经典解读【拓视野·培素养】
1. 体现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的古语名句:
(1)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释义】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内容,大概就是施
行“仁”道的基础吧。
(2)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释义】孝有三等:大孝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让父母受
人尊重,其次是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辱没父母的名声,
最下等的是自己仅能供养父母的衣食住行。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家规、家训(节选) 解读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
维艰。 ——《朱子家训》 勤俭
节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 努力
学习
家规、家训(节选) 解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志存
高远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
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
臭,亦与之化矣。 ——《说苑》 善交
益友
1. 小朋家有六口人。早上,奶奶和妈妈给小朋和妹妹做饭,
爷爷和爸爸送兄妹俩上学。有时,全家还一起参加社区活
动。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C )
A. 小朋一家忽略了平常的亲情之爱
B.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C. 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D. 家庭成员有着相同的价值观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以下建设美好家庭的漫画中,属于回报爱的有( A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3. 某班召开了“爱要这样来表达”主题班会,同学们交流了
自己的做法:
甲:我平时经常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爱你
们”。
乙:当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时,我会给他们泡上一壶热茶。
丙:当我和爸爸妈妈产生分歧时,我会等自己冷静后再表
达真实想法。
这说明,在美好家庭中( D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①爱的表达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②爱的行动只需父母付出努力
③爱的呵护需要子女付诸行动
④以彼此尊重为前提化解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4. 漫画中,儿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D )
A. 服从妈妈决定,放弃休息时间
B. 质疑父母观点,挑战父母权威
C. 正面顶撞父母,追求独立自主
D. 合理调控情绪,耐心交流沟通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5. 某校针对亲子关系进行了调查,针对以下调查结果,你认
为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 B )
我眼中的父母:喜欢唠叨;不信任我、不尊重我;什么都
要管。
父母眼中的我:爱玩手机;喜欢一个人闷在房间;不喜欢
学习。
B
A. 弘扬勤俭家风 B. 学会换位思考
C. 践行孝亲敬老 D. 避免发生矛盾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6. 下面为某社区文化墙的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共同体现的主
题是( D )
孝弟也者,其为
仁之本与! ——《论语》 天地之性,人为
贵;人之行,莫大
于孝。 ——《孝经》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弟子规》
D
A.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B. 孝亲敬老是美好家庭的唯一标准
C. 孝亲敬老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D.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7. 某中学从家庭老物件和老照片入手,开展“学家史、寻家
训、传家风”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这一活动
旨在( C )
A. 确保学生依法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B.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建设和谐家庭
C. 传承弘扬家庭美德,崇尚孝亲敬老
D. 激励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道德模范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8. 【2024·福建中考】“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
涵。初中生小闽的下列日常表现能体现“孝”的有
( A )
①主动为爷爷朗读报纸
②常陪外公和外婆一起聊天
③让妈妈帮自己洗袜子
④要求爸爸多给自己零花钱
A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让家
更美好
建设美好
家庭的要求
孝亲敬老的原因
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原因
要求
意义
要求
1..实践性作业:搜集一些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并制作一张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传承卡。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