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滋养心灵★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同步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滋养心灵★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同步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10.2 滋养心灵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2024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知识与技能理解青春的内涵与价值,认识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如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能制定个人青春规划。学会用数学统计(如时间分配表)分析时间利用效率,用文字表达青春感悟。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剧表演、时间统计、小组合作等活动,体验青春的责任与意义。
- 经历 “反思 — 规划 — 实践 — 反馈” 的完整流程,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树立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责任感。
- 理解青春与个人成长、社会责任的关系,激发奋斗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青春的价值认知,时间管理的实践方法。难点:将珍惜青春转化为持续行动,平衡个人目标与社会责任。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青春倒计时(8 分钟)活动 1:生命沙漏
展示沙漏并提问:
“如果青春只有 3000 天(约 8 年),你会如何分配时间?”
(引导学生用数学计算感知青春短暂性)活动 2:青春故事分享
播放纪录片片段《无奋斗不青春》(含科学家、运动员、志愿者的青春奉献事迹),提问:
“这些人物的青春有何共同点?对你有何启发?”2. 探究新知:解码青春价值(15 分钟)活动 1:青春关键词
分组讨论并列出 “青春” 相关词汇(如梦想、奋斗、责任、友谊),用思维导图归纳核心价值。活动 2:青春方程式
数学建模:\(\text{青春价值} = \text{时间利用率} \times \text{目标达成度} \times \text{社会贡献度}\)引导学生用代数思维理解青春的量化与质性关系。活动 3:青春转折点
案例分析:
“小华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小莉坚持每天阅读 1 小时并参与公益。5 年后两人会有何不同?”
(通过角色扮演呈现不同选择的人生轨迹)3. 实践行动:绘制青春蓝图(20 分钟)活动 1:时间诊断师学生填写《一周时间分配表》,用饼图统计睡眠、学习、娱乐、运动等时间占比。小组互评:“哪些时间被高效利用?哪些存在浪费?”活动 2:四象限法规划
学习时间管理工具:象限重要性紧急性示例一高高考试复习二高低长期兴趣培养三低高临时通知的会议四低低无意义刷手机
学生制定《青春每日计划表》,优先完成第二象限任务。活动 3:青春承诺书
撰写个人青春宣言(例):
“我承诺每天用 1 小时提升自我,每月参与 1 次志愿服务,让青春不留遗憾!”4. 升华拓展:青春与责任(12 分钟)活动 1:青春辩论赛
辩题:“青春应更注重个人成长还是社会责任?”正反方陈述观点,教师总结:二者相辅相成,青春的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与贡献社会的统一。活动 2:青春能量站
心理健康辅导:压力管理技巧(深呼吸、运动放松)。目标分解法:将 “考上理想高中” 分解为每月、每周小目标。5. 课堂总结:青春誓言(5 分钟)学生分享:我的青春规划中最期待的三件事。我将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让青
《滋养心灵》教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助力民众心灵健康方面的积极举措,增强对国家文化政策的认同,体会国家对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视。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传递正能量,关爱他人心灵,营造互相关怀、积极健康的道德氛围。
法治观念:让学生了解与精神健康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在维护自身和他人精神健康权益时的法律界限,增强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塑造自信、乐观、坚强的健全人格,使其在面对生活挫折与压力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合理方式调节情绪,滋养心灵。
责任意识:使学生明确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对自身及他人心灵健康所承担的责任,积极参与心理健康建设,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滋养心灵的重要性,理解精神发育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滋养心灵的多种方法,如养护精神、传承优秀文化等。
难点:引导学生将滋养心灵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压力,能够主动运用所学方法,持续滋养心灵,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视频《精神的力量 —— 敦煌守护者的故事》,视频展示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对敦煌文化的热爱和执着,守护并传承这一人类瑰宝,他们的精神世界无比富足。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从这些敦煌守护者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追求在他们的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你的生活里,有没有类似追求精神富足的经历?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滋养心灵。
(二)新课讲授(30 分钟)
精神发育与物质生活(10 分钟)
物质条件对精神发育的影响:展示两组对比图片,一组是生活在贫困地区但精神饱满的孩子在简陋教室里认真学习,另一组是生活富足却精神空虚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组织学生讨论:物质条件是否决定精神发育?物质生活和精神发育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条件是精神发育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物质越丰富,精神就越富足。
精神发育的独立性:讲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在田园生活中创作出众多优秀诗篇,享受精神自由的故事。组织学生讨论:陶渊明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追求精神的富足?引导学生明白,即使物质生活相对匮乏,我们也能通过丰富的精神生活,实现心灵的滋养。
养护精神(10 分钟)
优秀文化滋养心灵:展示中国传统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讲解这些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化作品,以及这些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心灵触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滋养我们的心灵。
兴趣爱好丰富心灵:开展 “兴趣爱好分享会”,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书法、摄影、手工制作等,以及这些兴趣爱好对自己心灵的滋养作用。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兴趣爱好对养护精神有哪些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传承优秀文化(10 分钟)
民族文化的价值:讲述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以及这些节日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组织学生讨论:民族文化对我们的心灵有什么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我们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根基,传承优秀文化能够让我们的心灵找到归属感。
传承文化的行动:展示青少年参与文化传承活动的照片,如学习传统技艺、参加文化志愿者活动等。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行动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引导学生将传承优秀文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以文化滋养心灵。
(三)巩固练习(10 分钟)
给出情景题:小辉最近学习压力很大,心情低落,觉得生活很枯燥。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为小辉提出一些滋养心灵的建议,帮助他调整心态,重拾生活的乐趣。让学生以书面形式作答,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巩固滋养心灵的相关知识。
(四)课堂小结(3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精神发育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养护精神的方法以及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强调滋养心灵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精神生活,主动滋养心灵,追求身心的全面发展。
(五)作业布置(2 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制定一份 “心灵滋养计划”,明确自己在未来一周内,将通过哪些具体行动滋养心灵,并记录行动的过程和感受,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学习目录
道德修养:懂得滋养心灵,学会保持心理健康、磨炼意志,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健全人格: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生命韧性。
责任意识:培育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担当精神。
1.视频导入
2.图片导入
你参加过类似的实践活动吗?你最喜欢参加哪一项实践活动?
请说明原因。
3.诗词导入
上面这首词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定风波(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滋养心灵的原因。
心理健康的含义和表现。
滋养心灵的要求。
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难点
重点
活动一:名言赏析
有同学认为:“只要身体健康就好,思想和精神风貌怎样不重要。”结合上述名言,你觉得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习近平
2.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黑格尔
滋养心灵的原因。
(1)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2)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活动二:保持心理健康
我国为什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秦旭磊是如何战胜自卑、内向心理的?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活动三: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在杭州亚残运会的一场男子轮椅篮球比赛中,“00后”小将秦旭磊为中国队拿到了17分,他的故事也被更多人知晓。秦旭磊3岁时,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整个下肢,这让生性好动的他变得自卑、内向。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篮球,之后开始接受专业轮椅篮球培训。凭借 自身努力,秦旭磊一步步进入省队、国家队,又如愿出现在亚残运会赛场。秦旭磊说,篮球陪伴了他十几年,早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有时候遇到挫折或者不开心,都喜欢通过打篮球来缓解。我觉得篮球也算是一种信念、一种动力,支撑着我。”
活动四: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雷锋精神至今熠熠生辉,为人们提供着丰厚的精神滋养,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雷锋不到7岁就成了孤儿。1950年夏天,乡政府决定送雷锋进入小学免费读书。几年里,雷锋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在毕业典礼上,他上台发言,毅然要求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1985年春天,雷锋来到团山湖农场当了一名拖拉机手。
1958年11月,雷锋来到鞍钢,成为一名推土机手。
1959年8月,雷锋来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11月的一天,他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使国家免受损失。
1. 心理健康的含义和表现。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2 . 滋养心灵的要求。【重点】
(1)保持心理健康。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②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2)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难点】
①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
②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请你将下面以“滋养心灵”为主题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个人的精神风貌反映着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我们除了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要滋养心灵,保持心理健康,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请你将下面以“滋养心灵”为主题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同学们: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为了增强我们珍爱生命的意识,保持身心健康,滋养心灵,我向全体同学提出如下倡议:



倡议人:××
倡议时间:×年×月×日
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 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1)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
理和丰富的精神。
(2)拥有健康、 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
重要支柱。
(3)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
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
希望和光彩。
和谐 
2. 如何滋养心灵?
(1)保持 。
(2)不断丰富自己的 。
3. 心理健康的表现: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
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
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 。
心理健康 
精神世界 
潜能 
4. 保持心理健康的做法:
(1)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 的方法,
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2)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 。对自己的行
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
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自我调节 
生命韧性 
5. 如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
能力。
(2)要在 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
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生活实践 
1. 某网上论坛开展了以“健康的身体是否就是幸福的全部”
为主题的讨论,网友们纷纷发表了看法。下列观点你不认
可的是( B )
B
A. 我最帅:身体健康不等于幸福,幸福还受其他因素的
影响
B. 暖阳:身体健康就意味着生活幸福
C. 望长安: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滋养心灵
D. 暗香: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
的重要支柱
2
3
4
5
6
7
8
9
1
2. 心态有好也有坏,心态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乐
观的心态是生命活动中深层的活力之源。生活中,如果依
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摆脱抑郁、烦恼的心态,出现了心理危
机,就应( C )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②憋在心里,独自承受,任其发展
③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④主动向心理健康老师、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C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3
4
5
6
7
8
9
1
3. 【2023·衢州中考】对下面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D )
A. 挫折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听之任之
B. 人生只要经历挫折,就能取得成功
C. 挫折会导致心理问题,有百害而无一利
D. 成长道路难免有坎坷,要直面挫折
D
2
3
4
5
6
7
8
9
1
4. 习近平主席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23年,我
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
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下列选项与此相一致的是
( A )
A
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
3
4
5
6
7
8
9
1
5. 某中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话剧表演课上,同学们自编剧本上台演出;手工课上,他们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种手工;绘画课上,他们在校园的井盖上、墙角处绘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社会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助于( D )
①提升审美水平,放弃物质生活
②滋养心灵,丰富精神世界
③充盈心灵,体味美好
④拓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
D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3
4
5
6
7
8
9
1
6. 【跨学科·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揭示概念之间的关
系,同学们绘制了下图。下列各组概念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D )
A. 自我分析   他人评价
B. 友谊的真谛  交友的智慧
C. 规则意识   风险意识
D. 保持身心健康 滋养心灵
D
2
3
4
5
6
7
8
9
1
7. 某班召开了以“增强生命韧性”为主题的班会,在同学们选择的图片中,属于激励我们战胜挫折的有( C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C
2
3
4
5
6
7
8
9
1
8. 保持身心健康,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
的千姿百态。保持身心健康,既要爱护身体,又要滋养心
灵。下列选项体现滋养心灵的有( C )
①寒假期间注意饮食,适当锻炼
②周末去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③参加应急逃生演练,掌握自救自护技能
④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C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3
4
5
6
7
8
9
1
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滋养
心灵
原因
做法
保持心理健康
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实践性作业:小组合作,写一份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议书。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