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同步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同步课件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11.2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2024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知识与技能理解青春的内涵与价值,认识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如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能制定个人青春规划。学会用数学统计(如时间分配表)分析时间利用效率,用文字表达青春感悟。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剧表演、时间统计、小组合作等活动,体验青春的责任与意义。
- 经历 “反思 — 规划 — 实践 — 反馈” 的完整流程,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树立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责任感。
- 理解青春与个人成长、社会责任的关系,激发奋斗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青春的价值认知,时间管理的实践方法。难点:将珍惜青春转化为持续行动,平衡个人目标与社会责任。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青春倒计时(8 分钟)活动 1:生命沙漏
展示沙漏并提问:
“如果青春只有 3000 天(约 8 年),你会如何分配时间?”
(引导学生用数学计算感知青春短暂性)活动 2:青春故事分享
播放纪录片片段《无奋斗不青春》(含科学家、运动员、志愿者的青春奉献事迹),提问:
“这些人物的青春有何共同点?对你有何启发?”2. 探究新知:解码青春价值(15 分钟)活动 1:青春关键词
分组讨论并列出 “青春” 相关词汇(如梦想、奋斗、责任、友谊),用思维导图归纳核心价值。活动 2:青春方程式
数学建模:\(\text{青春价值} = \text{时间利用率} \times \text{目标达成度} \times \text{社会贡献度}\)引导学生用代数思维理解青春的量化与质性关系。活动 3:青春转折点
案例分析:
“小华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小莉坚持每天阅读 1 小时并参与公益。5 年后两人会有何不同?”
(通过角色扮演呈现不同选择的人生轨迹)3. 实践行动:绘制青春蓝图(20 分钟)活动 1:时间诊断师学生填写《一周时间分配表》,用饼图统计睡眠、学习、娱乐、运动等时间占比。小组互评:“哪些时间被高效利用?哪些存在浪费?”活动 2:四象限法规划
学习时间管理工具:象限重要性紧急性示例一高高考试复习二高低长期兴趣培养三低高临时通知的会议四低低无意义刷手机
学生制定《青春每日计划表》,优先完成第二象限任务。活动 3:青春承诺书
撰写个人青春宣言(例):
“我承诺每天用 1 小时提升自我,每月参与 1 次志愿服务,让青春不留遗憾!”4. 升华拓展:青春与责任(12 分钟)活动 1:青春辩论赛
辩题:“青春应更注重个人成长还是社会责任?”正反方陈述观点,教师总结:二者相辅相成,青春的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与贡献社会的统一。活动 2:青春能量站
心理健康辅导:压力管理技巧(深呼吸、运动放松)。目标分解法:将 “考上理想高中” 分解为每月、每周小目标。5. 课堂总结:青春誓言(5 分钟)学生分享:我的青春规划中最期待的三件事。我将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让青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不同人在不同领域追求梦想并取得成功的视频集锦,如科学家致力于科研创新、运动员拼搏夺冠、志愿者无私奉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提问学生:从这些人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他们的人生目标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二)新课讲授(30 分钟)
正确人生目标的内涵(10 分钟)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正确人生目标应具有的特征,如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等。
举例说明一些错误的人生目标,如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择手段、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等,让学生对比分析,加深对正确人生目标内涵的理解。
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方法(10 分钟)
自我认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填写性格测试问卷、兴趣爱好清单等方式,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所在。
社会需求分析:展示一些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趋势,如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组织学生讨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性。
目标分解: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为例,讲解如何将长远目标分解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每个阶段需要采取的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不同人在不同领域追求梦想并取得成功的视频集锦,如科学家致力于科研创新、运动员拼搏夺冠、志愿者无私奉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提问学生:从这些人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他们的人生目标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二)新课讲授(30 分钟)
正确人生目标的内涵(10 分钟)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正确人生目标应具有的特征,如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等。
举例说明一些错误的人生目标,如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择手段、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等,让学生对比分析,加深对正确人生目标内涵的理解。
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方法(10 分钟)
自我认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填写性格测试问卷、兴趣爱好清单等方式,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所在。
社会需求分析:展示一些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趋势,如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组织学生讨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性。
目标分解: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为例,讲解如何将长远目标分解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每个阶段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让学生明白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案例分析与讨论(10 分钟)
呈现几个不同类型的案例,如有的学生因为家庭压力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和人生目标,有的学生盲目跟风追求热门职业而忽视了自身兴趣,还有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求,制定并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取得成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每个案例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以及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10 分钟)
给出一些具体的情境和问题,例如:“小明对计算机编程很感兴趣,但他的父母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职业稳定且收入高。小明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以书面形式完成,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指导,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3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人生目标的内涵、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方法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得到的启示。强调树立正确人生目标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认真思考并努力树立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的正确人生目标。
(五)作业布置(2 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了解家长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期望,并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意愿和家长的期望之间找到平衡,制定出初步的人生目标规划,下节课进行分享。
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具体行动,让学生明白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案例分析与讨论(10 分钟)
呈现几个不同类型的案例,如有的学生因为家庭压力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和人生目标,有的学生盲目跟风追求热门职业而忽视了自身兴趣,还有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求,制定并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取得成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每个案例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以及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10 分钟)
给出一些具体的情境和问题,例如:“小明对计算机编程很感兴趣,但他的父母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职业稳定且收入高。小明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以书面形式完成,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指导,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3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人生目标的内涵、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方法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得到的启示。强调树立正确人生目标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认真思考并努力树立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的正确人生目标。
(五)作业布置(2 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了解家长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期望,并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意愿和家长的期望之间找到平衡,制定出初步的人生目标规划,下节课进行分享。
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学习目录
政治认同: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胸怀天下,关注人类福祉。
健全人格:培养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责任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关注社会发展,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1.故事导入
邓稼先5岁起,就跟着父亲在北平(今北京)读小学,后考入北平崇德中学。卢沟桥事变后,正在读高中的邓稼先怒不可遏,将日本国旗扯碎,踩到脚下。父亲担心邓稼先遭到迫害,安排他前往昆明。邓稼先牢记父亲“学科学对国家有用”的嘱托,立志科学报国,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8年10月,为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邓稼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深造。他表示:“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一定回来。”不到两年,邓稼先就修满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他在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登上归国的轮船,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8年8月,邓稼先接受了钱三强提的“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的光荣任务成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他对妻子许鹿希说:“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了它死了也值得!”
邓稼先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2.图片导入
目标不仅仅能将我们带向成功的彼岸,还能让我们在奋斗中体悟人生真谛。没有目标,人就会迷茫。
3.情境导入
结合以上讨论,说说你的人生目标。
围绕“新时代青少年的人生目标”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小华: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小芳:我想通过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小明:我希望和朋友一起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力量。
小丽:我希望自己能为国争光。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要求。
树立人生目标要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难点
重点
活动一:观看视频《逆行者》
(1)逆行而上的消防员,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
(2)他们的行为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有什么启发?
活动二:从自身实际出发
小玲为什么不能实现目标?
中学生小玲成绩不好,各科平均分在60分左右,因此,她为自己树立了学习目标——各科成绩达到90分以上。结果,她的希望总是落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树立人生目标有什么指导意义?
活动三: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当代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限光明。要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习近平
活动四: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袁隆平具有什么精神?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岁月的袁隆平选择农业报国。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袁隆平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工作,一心扑在农学研究上。
袁隆平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从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全年亩产达到1530.76公斤。杂交水稻现在已在印度、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提供了有力支持。
1.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要求。【重点】
(1)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
(2)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要综合评估,全面考虑,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3)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我们要把个人的发展牢牢植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难点】
(4)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将个人的追求与进步,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难点】
2.人生目标要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的原因。
(1)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
(2)个人的追求与进步,只有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生才能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张富清的事迹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
1924年12月,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省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中,被迫加入国民党军队当杂役的张富清被解放出来,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是带着解放军发的路费回家过日子,还是跟着共产党去奋斗 张富清毅然选择后者:“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翻开张富清的人生履历,类似这样的选择还有很多。无论何时何地,张富清作出选择只有一个理由——党和人民的需要。
张富清的事迹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
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我们要把个人的发展牢牢植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1.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2)个人的 离不开社会。
2. 影响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个人因素:
  个人的 、性格特征、知识能力、家庭环
境等。
发展 
兴趣爱好 
3.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要求:
(1)必要前提: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
会的 中明确人生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
人生道路。
(2)从自身 出发。要综合评估,全面考虑,以客
观务实的态度树立 的人生目标。
统一 
实际 
切实可行 
(3)与国家、民族和 相结合。把个人的发
展牢牢植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植根于
的事业。
(4)与 相统一。将个人的追求与进步,与
人类的 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民的利益 

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类的福祉 
发展进步 
4. 人生目标要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的原因:
(1)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

(2)个人的追求与进步,只有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
在一起,人生才能焕发无限的 。
大展宏
图 
生机和活力 
1. 在关于“新时代青少年的人生目标”讨论中,同学们首先
要弄清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下列同学的观点你赞同
( C )
小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林:每个人都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小军: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小梅: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可以离开社会
C
A. 小明、小林 B. 小林、小梅
C. 小明、小军 D. 小军、小梅
2
3
4
5
6
7
8
9
10
1
2. 贵州省遵义市老红军李光,参加革命时,为建立新中国而
浴血奋战;解甲归田后,为建设新中国而孜孜努力;退休
在家时,为红色精神传递、捐资助学而奔波不息。老红军
李光的事迹表明( C )
C
A. 树立人生目标,将个人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
B. 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同,职业选择也会有差异
C. 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

D. 要在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
2
3
4
5
6
7
8
9
10
1
3. 【2023·眉山中考】漫画《跳绳》提醒我们,树立人生目
标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是( C )
A. 兴趣爱好
B. 国家需要
C. 能力特长
D. 家庭环境
C
2
3
4
5
6
7
8
9
10
1
4. [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
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
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
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启示我们要做一个对新时代负责
任的中学生,应该( B )
B
A. 珍惜时间,感受美好
B. 志存高远,勇担责任
C. 勤奋刻苦,模仿他人
D. 自尊互敬,律己宽人
2
3
4
5
6
7
8
9
10
1
5. 吴京泰立志投身于国家芯片事业。“我们每个人都不可以
脱离时代而存在……希望能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吴京
泰在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所说的这些话获得广大网
友点赞。他的话值得点赞的原因是( D )
D
A. 他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B. 他弘扬了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C. 他树立人生目标时充分考虑了个人兴趣爱好
D. 他把个人的发展牢牢植根于国家的需要
2
3
4
5
6
7
8
9
10
1
6. 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下列人物事例
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D )
A. 俞鸿儒领导设计中国激波风洞
B. 焦裕禄治理河南省兰考县
C. 王进喜在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
D. 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
D
2
3
4
5
6
7
8
9
10
1
7. 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从
确立人生目标的角度看,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
A. 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B.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C. 找准人生前进的方向,才能成就理想的人生
D.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
必要前提
D
2
3
4
5
6
7
8
9
10
1
点拨:题干强调了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告诉我们正确
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
提,D理解正确。题干未体现人类的福祉,A不符合题
意;B说明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不符合确立人生目标的
角度,排除;C体现了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与
题干无关。故选D。
2
3
4
5
6
7
8
9
10
1
8. 下面的“人生规划模型”启示我们,在树立人生目标时,
要( C )
A. 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B. 制订远大的人生规划
C. 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
D. 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C
2
3
4
5
6
7
8
9
10
1
9. 马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这启示我们( C )
C
①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人生目标 ②应当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③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④个人的追求与进步要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
3
4
5
6
7
8
9
10
1
学习成
就梦想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从自身实际出发
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1..实践性作业:写出你初中阶段的一个人生目标,并且制订出实现这个人生目标的计划。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