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9.1.1 溶液及其应用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及其应用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我现在需要帮用户完成一个关于 “铁的冶炼” 的教案,具体是 8.3.1 这个章节。首先,我得确认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可能是一位初中化学老师,正在准备这节课的教案,需要详细的教学步骤、知识点讲解、实验设计以及练习题等内容。首先,我得回忆一下铁的冶炼相关的知识点。铁的冶炼主要涉及到原料、设备、反应原理、产品以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常见的原料有铁矿石(如赤铁矿 Fe O 和磁铁矿 Fe O )、焦炭、石灰石和空气。设备是高炉,反应原理包括焦炭的燃烧提供热量和 CO,CO 还原铁矿石,石灰石的作用是造渣。产品主要是生铁,还有炉渣和废气。接下来,我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比如,知识目标是掌握原料、设备、反应原理;技能目标是能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可能涉及小组讨论、实验观察;情感目标则是环保意识和工业应用的认识。然后是教学重难点。重点肯定是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难点可能是高炉内的复杂反应过程,学生可能对多个反应同时进行感到困惑,需要分解步骤讲解。教学过程需要分步骤设计。导入部分可以用生活中的铁器,比如铁锅、铁轨,引发兴趣。然后介绍原料,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高炉,讲解各部分的作用。接着是反应原理,分步骤解释:焦炭燃烧生成 CO ,CO 再与焦炭生成 CO,CO 还原 Fe O ,同时石灰石分解造渣。这部分需要详细板书化学方程式,并强调反应条件如高温。实验设计部分,可能需要一个模拟高炉的微型实验,使用 Fe O 和 CO,观察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要注意 CO 的毒性,必须在通风橱或尾气处理装置下进行。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用视频演示代替。课堂练习需要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巩固知识点,比如原料的作用、方程式书写、产物判断等。课后作业可以布置计算题,比如根据铁矿石的纯度计算生铁的产量,或者撰写小论文讨论钢铁工业与环保的关系。最后,板书设计要清晰,分点列出原料、设备、反应步骤和方程式,以及注意事项。还要考虑教学反思,比如学生是否理解反应过程,实验是否成功,需要调整的地方。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学生可能对 CO 的生成步骤不太清楚,或者混淆 Fe O 和 Fe O 的还原反应。需要强调两者的区别,并举例说明。此外,高炉炼铁的实际过程比较复杂,可能需要简化,避免信息过载。还要考虑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合理,不会拖堂。比如导入 5 分钟,新课讲解 20 分钟,实验 10 分钟,练习 10 分钟,总结 5 分钟。另外,是否需要联系实际,比如中国的钢铁产量,钢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或者环保问题,如高炉废气的处理,这些可以作为情感目标的一部分,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最后,检查教案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是否涵盖了所有必要的知识点,有没有遗漏的部分,比如产物生铁和钢的区别,是否需要简单提及,或者留到下节课讲解。可能在这节课中简要提到生铁的用途,而钢的冶炼留到后续课程。以下是关于 “8.3.1 铁的冶炼” 的教案设计,供参考:《铁的冶炼》教案课题:8.3.1 铁的冶炼课时:1 课时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炼铁的原料、设备和基本原理。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步骤、现象及化学方程式。能区分生铁和钢的成分及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通过模拟工业炼铁流程,体会化学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感受工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工业炼铁的原料、反应原理及化学方程式。难点:高炉炼铁的复杂反应过程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 分钟)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由铁制成?(如铁锅、铁轨、钢筋等)展示图片:古代炼铁遗址与现代钢铁厂对比,引出课题。播放视频:工业炼铁的简略流程(高炉炼铁)。2. 新课讲授(20 分钟)(1)工业炼铁的原料与设备原料:铁矿石(赤铁矿 Fe O 、磁铁矿 Fe O )、焦炭、石灰石、空气。设备:高炉(展示高炉结构图,讲解各部分作用)。(2)炼铁的反应原理分步讲解:① 焦炭燃烧:提供热量和 CO (化学方程式:C + O → CO )。② CO 的生成:CO 与焦炭反应生成 CO(化学方程式:CO + C → 2CO)。③ 还原铁矿石:CO 还原 Fe O (化学方程式:Fe O + 3CO → 2Fe + 3CO )。④ 造渣反应:石灰石分解生成 CaO,与杂质 SiO 反应生成炉渣(CaCO → CaO + CO ↑;CaO + SiO → CaSiO )。强调:反应条件为高温,CO 是还原剂。(3)产物生铁:含碳量 2%~4.3%,硬度大但脆。炉渣:主要成分为 CaSiO ,可用于制水泥。废气:CO、CO 、N 等(需处理后排放)。3. 实验探究(10 分钟)实验名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硬质玻璃管中装入 Fe O 粉末,通入 CO,加热,尾气处理(点燃或收集)。实验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 F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 CO )。注意事项:先通 CO 排尽空气,防止爆炸。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 CO 至冷却,防止铁被氧化。4. 课堂练习(10 分钟)选择题:例: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不包括( )A. 铁矿石 B. 焦炭 C. 石灰石 D. 空气填空题:例:高炉炼铁的还原剂是______,产物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__。方程式书写:CO 还原 Fe O 。5. 课堂小结(5 分钟)回顾工业炼铁的原料、设备、反应原理及实验要点。强调化学与工业生产的联系,鼓励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四、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习题 8.3 相关题目。查阅资料: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环保措施。选做实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对比 CO 还原的异同)。五、板书设计plaintext8.3.1 铁的冶炼一、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二、设备:高炉三、反应原理:1. C + O → CO (放热)2. CO + C → 2CO(高温)3. Fe O + 3CO → 2Fe + 3CO (高温)4. CaCO → CaO + CO ↑;CaO + SiO → CaSiO 四、产物:生铁(2%~4.3%C)、炉渣、废气六、教学反思通过实验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原理。关注学生对还原剂 CO 的理解是否到位,必要时补充对比实验。结合实际案例渗透环保教育。希望这份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调整或补充内容,请随时告知。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2.知道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3.了解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学习目标课堂导入地球上的大部分表面被蓝色的海洋覆盖着。海水又苦又咸。这是为什么呢?海水中溶解了许多物质。生活中常喝的饮品都是溶液吗?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新知探究知识点 溶液探究 蔗糖(或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蔗糖(或食盐)20 mL水搅拌糖水(或盐水)静置结论:蔗糖(或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蔗糖溶解的微观解释蔗糖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以分子的形式向水中扩散,最终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作溶质。1.如果加入的是细沙,我们能称它为“细沙溶液”吗?不能,它的成分不是均一的,停止搅拌后细沙会沉淀在杯底,不具有稳定性。2.若取出氯化钠溶液中的任意一部分,它和原有溶液的组成相同吗?相同,氯化钠溶解后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溶液。3.水是溶液吗?不是,水是纯净物,它没有溶解其他物质。溶液的特征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相同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长期放置,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均一性混合物稳定性溶液的基本特征1.一般从两方面来判断某物质是不是溶液:(1)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一种物质是否能溶解于另一种物质里。2.溶液一般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等。3.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无水乙醇等。紫红色蓝色浅绿色黄色一些溶液的颜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高锰酸钾溶液典例1 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描述错误的是( )A.碘易溶于水B.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C.糖水中各部分密度相同D.乙醇能与水互溶A不易如何判断溶质和溶剂?氯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溶质:氯化钠溶剂:水溶质:氯化铁溶剂:水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如:氯化钠溶液,盐酸溶液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如:酒精溶液不论水的量多少,水均为溶剂固体、气体与液体混合形成的溶液:液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溶液:有水存在的溶液:1.“溶质的名称+的+溶剂的名称+溶液”,如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液叫“碘的酒精溶液”,俗称“碘酒”。2.水作溶剂时,还可以这样命名:“溶质的名称+溶液”。如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氯化钠的水溶液”或“氯化钠溶液”。溶液的命名1.溶液的命名一般是溶质在前,溶剂在后,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一般指的是水。2.根据溶液的名称可以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如“碘酒”中碘就是溶质,酒精为溶剂;“硫酸铜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铜,溶剂为水。特别提醒典例2 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二氧化锰C.氯化钠 D.香油C无土栽培植物的营养液医药用品化学试剂食用品中的溶液溶液的用途乙醚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在屠呦呦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最终利用青蒿素能溶解于乙醚溶剂,成功提取青蒿素,拯救了世界上数百万人的生命!典例3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餐桌上饭菜丰盛,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八宝粥 B.果粒橙C.老鸭汤 D.山城啤酒D1. [2023 青岛]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A. 食盐 B. 面粉 C. 泥沙 D. 花生油A返回【点拨】食盐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A正确。2. [2023 云南]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 )A. 食盐溶液 B. 硝酸钾溶液C. 酒精溶液 D. 蔗糖溶液C【点拨】酒精溶液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溶质为酒精,通常状况下酒精是液体。返回3. [易错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是混合物B.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C.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植物油和水混合可以形成溶液A【点拨】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正确;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B错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C错误;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D错误。【点易错】溶液中的“三个一定”和“五个不一定”:(1)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一定具有均一性,一定具有稳定性。(2)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不一定是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溶质不一定只有一种,溶剂不一定是水,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返回4. 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1)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2)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_____。(3)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4)75%的酒精溶液________,________。(5)生理盐水________,________。(6)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CuSO4H2OH2O2H2OCa(OH)2H2OC2H5OHH2ONaClH2OHClH2O【点技巧】对于溶液来说,溶质和溶剂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当作溶剂;溶质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或离子。返回5. 如图所示,将5 mL液体加入装有一小粒固体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如表所示。(1)Ⅰ和Ⅱ对比可知, 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的种类有关。溶剂实验编号 固体 液体 实验现象Ⅰ 碘 水 固体不消失Ⅱ 碘 汽油 固体消失Ⅲ 高锰酸钾 水 固体消失Ⅳ 高锰酸钾 汽油 固体不消失(2)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对比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3)小明同学想快速配制一瓶碘酒,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实验编号 固体 液体 实验现象Ⅰ 碘 水 固体不消失Ⅱ 碘 汽油 固体消失Ⅲ 高锰酸钾 水 固体消失Ⅳ 高锰酸钾 汽油 固体不消失Ⅰ和Ⅲ(或Ⅱ和Ⅳ)用玻璃棒搅拌(合理即可)返回6. [2024 常州调研]某科技团队设想利用物质溶解时的降温效果,打造无电力冷却系统,他们选择的这种物质可能是( )A. NH4NO3 B. NaOH C. NaCl D. MnO2A【点拨】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NaCl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MnO2难溶于水,放入水中温度不变。返回7. [原创题]溶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溶液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 农业上用食盐水来选种B. 医疗上为病人注射葡萄糖溶液C. 医疗上使用的蒸馏水属于溶液D. 在溶液中物质的反应比较快C【点拨】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C错误。返回课堂小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水是常用溶剂溶剂固液气溶质另一种物质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